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骨料预筛分后选择性破碎制砂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砂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混合骨料预筛分后选择性破碎制砂工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日前市场上的建筑用骨料如石子和干砂,其中石子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下也存在不同的粒径即配,如用于沥青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的石子粒径和用于非沥青铺路用的石子粒径均级配不同,现有的制砂工艺均是采用原材料直接进入立轴破碎机直接单台整形制砂,破碎完再进行筛分,筛分后再将细料输送至成品仓,粗料再输送至破碎机内破碎,破碎完再进行筛分,如此循环操作。然而,在原料属于非单一级配料时,因原料的粒径覆盖范围大,在进入破碎时直接产生过渡破碎(高速破碎)或低破碎(低速破碎),因而无法达到理想的破碎制砂效果,且产生无效能耗。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碎效率高,低能耗的混合骨料预筛分后选择性破碎制砂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合骨料预筛分后选择性破碎制砂工艺,具有原料下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骨料预筛分后选择性破碎制砂工艺,具有原料下料步骤、原料输送步骤、振动给料步骤、筛分步骤和破碎步骤,原料下料步骤中原料经原料仓下料至原料输送皮带机输出,在原料输送步骤中物料经物料输送皮带输送至提升斗,提升斗倒出物料至振动给料步骤中的振动给料器内,经振动给料器下料至筛分步骤中振动筛内,物料通过振动筛上自上而下依次叠放且过筛孔由上而下递减的若干个筛网进行依次筛选,筛选后细料由振动筛底面输出,粗料由筛网输出转至破碎步骤,破碎步骤中具有破碎机;其特征在于:原料经原料下料步骤输出后依次通过原料输送步骤、振动给料步骤至筛分步骤中进行预筛分,预筛分后转至破碎步骤内破碎,破碎后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骨料预筛分后选择性破碎制砂工艺,具有原料下料步骤、原料输送步骤、振动给料步骤、筛分步骤和破碎步骤,原料下料步骤中原料经原料仓下料至原料输送皮带机输出,在原料输送步骤中物料经物料输送皮带输送至提升斗,提升斗倒出物料至振动给料步骤中的振动给料器内,经振动给料器下料至筛分步骤中振动筛内,物料通过振动筛上自上而下依次叠放且过筛孔由上而下递减的若干个筛网进行依次筛选,筛选后细料由振动筛底面输出,粗料由筛网输出转至破碎步骤,破碎步骤中具有破碎机;其特征在于:原料经原料下料步骤输出后依次通过原料输送步骤、振动给料步骤至筛分步骤中进行预筛分,预筛分后转至破碎步骤内破碎,破碎后其粒径符合要求的碎料当作成品输出,其粒径不符合要求的碎料与原料下料步骤输出的原料一同由原料输送步骤输送至振动给料步骤中,如此循环操作;
在上述破碎步骤中,破碎机具有一号破碎机和二号破碎机,一号破碎机和二号破碎机均为具有中心进料口和瀑落入料口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且一号破碎机为低转速破碎机,二号破碎机为高转速破碎机;
在上述筛分步骤中,处于最上面的筛网筛选出遗留在该筛网上的粗料下落至破碎步骤中一号破碎机的瀑落入料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骨料预筛分后选择性破碎制砂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筛分步骤中,所述筛网设置有四个,四筛网自上而下依次叠放在一起,且四筛网均呈向下倾斜设置,四筛网自上而下依次分为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和第四筛网,上述第一筛网的网孔为38mm,上述第二筛网的网孔为18mm,上述第三筛网的网孔为4.75mm,上述第四筛网的网孔为2.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骨料预筛分后选择性破碎制砂工艺,其特征在于:四筛网的下端端部均具有一供物料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育,卢圆头,洪南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