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勇专利>正文

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14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它包括折叠管本体,所述折叠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B,另一端设置有具有防回流功能的防回流圈,所述连接管B的外端面设置有防滑筋,所述防滑筋连接有用于与所述防滑筋相对应的防滑筋槽,所述防滑筋槽连接有连接管A,所述连接管A连接有用于弯曲折叠的可伸缩软管,所述可伸缩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具有导流功能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结构为敞开的圆弧结构,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呈平滑过渡,粗端连接可伸缩软管,所述防回流圈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液体流通的通液孔,所述防回流圈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液体回流时阻挡液体回流的防回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预防伤口感染、操作方便、结构合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
本技术属于吸管的
,具体涉及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
技术介绍
口腔患者的进食问题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因为伤口容易发生感染,感染之后的伤口,很容易导致伤口发炎,不利于伤口的愈合,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插入胃管,这种方式虽然能很大程度上防止伤口感染,但是,插入胃管会让进食者感到非常难受,随时会发生呕吐的情况,另外,患者出院后,一直采用胃管,也是不方便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有必要开发一种预防伤口感染、操作方便、结构合理的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因此,开发一种预防伤口感染、操作方便、结构合理的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预防伤口感染、操作方便、结构合理的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它包括折叠管本体,所述折叠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B,另一端设置有具有防回流功能的防回流圈,所述连接管B的外端面设置有防滑筋,所述防滑筋连接有用于与所述防滑筋相对应的防滑筋槽,所述防滑筋槽连接有连接管A,所述连接管A连接有用于弯曲折叠的可伸缩软管,所述可伸缩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具有导流功能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结构为敞开的圆弧结构,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呈平滑过渡,粗端连接可伸缩软管,所述连接管A上设置有安全护板。所述防回流圈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液体流通的通液孔,所述防回流圈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液体回流时阻挡液体回流的防回流盖,所述防回流盖通过连接筋连接着所述防回流圈。所述折叠管本体的外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折叠管本体之间轴套连接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通过与所述折叠管本体之间固定连接的固定套和与所述固定套之间螺纹连接的螺丝帽实现所述密封圈的固定,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用于空气流通的排气孔。所述防滑筋为向外凸起结构,方向沿着所述连接管A的轴线方向。所述防滑筋为向内凹的结构,方向沿着所述连接管A的轴线方向。所述防滑筋槽为向内凹的结构,方向沿着所述连接管B的轴线方向。所述防滑筋槽为向外凸起的结构,方向沿着所述连接管B的轴线方向。所述导流槽的结构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呈平滑过渡,粗端连接可伸缩软管。所述连接管B与所述连接管A之间通过插合的方式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方便患者进食,预防进食时伤口的感染;操作也比较方便,可以将食物放置在瓶子中或者碗内,放在瓶子内或者碗内,均能很方便的进食,另外,导流槽的设计,既能防止不伤害喉咙,又能很好的将伤口避开,食物可以直接进入到喉咙内,达到防感染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去掉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折叠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可伸缩软管、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是图5中A-A的剖视图。图8是密封圈和固定套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折叠管本体2、连接管A3、防回流圈4、密封圈5、可伸缩软管6、导流槽7、连接管B8、防滑筋9、防滑筋槽10、安全护板31、通液孔32、防回流盖33、连接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如“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如图1-7所示,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它包括折叠管本体1,所述折叠管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B7,另一端设置有具有防回流功能的防回流圈3,所述连接管B7的外端面设置有防滑筋8,所述防滑筋8连接有用于与所述防滑筋8相对应的防滑筋槽9,所述防滑筋槽9连接有连接管A2,所述连接管A2连接有用于弯曲折叠的可伸缩软管5,所述可伸缩软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具有导流功能的导流槽6。本实施例中通过折叠管本体、可伸缩软管和导流槽,完成将食物运送到喉咙处,通过导流槽可以避开食物与伤口的接触,防回流圈的作用在于防止换气的过程中食物下降,因为对于口腔患者来说,由于管内有空气,吸气需要嘴部用力,如果每次换气都要将食物从瓶中或者碗中吸到喉咙处,这将会花费很大的力气,从而影响伤口的恢复、痊愈;连接管A和连接管B之间设置有防滑筋,好处在于刚开始吸管插入到口腔内后,需要调整导流槽的方向,调整到最佳位置,也即是避开伤口的方向,防滑筋的作用就在于在旋转调整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滑动的情况;另外,折叠管本体、可伸缩软管均能朝各个方向折叠,结构为压缩式折叠,还能伸张;折叠管本体、连接管B和防回流圈之间是一体成型的,连接管A、可伸缩软管和导流槽之间一体成型,折叠管本体既能伸缩,也能弯曲。实施例2所述导流槽6的结构为敞开的圆弧结构,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呈平滑过渡,粗端连接可伸缩软管,所述连接管A上设置有安全护板。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导流槽的结构,为敞开的圆弧结构,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呈平滑过渡,粗端连接可伸缩软管,类似于洛阳铲的铲头结构,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既能做到不伤害到喉咙,又能很好的避开伤口,可以将食物顺着导流槽运送到喉咙处;安全护板的作用是防止导流槽插入过深,因为手术后的口腔患者,喉咙处会产生无知觉或者知觉不灵敏的情况,安全护板的设定可以有效的防止伤害到喉咙,安全护板与连接管A之间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弯曲结构为弧形,板面结构为椭圆形、圆形均可。实施例3所述防回流圈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液体流通的通液孔31,所述防回流圈3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液体回流时阻挡液体回流的防回流盖32,所述防回流盖32通过连接筋33连接着所述防回流圈3。本实施例中描述了防回流圈的结构,当进食时,通过吸力防回流盖打开,食物从吸管内进入,当需要换气时,吸管脱离口腔时,由于重力作用,食物下降,这时防回流盖关闭,食物将不会下降,方便继续进食,避免了再次进食时还需要重新吸入较多的空气的情况,防回流盖的大小大于通液孔,连接筋为软性胶质材料。实施例4所述折叠管本体1的外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折叠管本体1之间轴套连接的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通过与所述折叠管本体1之间固定连接的固定套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它包括折叠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B,另一端设置有具有防回流功能的防回流圈,所述连接管B的外端面设置有防滑筋,所述防滑筋连接有用于与所述防滑筋相对应的防滑筋槽,所述防滑筋槽连接有连接管A,所述连接管A连接有用于弯曲折叠的可伸缩软管,所述可伸缩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具有导流功能的导流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它包括折叠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B,另一端设置有具有防回流功能的防回流圈,所述连接管B的外端面设置有防滑筋,所述防滑筋连接有用于与所述防滑筋相对应的防滑筋槽,所述防滑筋槽连接有连接管A,所述连接管A连接有用于弯曲折叠的可伸缩软管,所述可伸缩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具有导流功能的导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结构为敞开的圆弧结构,开放式防喷溅,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呈平滑过渡,粗端连接可伸缩软管,所述连接管A上设置有安全护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圈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液体流通的通液孔,所述防回流圈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液体回流时阻挡液体回流的防回流盖,所述防回流盖通过连接筋连接着所述防回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患者防感染多功能进食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管本体的外端面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勇徐丽丽尚雅琼于栋梁魏翔宇魏晓芳王影魏晓莉
申请(专利权)人:魏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