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28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该矫形器包括模块化的承重外壳、模块化的接受壳、踝铰链、环扣、粘扣式扎带、防压护垫、防滑鞋底、保温鞋舌等。承重外壳和接受壳分别由高温热塑板、低温热塑板材料按人体尺寸大小采用模具工艺制作成型几个规格,接受壳能放入承重外壳体内,并组装为一整体。新技术充分发挥了高、低温热塑板的各自优特点,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极大提高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穿戴上矫形器以配合其康复治疗,还能提高经济效益,且能改善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条件状况,能最大幅度减小了固态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
本技术涉及康复工程学辅助器具
,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
技术介绍
在康复治疗中,矫形器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技术。按安装部位,矫形器可分为:踝足矫形器、躯干矫形器、上肢矫形器。根据使用数量统计,踝足矫形器占整个矫形器种类的80%。踝足矫形器具有矫正、保护、免荷等基本作用:矫正畸形或预防畸形的发展,限制关节异常活动,改善肢体功能,利用牵引装置减轻神经压迫,解除肌肉痉挛;还能固定病变的脊柱和四肢关节、预防挛缩、缓解痉挛、止痛;而且能免除肢体部分的承重,促使炎症消退、病变或骨折愈合。而下肢矫形器中又以踝足矫形器占绝大多数。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910393692.3公开了一种3D打印一体成型的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包覆固定件、外侧支撑架、内侧支撑架和足底矫形件,所述的外侧支撑架和内侧支撑架分别贴近小腿外侧和小腿内侧处,外侧支撑架和内侧支撑架的上端与小腿包覆固定件连接,下端与足底矫形件连接;所述的外侧支撑架与足底矫形件连接处分开,形成外侧踝前端固定件和外侧踝后端固定件,外侧踝前端固定件和外侧踝后端固定件之间设置有外侧踝放置孔;所述的足底矫形件还包括足弓矫形区、足跟防护区和足底防护区,所述内侧支撑架与足底矫形件连接处靠近足弓,内侧支撑架与设置在足底矫形件上的足弓矫形区连接。专利号CN201910170016.X公开了了一种全碳纤AFO踝足式假肢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取型;B:灌制阳型;C:树脂成型;D:打磨;E:安装碳纤足板:F:二次真空;G:成品打磨。本工艺制作的全碳纤AFO踝足式假肢结构简单,穿戴方便,行走舒适,价格低廉,且能够很好的辅助行走,避免了在今后的患足使用过程中的足内外翻、足下垂等不良病变,采用全接触设计,单位面积上平均压力减小,使一些超负荷的皮肤得到部分免荷。且包容面积越大,负重能力也越大。残肢受均匀,防止残端肿胀的发生,残端和接受腔之间的滑动减小,皮肤受到刺激和受伤害的情况也减少。专利号CN201811025638.5公开了一种假肢、矫形器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医用取模仪对伤残患者的残肢或畸患矫正部位进行取型,得到1:1的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1;利用假肢或矫形器修模软件,对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1进行模拟修模处理,得到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2;将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2传输到康复医疗专用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得到假肢接受腔或矫形器本体。本技术的制作流程均采用数字化处理,具有制备流程简单、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假肢、矫形器的制作效率和精确度;采用环保3D打印材料进行打印,杜绝了环境污染以及损害技术身体健康的问题;假肢、矫形器与伤残患者身体完美贴合,矫正力点和施力大小适度合理,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常规踝足矫形器的完整制作工艺流程为:根据接诊医生或辅具适配师开具的矫形器处方,矫形器制作师测量并记录相关踝足尺寸——在重要节点做好记号后用石膏绷带取型——灌制石膏阳型——修阳型与激光对线——给阳型套上纱套——高温热塑板下料——板材热成型——切割——打磨修边——钻孔——组装——试样——调整——指导与交付。以及跟踪回访服务。从接诊到交付,一个熟练的矫形器制作师就至少需花费一个工作日。如今需适配踝足矫形器的截瘫、偏瘫、脑瘫患者越来越多,通常患者自己和家属、医生和康复治疗师都希望患者马上就能穿戴上矫形器以尽快配合康复治疗,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接诊量大而人手不够、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矫形器服务中心实际要十多天甚至两个月后才能交付矫形器,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所以,如何提高矫形器的制作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如何改善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条件状况,这一挑战性难题就摆在矫形器技术培训学校、学员和制作师、辅具适配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及科技爱好者的面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克服常规踝足矫形器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创新在于充分发挥且结合低温热塑板材料的优势,从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化、能提高制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结构简单可靠的新型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的承重外壳、模块化的接受壳、粘扣式扎带、保温鞋舌、防压护垫、防滑鞋底、环扣、踝铰链;踝铰链用于将动态矫形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相连接,对于静态矫形器,不需要踝铰链;环扣、粘扣式扎带能方便患者穿戴矫形器;防压护垫粘结在接受壳的足部分的内壁上,用于患者的矫正受压点的缓冲减压;防滑鞋底用空心铆钉钉或用强力胶牢固粘贴在矫形器的足底面上;活动式保温鞋舌能方便粘结在矫形器的脚面上,用于低温天气时能让患者的脚背不受凉。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的承重外壳由高温热塑板采用模具工艺制作成型,按人体尺寸大小分几个规格。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的接受壳由低温热塑板采用模具工艺制作成型,按人体尺寸大小分几个规格,与承重外壳同规格的接受壳的外观尺寸以能轻松放入承重外壳体内为准。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模块化的承重外壳半成品事先由材料供应商采用模具工艺,将3-5mm厚的高温热塑板按人体尺寸大小制作成型S、M、L、XL、XXL等几个规格;同样模块化的接受壳半成品事先由材料供应商采用模具工艺,将1-2mm厚的低温热塑板按人体尺寸大小制作成型S、M、L、XL、XXL等几个规格;同规格的接受壳的外观尺寸以能轻松放入承重外壳内为准,两壳之间的较大空隙用珍珠棉泡沫类软性材料填充,并用铆钉将两壳体组装为一整体。低温热塑板是一种特殊合成的高分子聚酯,经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而成的新型医用材料,由于该材料具有不吸收射线、加热软化后具有良好的塑型效果和所特有的形状记忆功能(当塑型不满意时可二次加热、再次塑型或局部加热再次型塑)等突出性能,以及操作简单快速、固定方便、韧性好而不易破损或折断、透气性好和不怕水、不会对患者皮肤产生过敏反应、环保(废弃后埋入土中,8到16个月后可自行生物降解)等优点,而成功应用于承受力低的矫形器、骨科外固定、最理想的放疗定位中的外固定。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及制作工艺,该矫形器包括模块化的承重外壳、模块化的接受壳、踝铰链、环扣、粘扣式扎带、防压护垫、防滑鞋底、保温鞋舌等。承重外壳和接受壳分别由高温热塑板、低温热塑板材料按人体尺寸大小采用模具工艺制作成型几个规格,接受壳能放入承重外壳体内,并组装为一整体。新技术充分发挥了高、低温热塑板的各自优特点,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极大提高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穿戴上矫形器以配合其康复治疗,还能提高经济效益,且能改善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条件状况,能最大幅度减小了固态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的示意图;图2本技术模块化的承重外壳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模块化的接受壳的示意图;图4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的承重外壳(1)、模块化的接受壳(2)、粘扣式扎带(3)、保温鞋舌(4)、防压护垫(5)、防滑鞋底(6)、环扣(7)、踝铰链(8);踝铰链(8)用于将动态矫形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相连接;环扣(7)、粘扣式扎带(3)能方便患者穿戴矫形器;防压护垫(5)粘结在接受壳(2)的足部分的内壁上;防滑鞋底(6)用空心铆钉钉或用强力胶牢固粘贴在矫形器的足底面上;活动式保温鞋舌(4)能方便粘结在矫形器的脚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组合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的承重外壳(1)、模块化的接受壳(2)、粘扣式扎带(3)、保温鞋舌(4)、防压护垫(5)、防滑鞋底(6)、环扣(7)、踝铰链(8);踝铰链(8)用于将动态矫形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相连接;环扣(7)、粘扣式扎带(3)能方便患者穿戴矫形器;防压护垫(5)粘结在接受壳(2)的足部分的内壁上;防滑鞋底(6)用空心铆钉钉或用强力胶牢固粘贴在矫形器的足底面上;活动式保温鞋舌(4)能方便粘结在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刘夕东康晓东何光晓王文平白翔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