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臭氧泄露安全保护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3683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臭氧泄露安全保护器,它涉及臭氧泄露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臭氧泄露安全保护器。它包含臭氧排放层、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第一防泄漏层、第一分解层、第一吸收层、第一催化层、第一加湿层、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第二防泄漏层、第二分解层、第二吸收层、第二催化层、第二加湿层,臭氧排放层的上方设置有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设置有两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能够防止臭氧的泄露,且处理泄露的臭氧,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臭氧泄露安全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臭氧泄露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臭氧泄露安全保护器。
技术介绍
臭氧(O3)又称为超氧,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高度之间。1840年德国C.F.舍拜恩在电解稀硫酸时,发现有一种特殊臭味的气体释出,因此将它命名为臭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较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具有青草的味道,吸入少量对人体有益,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不可燃,纯净物。氧气通过电击可变为臭氧。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漂白饮用水,杀菌,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在夏季,由于工业和汽车废气的影响,尤其在大城市周围农林地区在地表臭氧会形成和聚集。地表臭氧对人体,尤其是对眼睛,呼吸道等有侵蚀和损害作用。地表臭氧也对农作物或森林有害。至今,对于臭氧的正面作用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臭氧层,人们已达成共识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对于臭氧层的负面作用,人们虽然已有认识,但至今除了进行大气监测和空气污染预报外,还没有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解决。污水处理中,常常会产生臭氧,需要一种防止臭氧泄露的保护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臭氧泄露安全保护器,它设置有两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能够防止臭氧的泄露,且处理泄露的臭氧,起到保护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臭氧排放层1、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第一防泄漏层21、第一分解层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催化层24、第一加湿层25、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第二防泄漏层31、第二分解层32、第二吸收层33、第二催化层34、第二加湿层35,臭氧排放层1的上方设置有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为五层结构,分别为第一防泄漏层21、第一分解层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催化层24、第一加湿层25,第一防泄漏层2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分解层22,第一分解层2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吸收层23,第一吸收层2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催化层24,第一催化层2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加湿层25,臭氧排放层1的下方设置有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分为五层,分别为第二防泄漏层31、第二分解层32、第二吸收层33、第二催化层34、第二加湿层35,第二防泄漏层3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分解层32,第二分解层3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吸收层33,第二吸收层3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催化层34,第二催化层3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加湿层35。所述的臭氧排放层1与污水处理系统4相连接。所述的臭氧排放层1与臭氧氧化池5相连接,臭氧氧化池5与排污管6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加湿层25上设置有圆孔251。所述的第一加湿层25的结构与第二加湿层35的结构相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臭氧排放层1的上层和下层分别设置有臭氧防泄漏层,若仍然有部分泄露,则可以通过分解层进行分解,然后进行吸收,最后进行催化,可以通过圆孔251对内进行加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设置有两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能够防止臭氧的泄露,且处理泄露的臭氧,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与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加湿层25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臭氧排放层1、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第一防泄漏层21、第一分解层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催化层24、第一加湿层25、圆孔251、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第二防泄漏层31、第二分解层32、第二吸收层33、第二催化层34、第二加湿层35、污水处理系统4、臭氧氧化池5、排污管6、活性炭过滤层7。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臭氧排放层1、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第一防泄漏层21、第一分解层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催化层24、第一加湿层25、圆孔251、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第二防泄漏层31、第二分解层32、第二吸收层33、第二催化层34、第二加湿层35、污水处理系统4、臭氧氧化池5、排污管6,所述的臭氧排放层1的左侧与污水处理系统4相连接,臭氧排放层1的右侧与臭氧氧化池5相连接,臭氧氧化池5的右侧与排污管6相连接,臭氧排放层1的上方设置有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包含第一防泄漏层21、第一分解层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催化层24、第一加湿层25,第一防泄漏层2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分解层22,第一分解层2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吸收层23,第一吸收层2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催化层24,第一催化层2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加湿层25,臭氧排放层1的下方设置有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包含第二防泄漏层31、第二分解层32、第二吸收层33、第二催化层34、第二加湿层35,第二防泄漏层3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分解层32,第二分解层3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吸收层33,第二吸收层3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催化层34,第二催化层3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加湿层35。实施例2参看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臭氧排放层1、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第一防泄漏层21、第一分解层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催化层24、第一加湿层25、圆孔251、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第二防泄漏层31、第二分解层32、第二吸收层33、第二催化层34、第二加湿层35、污水处理系统4、臭氧氧化池5、排污管6、活性炭过滤层7,所述的臭氧排放层1的左侧与污水处理系统4相连接,臭氧排放层1的右侧与臭氧氧化池5相连接,臭氧氧化池5的右侧与活性炭过滤层7相连接,活性炭过滤层7的右侧与排污管6相连接,臭氧排放层1的上方设置有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包含第一防泄漏层21、第一分解层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催化层24、第一加湿层25,第一防泄漏层2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分解层22,第一分解层2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吸收层23,第一吸收层2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催化层24,第一催化层2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加湿层25,臭氧排放层1的下方设置有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包含第二防泄漏层31、第二分解层32、第二吸收层33、第二催化层34、第二加湿层35,第二防泄漏层3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分解层32,第二分解层3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吸收层33,第二吸收层3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催化层34,第二催化层34的下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臭氧泄露安全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臭氧排放层(1)、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第一防泄漏层(21)、第一分解层(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催化层(24)、第一加湿层(25)、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第二防泄漏层(31)、第二分解层(32)、第二吸收层(33)、第二催化层(34)、第二加湿层(35),臭氧排放层(1)的上方设置有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为五层结构,分别为第一防泄漏层(21)、第一分解层(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催化层(24)、第一加湿层(25),第一防泄漏层(2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分解层(22),第一分解层(2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吸收层(23),第一吸收层(2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催化层(24),第一催化层(2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加湿层(25),臭氧排放层(1)的下方设置有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分为五层,分别为第二防泄漏层(31)、第二分解层(32)、第二吸收层(33)、第二催化层(34)、第二加湿层(35),第二防泄漏层(3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分解层(32),第二分解层(3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吸收层(33),第二吸收层(3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催化层(34),第二催化层(3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加湿层(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臭氧泄露安全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臭氧排放层(1)、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第一防泄漏层(21)、第一分解层(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催化层(24)、第一加湿层(25)、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第二防泄漏层(31)、第二分解层(32)、第二吸收层(33)、第二催化层(34)、第二加湿层(35),臭氧排放层(1)的上方设置有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上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2)为五层结构,分别为第一防泄漏层(21)、第一分解层(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催化层(24)、第一加湿层(25),第一防泄漏层(2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分解层(22),第一分解层(2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吸收层(23),第一吸收层(2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催化层(24),第一催化层(2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加湿层(25),臭氧排放层(1)的下方设置有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下层臭氧防泄漏保护器(3)分为五层,分别为第二防泄漏层(31)、第二分解层(32)、第二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林
申请(专利权)人:菲德勒环境攀枝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