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污染防治装置用脱硫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68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污染防治装置用脱硫结构,其结构包括循环降解装置,为解决了脱硫结构中喷洒后的水与废气接触易升温,不便进行循环降解的问题,通过在脱硫罐右侧设置循环降解装置,将框架与脱硫罐连接,且进水管穿过脱硫罐与第二滤网对接,接着按压控制器启动风扇,风扇经内侧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制造离心力抽取外界气体,且风力吹送气体依次经过导冷块和制冷片致使密封筒内侧形成降温区,接着按压控制器启动水泵,水泵经进水管抽送喷洒后的水经排水管输送,输送过程中经密封筒内降温区对排水管内侧热水降温,降温后与输水管对接继续输送,达到对喷洒后的水进行降温循环利用,便于资源的合理运用,提高废气净化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污染防治装置用脱硫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染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污染防治装置用脱硫结构。
技术介绍
某些工厂排放的高温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时废气含有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当需要避免这一现象时往往需要用到空气污染防治装置用脱硫结构,在高温废气排放之前,采用脱硫结构对废气进行除硫,使废气达到排放标准,具体为采用喷雾头对废气进行喷洒水雾,利用水雾与废气进行充分接触,使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溶于水中,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废气的温度,使其达到排放标准,现有技术中脱硫结构中喷洒后的水与废气接触易升温,不便进行循环降解。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空气污染防治装置用脱硫结构,解决了脱硫结构中喷洒后的水与废气接触易升温,不便进行循环降解的问题,达到对喷洒后的水进行降温循环利用,便于资源的合理运用,提高废气净化效率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污染防治装置用脱硫结构,包括脱硫罐,循环降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污染防治装置用脱硫结构,包括脱硫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循环降解装置(5),用于对喷洒水降温循环利用;/n第一滤网(8),用于对防止外来侵蚀;/n第二滤网(11),用于对过滤喷洒水防止水泵(52)堵塞;/n支架(13),用于对盘管(9)进行固定支撑;/n其中,所述第一滤网(8)网孔直径为1mm;/n其中,所述第二滤网(11)网孔直径为0.5mm;/n其中,所述支架(13)呈十字状分布在盘管(9)顶部四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污染防治装置用脱硫结构,包括脱硫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循环降解装置(5),用于对喷洒水降温循环利用;
第一滤网(8),用于对防止外来侵蚀;
第二滤网(11),用于对过滤喷洒水防止水泵(52)堵塞;
支架(13),用于对盘管(9)进行固定支撑;
其中,所述第一滤网(8)网孔直径为1mm;
其中,所述第二滤网(11)网孔直径为0.5mm;
其中,所述支架(13)呈十字状分布在盘管(9)顶部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污染防治装置用脱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罐(1)前端与控制器(2)连接,所述控制器(2)左侧与电源线(14)插接,所述脱硫罐(1)中部左侧设置有进气口(3),所述脱硫罐(1)底部左侧与排水阀(4)插接,所述循环降解装置(5)设于脱硫罐(1)右侧底部,所述循环降解装置(5)顶部与输水管(6)插接,所述脱硫罐(1)顶端右侧开设排气口(7),所述脱硫罐(1)内侧与第一滤网(8)焊接,所述盘管(9)四周与脱硫罐(1)内壁焊接,所述盘管(9)右侧与输水管(6)贯穿,所述脱硫罐(1)中部内壁与拦截网(10)焊接,所述第二滤网(11)右侧与脱硫罐(1)底部内侧焊接,所述盘管(9)底端四周与喷雾头(12)镶嵌,所述支架(13)呈十字状分布在盘管(9)顶部,所述控制器(2)与电源线(1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污染防治装置用脱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降解装置(5)包括框架(51)、水泵(52)、进水管(53)、排水管(54)、密封筒(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晟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康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