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调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75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调和釜,包括承接座、填料管和抽液管,釜体滑动连接于承接座的上侧壁内,承接座的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L形支撑座,L形支撑座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L形连杆,两个L形连杆间固定安装有电机,釜体的上侧壁的中心处开设有开孔,电机的输出端的下侧外壁设有搅动装置,釜体的上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开孔,填料管和抽液管分别置于第二开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带有伸缩结构的滑动杆,通过其自身的伸缩能力,保证对油液与其他原料的混合效果,并通过磁性板的配合,在其转动的过程中,由釜体内转动中的处于不同位置的磁性搅动板,达到了良好的搅拌调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调和釜
本技术涉及调和釜
,具体为一种润滑油调和釜。
技术介绍
润滑油作为车类、机械结构连接部分的减少摩擦的半固态润滑剂,起到了辅助冷却、防锈或密封缓冲等作用,但是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润滑油,多为在调和釜内搅拌制成,由于润滑油的自身性质,使得搅拌叶难以均匀的搅拌油液与其他原料,导致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出现,因此我们提出了一款带有晃动结构的润滑油调和釜,来处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调和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还包括承接座、填料管和抽液管,所述釜体滑动连接于承接座的上侧壁内,所述承接座的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L形支撑座,所述L形支撑座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L形连杆,两个所述L形连杆间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釜体的上侧壁的中心处开设有开孔,且电机的输出轴置于开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的下侧外壁设有搅动装置,所述釜体的上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填料管和抽液管分别置于第二开孔内。优选的,所述搅动装置包括管套,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接座(2)、填料管(10)和抽液管(11),所述釜体(1)滑动连接于承接座(2)的上侧壁内,所述承接座(2)的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L形支撑座(4),所述L形支撑座(4)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L形连杆(5),两个所述L形连杆(5)间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釜体(1)的上侧壁的中心处开设有开孔(7),且电机(6)的输出轴置于开孔(7)内,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的下侧外壁设有搅动装置(8),所述釜体(1)的上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开孔(9),所述填料管(10)和抽液管(11)分别置于第二开孔(9)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接座(2)、填料管(10)和抽液管(11),所述釜体(1)滑动连接于承接座(2)的上侧壁内,所述承接座(2)的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L形支撑座(4),所述L形支撑座(4)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L形连杆(5),两个所述L形连杆(5)间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釜体(1)的上侧壁的中心处开设有开孔(7),且电机(6)的输出轴置于开孔(7)内,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的下侧外壁设有搅动装置(8),所述釜体(1)的上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开孔(9),所述填料管(10)和抽液管(11)分别置于第二开孔(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装置(8)包括管套(12),所述管套(12)固定安装于电机(6)的输出端外侧壁,所述管套(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3),所述滑动杆(13)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4)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与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石岛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