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330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方法,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垃圾破碎部分、垃圾处理池部分;垃圾破碎部分包括第一破碎装置、第二破碎装置、注水装置;其中垃圾处理池部分包括沉淀池与设置在沉淀池内的清刮回收装置,第二破碎装置的出料口与沉淀池直接相连,沉淀池设有沿其底部向下沉降的析出槽;清刮回收装置包括牵引机构、由牵引机构驱动并能够往复朝向与背离析出槽的刮板,牵引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电机、回转连杆、随动连杆以及安装板,沉淀池设有水平滑轨,安装板滑动设置在该水平滑轨上,刮板贴近沉淀池的底部设置在安装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垃圾进行有效的破碎、分选,具有使用设备少、成本低的优点,便于垃圾后续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先破碎后沉淀分离的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给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大大增加城市的生活垃圾的排放量。生活中的垃圾多种多样,垃圾处理已经成为生活、生产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但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大部分还是以填埋和焚烧为主,不仅造成了环境的破坏,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随着技术的进步,对垃圾进行破碎后分离的方式开始进行使用,目前的垃圾破碎机多针对一种形态垃圾,例如餐厨垃圾,其采用切割的方式将垃圾进行破碎后集中处理,然而这种破碎方式所处理后的垃圾依然需要重复拣选或者分选,在对选出的垃圾进行脱水,脱水后再对垃圾进行磁选和风选,最后将垃圾根据不同比重进行浮选,但由于其分选过程工序比较复杂,垃圾分选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方法,能够将垃圾进行有效的破碎、分选,具有使用设备少、成本低的优点,便于垃圾后续的处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垃圾破碎部分、垃圾处理池部分;其中,垃圾破碎部分包括设置在处理上游的第一破碎装置、设置在处理下游的第二破碎装置、以及注水装置;第一破碎装置包括形成有粗破碎室的第一机架、形成在该粗破碎室顶部的投料口、形成在该粗破碎室底部的排料口、以及位于该粗破碎室内的固定破碎辊总成,该固定破碎辊总成包括两个互相配合的固定破碎辊;第二破碎装置包括形成有精破碎室的第二机架、形成在该精破碎室顶部的入料口、形成在该精破碎室顶部的出料口、以及位于该精破碎室内的活动破碎辊总成,该活动破碎辊总成包括固定破碎辊和能够与该固定破碎辊配合的活动破碎辊;其中,垃圾处理池部分包括沉淀池与设置在沉淀池内的清刮回收装置,第二破碎装置的出料口与沉淀池直接相连,沉淀池设有沿其底部向下沉降的析出槽;清刮回收装置包括牵引机构、由牵引机构驱动并能够往复朝向与背离析出槽的刮板,牵引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电机、回转连杆、随动连杆以及安装板,沉淀池设有水平滑轨,安装板滑动设置在该水平滑轨上,刮板贴近沉淀池的底部设置在安装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两级破碎装置进行体积较大垃圾的破碎处理,并将较大的袋状垃圾撕裂,使袋内垃圾暴露出来,其中,其中第一破碎装置为粗破碎,其采用两个固定破碎辊进行垃圾的破碎处理,两个固定破碎辊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第二破碎装置为精破碎,其采用一个固定破碎辊与一个活动破碎辊进行垃圾的破碎,其中活动破碎辊在应力超过设定值后能够发生相对于固定破碎辊间距的变化,以让不可破碎物通过,避免设备的损坏。进一步的,经过破碎后的垃圾转运输至垃圾处理池部分,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分离,破碎后垃圾根据其轻重比,一部分上浮在沉淀池顶部,即可进行阶段性收集,例如通过网笼,另一部分逐渐下沉至底部,即可通过清刮回收装置进行排出后进行处理。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牵引机构与刮板,能够有效的将下沉至沉淀池底部的垃圾,进行阶段性推入沉淀池的析出槽内,进行直接排出以转移至后续设备直接处理,该部分垃圾中,几乎不在含有塑料袋等轻质漂浮物,可以以流体或者变流体形态进行后续处理,尤其是餐厨垃圾,可以直接进行后续的发酵处理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刮板为固定式刮板,其以竖直形态设置在沉淀池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其中,刮板在竖直方向上位置是可调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清刮回收装置还包括升降台,牵引机构安装在升降台上,以使得刮板以“口”形轨迹进行往复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刮板包括竖直的第一段、水平的第二段、以及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第三段,其中,第三段倒角状或者圆角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第一机架上设有平齐的固定轴承座,两个固定破碎辊通过该固定轴承座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第二机架上设有互相平齐的固定轴承座、活动轴承座,固定破碎辊通过固定轴承座安装在第二机架上,活动破碎辊通过活动轴承座安装在第二机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第二机架上设有安装槽,活动轴承座滑动安装在该安装槽内,在安装槽远离的固定轴承座一侧设有弹簧,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其中两个固定破碎辊之间的间距L1,设置为始终超过固定破碎辊与活动破碎辊之间的间距L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注水装置包括储水箱、第一输出水管与第二输出水管,第一输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储水箱,第一输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粗破碎室,第二输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储水箱,第二输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精破碎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垃圾送入第一破碎装置的投料口,垃圾通过第一机架内固定破碎辊总成的旋转被挤压或撕碎;其中,在垃圾投入之前,加入适量的水,水是通过注水装置连续加入,该水的加入量是垃圾重量的10%—30%;(2)将经过第一破碎装置处理过后的垃圾送入第二破碎装置的入料口,垃圾通过第二机架内活动破碎辊总成的旋转再次被挤压或撕碎;其中,在垃圾投入之前,再次加入适量的水,水是通过注水装置连续加入,该水的加入量是垃圾重量的30%—50%;其中,经过第二破碎装置破碎后垃圾的粒度,不超过经过第一破碎装置破碎后垃圾的粒度。(3)将该第二破碎装置处理后的垃圾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其中,一部分轻质漂浮垃圾位于沉淀池的上方,进行自然收集;其中,另一部分重质沉淀垃圾逐渐堆聚至沉淀池的底部,通过由牵引机构驱动并能够往复朝向与背离沉淀池底部析出槽的刮板进行阶段式推出,进行排出收集。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垃圾处理系统先将垃圾进行两级破碎,形成粒度、体积均比较小的颗粒垃圾,再将垃圾在沉淀池中进行分拣,垃圾在沉淀池中进行相互分离的效果好,以便于垃圾的分拣过程。此外,第二破碎装置设置了活动的破碎辊,垃圾破碎过程更加顺畅,不堵塞,不易损坏,便于形成更小粒度、体积的颗粒垃圾,而且经过第二破碎装置后垃圾团之间的分离效果更好,不易形成粘接现象。此外,牵引机构采用曲柄连杆机构,由其驱动下的刮板形成“慢—快—慢”的运动节奏,相较于推速恒定的刮板,其能不容易在沉淀池的边缘处(尤其是靠近析出槽位置)形成底部垃圾撞击沉淀池侧壁而引起的垃圾上扬显现,靠近析出槽位置时,刮板的速度较慢直至接近为零,以完全将其推出的垃圾推至析出槽内进行外排。此外,清刮回收装置还设置了升降台,能够将牵引机构向上移动后,再行返回至初始位置(相对距离析出槽较远的位置)后下降,再进行下一循环的垃圾清刮推出,此时刮板形成“口”字轨迹路径,不会影响垃圾的沉淀过程。本专利技术的垃圾处理方法中,分别在第一破碎装置的破碎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水,以提高垃圾的破碎效果,同样在第二破碎装置的破碎过程中天界适量的水,以提高垃圾的破碎效果,同时避免垃圾粘接在辊上的现象,避免设备的损坏。下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垃圾破碎部分;/n垃圾处理池部分;/n其中,所述垃圾破碎部分包括设置在处理上游的第一破碎装置(10)、设置在处理下游的第二破碎装置(20)、以及注水装置;/n所述第一破碎装置(10)包括形成有粗破碎室(12a)的第一机架(12)、形成在该粗破碎室(12a)顶部的投料口(12)、形成在该粗破碎室(12a)底部的排料口(13)、以及位于该粗破碎室(12a)内的固定破碎辊总成(14),该固定破碎辊总成(14)包括两个互相配合的固定破碎辊(141);/n所述第二破碎装置(20)包括形成有精破碎室(21a)的第二机架(21)、形成在该精破碎室(21a)顶部的入料口(22)、形成在该精破碎室(21a)顶部的出料口(23)、以及位于该精破碎室(21a)内的活动破碎辊总成(24),该活动破碎辊总成(24)包括固定破碎辊(241)和能够与该固定破碎辊(241)配合的活动破碎辊(242);/n其中,所述垃圾处理池部分包括沉淀池(30)与设置在所述沉淀池(30)内的清刮回收装置(40),所述第二破碎装置(20)的出料口(23)与所述沉淀池(30)直接相连,所述沉淀池(30)设有沿其底部向下沉降的析出槽(21);/n所述清刮回收装置(40)包括牵引机构(42)、由所述牵引机构(42)驱动并能够往复朝向与背离所述析出槽(31)的刮板(43),所述牵引机构(42)为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电机(421)、回转连杆(422)、随动连杆(423)以及安装板(424),所述沉淀池(30)设有水平滑轨(32),所述安装板(424)滑动设置在该水平滑轨(32)上,所述刮板(43)贴近所述沉淀池(30)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2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破碎部分;
垃圾处理池部分;
其中,所述垃圾破碎部分包括设置在处理上游的第一破碎装置(10)、设置在处理下游的第二破碎装置(20)、以及注水装置;
所述第一破碎装置(10)包括形成有粗破碎室(12a)的第一机架(12)、形成在该粗破碎室(12a)顶部的投料口(12)、形成在该粗破碎室(12a)底部的排料口(13)、以及位于该粗破碎室(12a)内的固定破碎辊总成(14),该固定破碎辊总成(14)包括两个互相配合的固定破碎辊(141);
所述第二破碎装置(20)包括形成有精破碎室(21a)的第二机架(21)、形成在该精破碎室(21a)顶部的入料口(22)、形成在该精破碎室(21a)顶部的出料口(23)、以及位于该精破碎室(21a)内的活动破碎辊总成(24),该活动破碎辊总成(24)包括固定破碎辊(241)和能够与该固定破碎辊(241)配合的活动破碎辊(242);
其中,所述垃圾处理池部分包括沉淀池(30)与设置在所述沉淀池(30)内的清刮回收装置(40),所述第二破碎装置(20)的出料口(23)与所述沉淀池(30)直接相连,所述沉淀池(30)设有沿其底部向下沉降的析出槽(21);
所述清刮回收装置(40)包括牵引机构(42)、由所述牵引机构(42)驱动并能够往复朝向与背离所述析出槽(31)的刮板(43),所述牵引机构(42)为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电机(421)、回转连杆(422)、随动连杆(423)以及安装板(424),所述沉淀池(30)设有水平滑轨(32),所述安装板(424)滑动设置在该水平滑轨(32)上,所述刮板(43)贴近所述沉淀池(30)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2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3)为固定式刮板(43),其以竖直形态设置在所述沉淀池(30)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3)在竖直方向上位置是可调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刮回收装置(40)还包括升降台(41),所述牵引机构(42)安装在所述升降台(41)上,以使得所述刮板(43)以“口”形轨迹进行往复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3)包括竖直的第一段、水平的第二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第三段,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满英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广州电气安全检验所广东省试验认证研究院华安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