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方法及实现该打印方法的3D打印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83605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医疗骨科植入物的3D打印,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羟基磷灰石与粘合剂作为打印材料,经喷射得到层状打印材料,之后红外热固成型,在层层打印得到模型后,先经过脱脂处理将粘结剂高温气化,粘结剂高温气化后在模型中留有若干微孔隙,最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高温烧结得到具有微孔隙结构的样品,通过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样品进行个性化设计,得到所需骨科植入物,而且降低了骨科植入物的生产制造成本,突破了目前采用钛合金打印骨科植入物的价格昂贵、普通家庭难以承担的技术瓶颈,在医疗领域意义非同寻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实现该打印方法的3D打印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方法及实现该打印方法的3D打印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方法及实现该打印方法的3D打印设备,用于医疗骨科植入物的3D打印,属于3D打印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传统打印机基本一样,都是由控制组件、机械组件、打印头、耗材和介质等架构组成的,打印原理是一样的,其与传统打印机的不同在于:先通过计算机的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即切片,从而指导打印机逐层打印。3D打印机主要是在打印前在电脑上设计了一个完整的三维立体模型,然后再进行打印输出。目前3D打印技术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常用的3D打印技术有以下几种:1、FDM(“FusedDepositionModeling”的缩写)技术:FDM技术即熔积成型法,是一种将各种丝材(如工程塑料ABS、PLA、PC等)加热熔化成半液态,然后被挤压出来,有选择性的涂覆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形成薄片轮廓,进而堆积成型方法,其设备费用低、原材料利用效率高,因此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但通过FDM技术得到的样品表面有较明显的条纹,即样品表面粗糙,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n(1)建模:/n通过计算机的建模软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将建成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处理;/n(2)准备打印材料:/n打印材料中羟基磷灰石的质量分数为50%-65%,粘合剂的质量分数为35%~50%;其中,羟基磷灰石呈粉末状,粘合剂呈粉末或者颗粒状;/n(3)打印模型:/n将打印材料混炼成熔融状态;对打印热床进行加热,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停止加热,同时将熔融状态的打印材料喷射至打印热床上,每一层打印完成后均采用红外加热进行热固,经过层层打印得到模型;/n(4)将模型经过脱脂处理后烧结得到具有微孔隙结构的样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1)建模:
通过计算机的建模软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将建成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处理;
(2)准备打印材料:
打印材料中羟基磷灰石的质量分数为50%-65%,粘合剂的质量分数为35%~50%;其中,羟基磷灰石呈粉末状,粘合剂呈粉末或者颗粒状;
(3)打印模型:
将打印材料混炼成熔融状态;对打印热床进行加热,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停止加热,同时将熔融状态的打印材料喷射至打印热床上,每一层打印完成后均采用红外加热进行热固,经过层层打印得到模型;
(4)将模型经过脱脂处理后烧结得到具有微孔隙结构的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印材料进行混炼之前,各组分需混合均匀。


3.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方法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炼挤出机(1)、打印热床(2)、打印喷头(5)、红外加热器(6)和控制系统(9);混炼挤出机(1)的出料口(11)通过输料管(15)与打印喷头(5)上的进料口(17)相连,打印喷头(5)顶端的进气口(18)通过供气管路(14)连接空压系统(3),供气管路(14)上安装电磁阀(4);打印喷头(5)和红外加热器(6)可移动;打印热床(2)可升降;混炼挤出机(1)、打印热床(2)、红外加热器(6)、电磁阀(4)和空压系统(3)均连接控制系统(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打印喷头(5)包括外壳(22)、压缩机构、隔膜(28)和设于外壳(22)底部能够喷出打印材料的喷射嘴(29);喷射嘴(29)上开设有若干喷孔(30);外壳(22)的上、下部内壁上分别设有上挡板(23)、下挡板(27);位于上挡板(23)上方的外壳(22)内腔为进料腔(21),打印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铸梦工场三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