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3632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厢板的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厢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及第二面板层、夹芯层、骨架支撑层,夹芯层包括若干个泡沫块,骨架支撑层为网格状,所述骨架支撑层设置在第一面板层与第二面板层之间,泡沫块填充于骨架支撑层的网格中,骨架支撑层与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一体成型。制备步骤如下:由下至上依次将离型膜‑第一脱模布‑第一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进行铺层;将树脂泡沫组合物倒入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中;铺设第二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第二脱模布;热压固化成型,脱模处理,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车厢板,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厢板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车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为了满足高质量的生活使用需求,汽车轻量化是目前汽车行业及新材料行业研究的热点。汽车轻量化是保证汽车硬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利用率,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另外汽车轻量化后其加速性能也将得到提高,而在碰撞时由于惯性小,制动距离也将减少。此外,车辆每减轻10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约5g/公里。可见汽车轻量化的节能环保效益不亚于汽车发动机节油技术产生的效益。在车身及其附件材料,新材料及新工艺的需求逐步提升,轻量化的箱体应运而生。厢式货车是一类具有独立封闭结构的车厢,或与驾驶室连成一体的整体式封闭结构车厢,主要用于载运货物的商用车。传统厢式货车的车厢板可采用彩钢板、铝平板或铝合金瓦楞制成,不仅重量重、价格贵,且热传导速度快,不利于保持车厢板的低温。与金属骨架相比,目前多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面板层,泡沫材料作为夹心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板包括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夹芯层、骨架支撑层,夹芯层包括若干个泡沫块,骨架支撑层为网格状,所述骨架支撑层设置在第一面板层与第二面板层之间,泡沫块填充于骨架支撑层的网格中,骨架支撑层与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和骨架支撑层同时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述泡沫块为聚氨酯泡沫块、PVC泡沫块或酚醛泡沫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板包括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夹芯层、骨架支撑层,夹芯层包括若干个泡沫块,骨架支撑层为网格状,所述骨架支撑层设置在第一面板层与第二面板层之间,泡沫块填充于骨架支撑层的网格中,骨架支撑层与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和骨架支撑层同时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述泡沫块为聚氨酯泡沫块、PVC泡沫块或酚醛泡沫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中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或芳纶,树脂为不饱和聚酯、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面板层的厚度为0.5-5mm,第二面板层的厚度为0.5-5mm,骨架支撑层的厚度为5-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板,其特征在于:骨架支撑层的网格形状为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车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由下至上依次将离型膜-第一脱模布-第一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启勇董会娜潘广镇刘光亚姚栋嘉李倩杨红霞张东生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