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0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涉及鼻胃肠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鼻胃肠管靠胃肠蠕动较难将鼻管前端送至空肠的技术问题。该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包括鼻胃肠管本体以及引导装置;其中,所述鼻胃肠管本体包括鼻管;所述鼻管前部区域为螺旋形状形成螺旋部,在所述螺旋部前端设置有重力锤,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重力锤前端相连接且所述引导装置外表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鼻管以及所述重力锤外表面的粗糙度,在所述鼻管前端到达人体胃部时,人体胃内的食糜通过与所述引导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鼻管的前端进入人体空肠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供一种鼻管前端较容易从人体胃部进入空肠,可以节约治疗时间的鼻胃肠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
本技术涉及鼻胃肠管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
技术介绍
鼻胃肠管用于对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进行营养液的输送,临床上使用的鼻胃肠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鼻胃管,一种是鼻肠管;鼻胃管是将管路插到患者的胃内,用于胃肠减压或者经为供给给肠内营养,鼻肠管是经手术或者胃肠蠕动将管路送到患者肠内,进行肠内营养供给。授权公告号为CN201006013Y公开了一种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包括鼻管、鼻饲管接头以及导丝,所述鼻管的前端设置有重力锤,侧壁面上设置有小孔,所述鼻饲管接头设置于所述鼻管的后端,在插入人体过程中,所述导丝多为金属材质插入所述鼻管内用于导向,所述鼻饲管接头用于固定所述导丝后端,在所述鼻管前端到达预期位置后,从所述鼻管后端将所述导丝抽出,营养物质通过所述鼻饲管接头进入所述鼻管内,流经鼻管后通过所述小孔进入胃肠。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鼻胃肠管前端伸入胃部后由于胃液存在浮力,靠胃肠蠕动不易将鼻管前端送入空肠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鼻胃肠管靠胃肠蠕动较难将鼻管前端送至空肠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包括鼻胃肠管本体以及引导装置;其中,所述鼻胃肠管本体包括鼻管、鼻管接头以及导丝,所述鼻管接头与所述鼻管后端相连通,所述导丝可拆卸地插入所述鼻管接头和所述鼻管内;所述鼻管前部区域为螺旋形状形成螺旋部,在所述螺旋部前端设置有重力锤,所述重力锤包括管体以及至少两个钢柱或者钢珠,所述钢柱或者钢珠被所述管体封闭在所述鼻管前端;所述螺旋部的侧壁面上设置有侧孔,所述侧孔与所述鼻管相连通并与所述重力锤相隔离;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重力锤前端相连接且所述引导装置外表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鼻管以及所述管体外表面的粗糙度,且所述引导装置的柔性大于所述鼻管以及所述重力锤的柔性,在所述鼻管前端到达人体胃部时,人体胃内的食糜通过与所述引导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鼻管的前端进入人体空肠内。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装置为耐酸耐碱材质的线体。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重力锤前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引导装置穿过所述安装孔系于所述重力锤前端。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装置伸出所述重力锤前端的长度为2~5cm。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旋部的侧壁面上设置三个以上侧孔。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三个以上所述侧孔在所述螺旋部上交错布置。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孔为长圆形孔结构。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重力锤的总重量为1-5克;和/或,所述重力锤的总重量为5-7克。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丝的后端连接有导丝手柄。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鼻管接头上设置有翻盖,所述鼻管接头上设置有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所述第一翻盖与所述鼻管接头外缘固连,所述第一翻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鼻管接头内径相适配的第一堵头,所述第一翻盖上设置有注射孔,所述第二翻盖与所述第一翻盖外缘固连,所述第二翻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射孔内径相适配的第二堵头。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丝外表面涂布有润滑层。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包括鼻胃肠管本体以及引导装置,所述鼻胃肠管本体包括鼻管,所述鼻管前端设置有重力锤,所述重力锤前端连接有所述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外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鼻管以及所述重力锤外表面的粗糙度,所述引导装置的柔性大于所述鼻管以及所述重力锤的柔性,在所述鼻管前端到达人体胃部时,由于人体胃部存有食糜,在人体肠胃蠕动过程中,食糜会从人体胃部进入肠内,食糜与引导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很容易带动所述重力锤以及所述鼻管前端进入人体空肠内,减少了鼻胃肠管的安放周期,节约了治疗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鼻管接头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引导装置与重力锤连接示意图。图中,1、鼻胃肠管本体;11、鼻管;111、螺旋部;12、鼻管接头;121、第一翻盖;122、第一堵头;123、注射孔;124、第二翻盖;125、第二堵头;13、导丝;131、导丝手柄;14、重力锤;141、管体;142、钢珠;15、侧孔;16、安装孔;2、引导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管前端较容易从人体胃部进入空肠,可以节约治疗时间的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包括鼻胃肠管本体1以及引导装置2;其中,鼻胃肠管本体1包括鼻管11、鼻管接头12以及导丝13,鼻管接头12与鼻管11后端相连通,导丝13可拆卸地插入鼻管接头12和鼻管11内;鼻管11前部区域为螺旋形状形成螺旋部111,在螺旋部111前端设置有重力锤14,重力锤14包括管体141以及至少两个钢柱或者钢珠142,钢柱或者钢珠142被管体141封闭在鼻管11前端;螺旋部111的侧壁面上设置有侧孔15,侧孔15与鼻管11相连通并与重力锤14相隔离;引导装置2与重力锤14前端相连接且引导装置2外表面的粗糙度大于鼻管11以及重力锤14外表面的粗糙度,且引导装置2的柔性大于鼻管11以及重力锤14的柔性,在鼻管11前端到达人体胃部时,人体胃内的食糜通过与引导装置2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引导装置2与鼻管11的前端进入人体空肠内。本技术提供的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包括鼻胃肠管本体1以及引导装置2,鼻胃肠管本体1包括鼻管11,鼻管11前端设置有重力锤14,重力锤14前端连接有引导装置2,引导装置2外表面粗糙度大于鼻管11以及重力锤14外表面的粗糙度,引导装置2的柔性大于鼻管11以及重力锤14的柔性,在鼻管11前端到达人体胃部时,由于人体胃部存有食糜,在人体肠胃蠕动过程中,食糜会从人体胃部进入肠内,食糜与引导装置2之间的摩擦力很容易带动重力锤14以及鼻管11前端进入人体空肠内,减少了鼻胃肠管的安放周期,节约了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胃肠管本体以及引导装置;其中,/n所述鼻胃肠管本体包括鼻管、鼻管接头以及导丝,所述鼻管接头与所述鼻管后端相连通,所述导丝可拆卸地插入所述鼻管接头和所述鼻管内;所述鼻管前部区域为螺旋形状形成螺旋部,在所述螺旋部前端设置有重力锤,所述重力锤包括管体以及至少两个钢柱或者钢珠,所述钢柱或者钢珠被所述管体封闭在所述鼻管前端;所述螺旋部的侧壁面上设置有侧孔,所述侧孔与所述鼻管相连通并与所述重力锤相隔离;/n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重力锤前端相连接且所述引导装置外表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鼻管以及所述重力锤外表面的粗糙度,且所述引导装置的柔性大于所述鼻管以及所述重力锤的柔性,在所述鼻管前端到达人体胃部时,人体胃内的食糜通过与所述引导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鼻管的前端进入人体空肠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胃肠管本体以及引导装置;其中,
所述鼻胃肠管本体包括鼻管、鼻管接头以及导丝,所述鼻管接头与所述鼻管后端相连通,所述导丝可拆卸地插入所述鼻管接头和所述鼻管内;所述鼻管前部区域为螺旋形状形成螺旋部,在所述螺旋部前端设置有重力锤,所述重力锤包括管体以及至少两个钢柱或者钢珠,所述钢柱或者钢珠被所述管体封闭在所述鼻管前端;所述螺旋部的侧壁面上设置有侧孔,所述侧孔与所述鼻管相连通并与所述重力锤相隔离;
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重力锤前端相连接且所述引导装置外表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鼻管以及所述重力锤外表面的粗糙度,且所述引导装置的柔性大于所述鼻管以及所述重力锤的柔性,在所述鼻管前端到达人体胃部时,人体胃内的食糜通过与所述引导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鼻管的前端进入人体空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为耐酸耐碱材质的线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重力锤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锤前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引导装置穿过所述安装孔系于所述重力锤前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恺英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