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喂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0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生儿喂奶杯;包括杯体、拱形挡乳板及汤勺状存乳吸嘴;拱形挡乳板两侧下边沿对应与杯体上端敞口两前侧沿相连接,以使其前下沿与杯体上端敞口前内沿之间形成为乳汁导流口;且拱形挡乳板高度自其后侧至其前侧逐渐变小;汤勺状存乳吸嘴后部与杯体上端敞口前外沿相连接。效果:新生儿妈妈挤奶至杯体时,向前喷射的奶水即会飞溅到拱形挡乳板内壁,并沿着拱形挡乳板内壁下流到杯体内,使得不会外溅,每次使用时,倾斜杯体一定角度,以使杯体内一定量奶水沿着乳汁导流口流进汤勺状存乳吸嘴即可,使得便于新生儿吸吮,新生儿不会呛奶,且每次使用时只需单手操作,相应操作简便快捷及省时省力,进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喂奶杯
本技术涉及医用品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新生儿喂奶杯。
技术介绍
在各大医院,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在其妈妈乳头肿胀等而致使其乳头产生炎症时,其则不方便直接给新生儿提供母乳喂养。因此,为防止刚出生的新生儿事先在没接触过乳头导致后续在吃母乳时产生乳头错觉,医护人员则不建议使用带奶嘴的奶瓶装母乳来给刚出生的新生儿喂养,而是建议使用小杯喂奶或汤勺喂奶,具体的,则是新生儿妈妈将母乳挤出至小杯或汤勺以供新生儿吸吮。对于传统的所使用的小杯或汤勺,其虽然使用广泛,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一方面,传统的所使用的小杯一般均成型为圆筒状,其不带导奶构件,新生儿妈妈在挤奶至其内时,奶水容易前喷而外溅,使得使用有所不便,并且,其内在装置较多奶水以供新生儿吸吮时,不好把控杯体倒奶至新生儿嘴巴的倾斜度,使得新生儿容易一下子吸吮过多而呛奶,使得使用可靠性不强,另一方面,使用传统的汤勺装置奶水以供新生儿吸吮虽然能很好把控奶水用量,但是,其在使用时更不方便新生儿妈妈直接将奶水挤出至其内,换言之,新生儿妈妈直接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喂奶杯,包括上端形成为敞口的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挡设乳汁以防外溢的拱形挡乳板及用以预存乳汁以供新生儿吸吮的汤勺状存乳吸嘴;/n所述拱形挡乳板两侧下边沿对应与所述杯体上端敞口两前侧沿相连接为一体,以使其前下沿与所述杯体上端敞口前内沿之间形成为乳汁导流口;且所述拱形挡乳板高度自其后侧至其前侧逐渐变小;/n所述汤勺状存乳吸嘴后部与所述杯体上端敞口前外沿相连接为一体,以使与所述乳汁导流口相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喂奶杯,包括上端形成为敞口的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挡设乳汁以防外溢的拱形挡乳板及用以预存乳汁以供新生儿吸吮的汤勺状存乳吸嘴;
所述拱形挡乳板两侧下边沿对应与所述杯体上端敞口两前侧沿相连接为一体,以使其前下沿与所述杯体上端敞口前内沿之间形成为乳汁导流口;且所述拱形挡乳板高度自其后侧至其前侧逐渐变小;
所述汤勺状存乳吸嘴后部与所述杯体上端敞口前外沿相连接为一体,以使与所述乳汁导流口相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喂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上端敞口前内沿中部向前开设有一贯穿其上端敞口前外沿中部的缺口槽,以使连通所述杯体与所述汤勺状存乳吸嘴,且所述缺口槽的深度为所述汤勺状存乳吸嘴的深度的0.2倍-0.4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喂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外径自其上端至其下端逐渐变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美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