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解二康专利>正文

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28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包括矫形机构,所述矫形机构包括鞋套、下环箍、连接装置、上环箍、固定装置和拉力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装置对称分布在上环箍和下环箍之间,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上金属条、下金属条和转动件,所述上金属条和下金属条相邻的一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且上金属条的顶端和下金属条的底端分别与上环箍和下环箍固定,所述上环箍的后侧通过拉力装置与下环箍传动连接,所述下环箍的前侧通过拉力装置与鞋套传动连接,此矫形器,当人体膝盖处和脚踝处弯曲时,拉力装置可分别对人体膝盖和脚踝提供弹力,以此对人体的膝盖和脚踝起到矫形作用,而且可调节弹力大小以及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
技术介绍
市场上常见的足踝矫形器多为从小腿后部到足底固定性结构(多为硬性塑料),形成以90对的夹角,将踝关节固定。患者足下垂虽改善,但踝关节不能活动且固定于同一位置,可能造成关节僵直和疼痛;若患者小腿三头肌存在一定功能,长期的踝关节固定可能造成肌肉废用性萎缩,患者踝关节不能趾屈,影响患者步态;因固定性材料需有一部分伸入患者足底,以固定踝关节,硬性材料使患者感到不舒适,患者健侧足和患侧足感觉不同,可能影响患者步态。市场上常见的护膝、护踝虽为弹性结构,且可能面料较软,但只能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但不能矫正关节畸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包括矫形机构,所述矫形机构包括鞋套、下环箍、连接装置、上环箍、固定装置和拉力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包括矫形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形机构(1)包括鞋套(2)、下环箍(3)、连接装置(5)、上环箍(6)、固定装置(7)和拉力装置(8),所述连接装置(5)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装置(5)对称分布在上环箍(6)和下环箍(3)之间,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上金属条(31)、下金属条(32)和转动件(4),所述上金属条(31)和下金属条(32)相邻的一端通过转动件(4)转动连接,且上金属条(31)的顶端和下金属条(32)的底端分别与上环箍(6)和下环箍(3)固定,所述上环箍(6)的后侧通过拉力装置(8)与下环箍(3)传动连接,所述下环箍(3)的前侧通过拉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包括矫形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形机构(1)包括鞋套(2)、下环箍(3)、连接装置(5)、上环箍(6)、固定装置(7)和拉力装置(8),所述连接装置(5)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装置(5)对称分布在上环箍(6)和下环箍(3)之间,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上金属条(31)、下金属条(32)和转动件(4),所述上金属条(31)和下金属条(32)相邻的一端通过转动件(4)转动连接,且上金属条(31)的顶端和下金属条(32)的底端分别与上环箍(6)和下环箍(3)固定,所述上环箍(6)的后侧通过拉力装置(8)与下环箍(3)传动连接,所述下环箍(3)的前侧通过拉力装置(8)与鞋套(2)传动连接,两个上金属条(31)和两个下金属条(32)分别通过固定装置(7)与人体腿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松紧带(9)、魔术贴(10)和固定框(11),单组固定装置(7)设有两个固定框(11),两组固定装置(7)的四个固定框(11)分别与上金属条(31)和下金属条(32)的中部固定,所述松紧带(9)分别贯穿上金属条(31)和下金属条(32)上的固定框(11),且松紧带(9)的两端通过魔术贴(10)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4)包括第一转动板(12)、第二转动板(13)、销轴(14)和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与下金属条(32)的顶端固定,且支撑板(15)的顶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转动板(12),所述第二转动板(13)位于两个第一转动板(12)之间,且第二转动板(13)与上金属条(31)的底端固定,所述销轴(14)依次穿过第一转动板(12)和第二转动板(13),且与第一转动板(12)固定连接,与第二转动板(1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后踝前弹性助力功能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箍(6)包括第一箍体(16)、第二箍体(17)和第一固定板(18),所述上金属条(31)的顶端与第二箍体(17)固定,所述第二箍体(17)两端的外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8),所述第一箍体(16)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与两个第一固定板(18)固定,所述第一箍体(16)与第二箍体(17)形成圆弧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二箍体(17)的后侧通过拉力装置(8)与下环箍(3)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二康白玉龙李志凤赵娟从洋洋孙莉敏徐一鸣贺桂萍
申请(专利权)人:解二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