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消除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226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臭氧消除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臭氧消除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0.1~5%的植物提取液、0.1~0.5%的水性消泡剂、0.2~0.6%的润湿剂、0.2~0.3%的保水剂、0.3~0.5%的缓冲剂以及93.1~99.1%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植物提取液作为主要的活性成分,与水性消泡剂、润湿剂、保水剂、缓冲剂和水复配获得的臭氧消除剂,能直接有效的降低臭氧浓度,实现消除臭氧的目的,其中,植物提取液可直接与臭氧作用,且自身被氧化成单脱氢抗坏血酸(MDHA)和脱氢抗坏血酸(DHA)等可以被植物自身吸收的成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更为环保。

An ozone eliminating ag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消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臭氧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臭氧消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目前,近地面大气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华北地区及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在0.012ppm水平时,就能导致人皮肤刺痒,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响,引起咳嗽、气短和胸痛等症状。复印机、传真机、吸尘器、打印机等都能通过电晕放电产生臭氧杀菌灯、紫外消毒柜也会不断地释放臭氧。0.1-1ppm的臭氧就会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眼睛和喉咙干涩、咽喉疼痛、呼吸道勃膜受损等状况,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臭氧作为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在对流层没有重要的排放源,而是通过大气中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和NOx(氮氧化物)等前体物在一定温、湿度及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成分之一。通常情况下相对稳定,一般方法难以去除。目前多数采取控制前体物排放的手段间接控制,例如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控制工业VOCs排放等。此类手段对于臭氧的抑制有一定效果,但仍然很难将臭氧浓度控制到更安全的范围。通常臭氧的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药剂法、催化分解法、燃烧法、大气稀释排放法、紫外光照分解法等。各种处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1)活性碳法:用活性炭作吸附填料,常用于工业生产,适用于低浓度臭氧;(2)热分解法:将气体加热至673K,通过热分解或燃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除去臭氧,适用于高浓度臭氧的分解;(3)药液吸收法:用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钠等溶液吸收,这些药剂处理臭氧的量小,同时存在废液处理的问题,如果有一种高效、安全等的药液吸收分解臭氧将会是较为理想的方法;(4)电磁波辐射或紫外光光照分解法:采用紫外线或1200nm-1300nm的近红外线照射臭氧,在光的激发下,臭氧先转化为单线态O2,再转化为基态O2;(5)催化分解法:催化分解臭氧虽然是目前主流研究方向,但是催化剂本身催化效率低,催化剂有失活风险需经常更换或再生吸附填料,还要考虑二次污染问题等,并且催化剂成本一般都较高,目前仍然缺乏一种安全、高效、成本低廉的催化剂。综合上述,目前市面上处理臭氧的方法难以直接消除臭氧或降低臭氧浓度,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大规模应用的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臭氧消除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直接有效降低臭氧浓度的臭氧消除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臭氧消除剂,所述臭氧消除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0.1~5%的植物提取液、0.1~0.5%的水性消泡剂、0.2~0.6%的润湿剂、0.2~0.3%的保水剂、0.3~0.5%的缓冲剂以及93.1~99.1%的水。可选地,所述植物提取液包括抗坏血酸钠和类胡萝卜素。可选地,所述抗坏血酸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比为8:1、5:1、7:4或1:1。可选地,所述水性消泡剂包括聚醚类消泡剂、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消泡剂和有机硅类消泡剂中的任意一种。可选地,所述润湿剂包括N,N-二乙基乙醇胺、三乙四胺六乙酸和木质素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保水剂包括PEG200、PEG400和甘油中的任意一种。可选地,所述缓冲剂包括抗坏血酸、柠檬酸、柠檬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臭氧消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20~30℃的温度下,边搅拌边向水中加入缓冲剂,再依次加入植物提取液、水性消泡剂、润湿剂和保水剂,搅拌至混合均匀,制得臭氧消除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植物提取液作为主要的活性成分,与水性消泡剂、润湿剂、保水剂、缓冲剂和水复配获得的臭氧消除剂,能直接有效的降低臭氧浓度,实现消除臭氧的目的,其中,植物提取液可直接与臭氧作用,且自身被氧化成单脱氢抗坏血酸(MDHA)和脱氢抗坏血酸(DHA)等可以被植物自身吸收的成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更为环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针对目前市面上处理臭氧的方法难以直接消除臭氧或降低臭氧浓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臭氧消除剂,选用植物提取液作为主要的活性成分,实现消除臭氧的目的。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臭氧消除剂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臭氧消除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0.1~5%的植物提取液、0.1~0.5%的水性消泡剂、0.2~0.6%的润湿剂、0.2~0.3%的保水剂、0.3~0.5%的缓冲剂以及93.1~99.1%的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植物提取液作为主要的活性成分,与水性消泡剂、润湿剂、保水剂、缓冲剂和水复配获得的臭氧消除剂,能直接有效的降低臭氧浓度,实现消除臭氧的目的,其中,植物提取液可直接与臭氧作用,且自身被氧化成单脱氢抗坏血酸(MDHA)和脱氢抗坏血酸(DHA)等可以被植物自身吸收的成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更为环保。所述植物提取液作为所述臭氧消除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来源于植物体内,与臭氧反应后不会产生其他有害环境的物质,在选取时,根据植物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应激反应,以及植物体内的抗氧化成分对臭氧的消除效果,经过实验选择出能够有效消除臭氧的有效成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提取液包括抗坏血酸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抗坏血酸钠的抗氧化作用与抗坏血酸相同,但比抗坏血酸易溶于水,且无酸味,使用方便,但是其水溶液在pH>6时不稳定,还具有光敏性,因此还搭配了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自身不仅是一种抗氧化剂,还能作为光保护剂降低光损伤。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坏血酸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比为8:1、5:1、7:4或1:1,由上述提供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植物提取液对臭氧的消除效果较佳,且稳定性较好。所述水性消泡剂在选择时,优先选择聚醚类消泡剂、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消泡剂或有机硅类消泡剂。其中,所述聚醚类消泡剂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共聚物,主要是利用其溶解性在不同温度表现出的不同特性达到消泡作用,具有抑泡能力强、耐高温等优良性能,在实际选择时可选用GP型甘油聚醚、GPE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或PPG型聚丙二醇等;所述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消泡剂是利用聚醚链段或聚硅氧烷链段改性接枝后获得的硅醚共聚物,它是将两者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得到一种新型高效消泡剂,例如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具有分散性好、抑泡能力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消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消除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n0.1~5%的植物提取液、0.1~0.5%的水性消泡剂、0.2~0.6%的润湿剂、0.2~0.3%的保水剂、0.3~0.5%的缓冲剂以及93.1~99.1%的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消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消除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0.1~5%的植物提取液、0.1~0.5%的水性消泡剂、0.2~0.6%的润湿剂、0.2~0.3%的保水剂、0.3~0.5%的缓冲剂以及93.1~99.1%的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消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提取液包括抗坏血酸钠和类胡萝卜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消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坏血酸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比为8:1、5:1、7:4或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消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消泡剂包括聚醚类消泡剂、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消泡剂和有机硅类消泡剂中的任意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姚州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得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