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立体定位仪及其探针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25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立体定位仪及其探针架。所述探针架包括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所述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相互垂直设置,且通过中间滑块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操作臂包括第一主导杆和第一副导杆、以及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主导杆和第一副导杆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丝杆穿过第一接头和第一旋转组件并与第一手柄相连;所述第二操作臂包括第二主导杆和第二副导杆、以及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主导杆和第二副导杆通过第三接头和定向接头固定相连;所述第二丝杆穿过第三接头和第二旋转组件并与第二手柄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探针架操作时更平滑,用户体验好,可以有效地减小数值读取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立体定位仪及其探针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脑立体定位仪及其探针架,属于脑立体定位领域。
技术介绍
脑立体定位仪是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药理和神经外科等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设备,可用于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建立、脑内肿瘤模型建立、学习记忆、脑内神经干细胞移植、脑缺血等研究。现有的脑立体定位仪如中国技术专利CN2917582Y是通过十字臂上下、左右移动加燕尾臂前后移动来完成实验顺利进行,通过精密加工、精密结构来保证每个实验动作的顺利完成,比如刺激、破坏、注药物、引导电位等科学研究。目前,国内外十字臂的手柄处与燕尾臂的手柄处都是采用普通平垫或弹垫,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笨重易卡顿,导致数值读取误差偏大,甚至造成实验不准确,此外,使用寿命短,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用户体验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脑立体定位仪及其探针架,该探针架在操作臂的手柄处增加旋转组件,操作时更平滑,用户体验好,可以有效地减小数值读取误差,同时还可以极大地提高脑立体定位仪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脑立体定位仪的探针架,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所述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相互垂直设置,且通过中间滑块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第一操作臂包括第一主导杆和第一副导杆、以及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主导杆和第一副导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接头固定相连,该第一主导杆和第一副导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丝杆穿过第一接头和第一旋转组件并与第一手柄相连;所述第二操作臂包括第二主导杆和第二副导杆、以及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主导杆和第二副导杆的一端通过第三接头固定相连,该第二主导杆和第二副导杆的另一端通过定向接头固定相连;所述第二丝杆穿过第三接头和第二旋转组件并与第二手柄相连。由此,通过设计旋转组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感平顺稳定性,进而提高数据精准度,同时提高了定位仪的使用寿命。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均为推力轴承。这样,手柄连接推力轴承的上轨圈,丝杠连接推力轴承的下轨圈,从而实现手感的顺滑度。为了方便观察丝杠的调节尺度,所述第一主导杆为带刻度的导杆。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接头为V型接头,该V型接头的端部开设有V型槽。基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脑立体定位仪,其包括所述的探针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增设旋转组件,保证了操作臂(十字臂和燕尾臂)的高强精度和持久耐用特点。本技术在脑立体定位仪现有十字臂组件与燕尾组件(XYZ方向)基础上新增旋转组件,从机械结构原理上解决根源,减少了摩擦和径向载荷;延长了仪器设备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脑立体定位仪手感平顺稳定、数据精准,从而保证了实验过程顺利进行及研究结果数据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第一操作臂安装燕尾尺的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操作臂手柄端部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一种脑立体定位仪,包括探针架,如图1所示,所述探针架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所述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相互垂直设置,且通过中间滑块5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操作臂包括第一主导杆4和第一副导杆10、以及第一丝杆7。所述第一主导杆4和第一副导杆10的一端通过第一接头固定相连,该第一主导杆4和第一副导杆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主导杆4为带刻度的导杆。所述第一丝杆7穿过第一接头和第一旋转组件2并与第一手柄3相连。使用时,第一操作臂上安装燕尾臂12,旋转第一手柄3时,第一丝杆7可以轴向移动,第一接头兼做第一丝杠7的丝套。优选第一接头为腰型接头1。所述第二操作臂包括第二主导杆14和第二副导杆15、以及第二丝杆8;所述第二主导杆14和第二副导杆15的一端通过第三接头固定相连,该第二主导杆14和第二副导杆15的另一端通过定向接头11固定相连;所述第二丝杆8穿过第三接头和第二旋转组件17并与第二手柄6相连。旋转第二手柄时,第二丝杆8可以轴向移动,第三接头兼做第二丝杠8的丝套。所述第三接头为V型接头9,该V型接头9的端部开设有V型槽16。为了减少摩擦和径向载荷,所述第一旋转组件2和第二旋转组件17均为推力轴承。如图3所示,推力轴承包括上轨圈、旋转钢珠、钢珠圈和下轨圈。推力轴承主要进行高精密旋转运动,外径为10mm、内孔径为5mm。由此,通过上轨圈、钢珠、钢珠圈、下轨圈的精密配合保证了操作臂(十字臂和燕尾臂)的高强精度和持久耐用特点。在靠手柄处增加金属制成的上轨道圈,上轨道圈与手柄相连,在腰型接头1及固定块处固定设置下轨道圈,在上、下轨道圈之间设置钢珠,钢珠圈作为钢珠的导向定位挡圈。整个推力轴承套装在相应丝杠的伸出段上。本实施例未公开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具体可参照或援引中国技术专利CN2917582Y公所公开的数字显示式脑立体定位仪的方案。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立体定位仪的探针架,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所述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相互垂直设置,且通过中间滑块(5)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操作臂包括第一主导杆(4)和第一副导杆(10)、以及第一丝杆(7);所述第一主导杆(4)和第一副导杆(10)的一端通过第一接头固定相连,该第一主导杆(4)和第一副导杆(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丝杆(7)穿过第一接头和第一旋转组件(2)并与第一手柄(3)相连;/n所述第二操作臂包括第二主导杆(14)和第二副导杆(15)、以及第二丝杆(8);所述第二主导杆(14)和第二副导杆(15)的一端通过第三接头固定相连,该第二主导杆(14)和第二副导杆(15)的另一端通过定向接头(11)固定相连;所述第二丝杆(8)穿过第三接头和第二旋转组件(17)并与第二手柄(6)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立体定位仪的探针架,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所述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相互垂直设置,且通过中间滑块(5)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作臂包括第一主导杆(4)和第一副导杆(10)、以及第一丝杆(7);所述第一主导杆(4)和第一副导杆(10)的一端通过第一接头固定相连,该第一主导杆(4)和第一副导杆(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丝杆(7)穿过第一接头和第一旋转组件(2)并与第一手柄(3)相连;
所述第二操作臂包括第二主导杆(14)和第二副导杆(15)、以及第二丝杆(8);所述第二主导杆(14)和第二副导杆(15)的一端通过第三接头固定相连,该第二主导杆(14)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阿茂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迈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