回转窑清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79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窑清窑机,可自动完成清理结圈的工作。它包括窑车、设置在窑车上的捅杆支撑装置、捅杆驱动装置和捅杆2,捅杆2内套装有一个冷却水管,捅杆2上活动套装有滑动套管6、8、11。捅杆驱动装置具有一个连杆15,其前端由轴销固定到捅杆2上,后端固定到偏心齿轮31上,由电动机带动。本清窑机可在不停窑的情况下,发现窑内结圈随时清除,保证了炉温,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物料的焙烧转化率,缩短了清壁时间。(*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清窑机,尤其是化工行业的回转窑清窑机。在国内铬盐行业,清除窑内结圈大部分采用人工清理办法,既费时间又费力气,而且直接影响产量和物料的焙烧转化率,每次清除结圈都得停炉、停料,既消耗热量又增大了劳动强度,日停炉清窑时间达二个小时,清窑时需要十余人共同抬铁杆操作才能完成,直接影响物料的煅烧质量。目前除人工清除结圈外,还有一种清除结圈方法即“射击法”,又称窑炮来清理结圈,当清窑弹装入窑炮击发后,底火发火并点燃发射药,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将弹丸推出机管并高速飞向结圈,铅质易变形的弹体冲击结圈,使结壁崩落,这种清理方法虽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所投入成本相对较高,操作方法较为复杂,角度掌握不佳会造成窑砖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不停炉的情况下,可自动完成清窑工作的回转窑清窑机。本技术的回转窑清窑机,包括窑车、设置在窑车上的捅杆支撑装置、捅杆驱动装置和捅杆,所述捅杆前端焊接有一个捅杆头,捅杆内套装有一个冷却水管,在该冷却水管靠近捅杆的后端设有一进水口,在捅杆的后端设有一出水口,捅杆上从捅杆头向后依次焊接有三个护管,所述护管上分别活动套装有滑动套管,其中护管与滑动套管之间分别装有轴套;所述滑动套管上分别焊接有吊架。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清窑机自动完成清窑工作且不用停炉,可保证炉温,降低能耗,提高物料的焙烧转化率,缩短了清壁时间,降低了成本,发现结圈可随时清除。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清窑机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所述清窑机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清窑机的捅杆头的主视图。由图可知,该回转窑清窑机包括窑车、设置在窑车上的捅杆支撑装置、捅杆驱动装置和捅杆2,捅杆2前端焊接有一个捅杆头1,由于窑内结圈一般处于窑内3-9米深处,炉温高达1350℃,结圈又相对较厚,为了保证结圈的顺利清除和捅杆不变弯,捅杆2内套装有一个冷却水管3,在该冷却水管3靠近捅杆2的后端设有一进水口33;在捅杆2的后端设有一出水口34,便于降低捅杆2的温度。捅杆2上从捅杆头1向后依次焊接有三个护管4、7、9,护管4、7、9上分别活动套装有滑动套管6、8、11,其中护管4、7、9与滑动套管6、8、11之间分别装有轴套5、37、10;滑动套管6、8、11上分别焊接有吊架28、29、35。为方便更换及检修,滑动套管6、8为半圆型套管,滑动套管11为上下两个半圆型套管,上下套管用螺栓固定连接。捅杆采用优质厚壁管,保证捅杆发挥正常作用,同时因捅杆较长,(根据回转窑大小设计),为了防止捅壁时产生头重脚轻现象,应在底盘20上配置有配重铁进行平衡操作。捅杆驱动装置具有一个连杆15,其前端由轴销14固定到吊架29上,后端固定到偏心齿轮31上,偏心齿轮31与小齿轮30相啮合,小齿轮30与同轴的皮带轮25相配合,皮带轮25通过三角皮带由电动机21带动。当电动机21转动时,带动皮带轮25转动,从而带动与皮带轮25同轴的小齿轮30转动,小齿轮30又带动偏心齿轮31转动,固定在偏心齿轮31上的连杆15使捅杆2作往复运动,起到清理结圈的作用。捅杆支撑装置为三根前支撑杆13和一根后支撑杆23,前后支撑杆一端由轴销12固定到吊架28、35上,另一端固定到窑车上。后支撑杆23内装有内管22,内管22和外管23上各有两排对应的孔36,轴销24可插入后支撑杆23和内管22的对应孔36中,便于调整捅杆2的角度,使不同部位的结壁均可刮下。后支撑杆的调节还可以采用液压式调节或汽缸式调节。本技术的回转窑清窑机还包括一个窑车驱动装置,底盘20上装有电动机17,与其同轴配合皮带轮27,皮带轮27与减速机16配合,减速机16与小皮带轮26配合,小皮带轮26与大皮带轮32配合。用减速机主要是降低往复速度,增大捅杆冲击力量。窑车底盘20下有轮子18和轴承座19。电动机17带动皮带轮27转动,经减速后带动小皮带轮26转动,又带动大皮带轮32转动,从而带动轮子18,使窑车在钢轨上灵活进退,将结圈顺利清理下来。捅杆头1的形状并不固定,只要能将结圈刮下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窑清窑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窑车、设置在窑车上的捅杆支撑装置、捅杆驱动装置和捅杆(2),所述捅杆(2)前端焊接有一个捅杆头(1),捅杆(2)内套装有一个冷却水管(3),在该冷却水管(3)靠近捅杆(2)后端设有一进水口(33);在捅杆(2)的后端设有一出水口(34),捅杆(2)上从捅杆头(1)向后依次焊接有三个护管(4)、(7)、(9),所述护管(4)、(7)、(9)上分别活动套装有滑动套管(6)、(8)、(11),其中护管(4)、(7)、(9)与滑动套管(6)、(8)、(11)之间分别装有轴套(5)、(37)、(10);所述滑动套管(6)、(8)、(11)上分别焊接有吊架(28)、(29)、(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清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管(6)、(8)为半圆型套管,滑动套管(11)为上下两个半圆型套管,上下套管用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窑清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捅杆驱动装置具有一个连杆(15),其前端由轴销(14)固定到吊架(29)上,后端固定到偏心齿轮(31)上,所述偏心齿轮(31)与小齿轮(30)相啮合,小齿轮(30)与同轴的皮带轮(25)相配合,皮带轮(25)通过三角皮带由电动机(21)带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窑清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捅杆支撑装置为前支撑杆(13)和后支撑杆(23),前后支撑杆一端由轴销(12)固定到吊架(28)、(35)上,另一端固定到窑车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清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杆(23)内装有内管(22),内管(22)和后支撑杆(23)上各有两排对应的孔(36),轴销(24)可插入后支撑杆(23)和内管(22)的对应孔(36)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窑清窑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窑车驱动装置,由电动机(17)同轴配合皮带轮(27),皮带轮(27)与减速机(16)配合,减速机(16)与小皮带轮(26)配合,小皮带轮(26)与大皮带轮(32)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窑清窑机,可自动完成清理结圈的工作。它包括窑车、设置在窑车上的捅杆支撑装置、捅杆驱动装置和捅杆2,捅杆2内套装有一个冷却水管,捅杆2上活动套装有滑动套管6、8、11。捅杆驱动装置具有一个连杆15,其前端由轴销固定到捅杆2上,后端固定到偏心齿轮31上,由电动机带动。本清窑机可在不停窑的情况下,发现窑内结圈随时清除,保证了炉温,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物料的焙烧转化率,缩短了清壁时间。文档编号F27D3/00GK2478050SQ0122564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日专利技术者郭子超, 吕中文, 李广平, 吴跃峰 申请人:甘肃酒泉地区祁源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窑清窑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窑车、设置在窑车上的捅杆支撑装置、捅杆驱动装置和捅杆(2),所述捅杆(2)前端焊接有一个捅杆头(1),捅杆(2)内套装有一个冷却水管(3),在该冷却水管(3)靠近捅杆(2)后端设有一进水口(33);在捅杆(2)的后端设有一出水口(34),捅杆(2)上从捅杆头(1)向后依次焊接有三个护管(4)、(7)、(9),所述护管(4)、(7)、(9)上分别活动套装有滑动套管(6)、(8)、(11),其中护管(4)、(7)、(9)与滑动套管(6)、(8)、(11)之间分别装有轴套(5)、(37)、(10);所述滑动套管(6)、(8)、(11)上分别焊接有吊架(28)、(29)、(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超吕中文李广平吴跃峰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酒泉地区祁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