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舱结构及船艇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尤其涉及一种船舱结构及船艇。
技术介绍
地球表面有70%以上的面积被水覆盖,人类通过船舶实现在水路航行。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船舶在海上的活动需求日趋频繁,船舶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而船舶在面对各种航行环境中,船体容易遭受侧浪和强风而摇晃,使得船体内部的人员和物资失去平衡。而在狂风巨浪等的高海况下,船体的剧烈摇晃使得船内的作业被迫暂停,也使得船内的人员和物资在失衡状态容易相互碰撞而造成二次伤害,并且船体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难以恢复平衡状态,甚至出现翻船事故,严重危害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舱结构,其结构精简,平衡性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艇,其平衡性好,安全性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船舱结构,包括连接轴,以及通过所述连接轴同轴连接的外船体和内船体,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内船体固定连接,所述外船体表面密封且至少设置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轴,以及通过所述连接轴同轴连接的外船体和内船体,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内船体固定连接,所述外船体表面密封且至少设置有两个涉水面,所述内船体与所述外船体之间设置有船体平衡机构,所述船体平衡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内船体相对所述外船体转动,以使所述内船体保持平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轴,以及通过所述连接轴同轴连接的外船体和内船体,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内船体固定连接,所述外船体表面密封且至少设置有两个涉水面,所述内船体与所述外船体之间设置有船体平衡机构,所述船体平衡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内船体相对所述外船体转动,以使所述内船体保持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船体和所述外船体之间且固设在所述内船体上的环形导轨,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导轨上的内部平衡机构,在所述船舱结构静止在水平水面时所述内船体的底部与所述内船体的铅垂中心线相交的位置为原始位置,所述内船体底部与所述内船体的中心线相交的位置为第一中心底部位置,所述内部平衡机构用于相对所述环形导轨移动,以使所述内船体的重心位置跟随所述内部平衡机构的移动而偏移,并驱使所述第一中心底部位置向原始位置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平衡机构包括驱动块,设置在所述驱动块内部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内船体上的第一陀螺仪,所述第一陀螺仪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陀螺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中心底部位置与所述原始位置的第一偏离量,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块在所述环形导轨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平衡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船体和所述外船体之间的外部平衡机构,所述外部平衡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内船体和所述外船体,所述外部平衡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内船体相对所述外船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一中心底部位置向所述原始位置靠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平衡机构包括连轴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和第二陀螺仪,所述连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内船体,另一端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轴,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外壳连接所述外船体,所述第二陀螺仪设置于所述外船体上且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电连接,所述外船体的底部与所述外船体的中心线相交的位置为第二中心底部位置,所述第二陀螺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中心底部位置与所述原始位置的第二偏离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