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贮箱全工况气液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卫星贮箱全工况气液分离装置,属于航天
技术介绍
卫星在轨加注技术可以分为增压式、排气式和贯通式加注等,排气式加注需要通过贮箱的气口排气以保证贮箱内部压力不会持续增高,降低推进剂重复加注的压力。贮箱气口安装气液分离器是排气式在轨加注方式的关键装置,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气液分离器装置。在地面上气液分离可以通过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技术实现。卫星在轨运行时重力作用消失,表面张力作用显著,贮箱内部无法通过重力作用实现气液分离。地面上使用的离心式气液分离技术基本采用旋转部件或设计螺旋流道实现,旋转部件的增加使卫星推进剂贮箱变成了机电产品,降低了贮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螺旋流道式气液分离只能在流量较大的情况下起到分离作用,在流量或压差较小时无法起到分离作用。目前已有的气液分离器是基于表面张力分离,安装在贮箱气体出口管路上,需要单独的安装空间,增加了卫星的成本,安装在贮箱内部用于排气式在轨加注技术的气液分离装置是实现卫星推进剂重复补加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贮箱全工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离心叶片(2)、下盖板(3)、下隔板(4)、导流板(5)、上隔板(6)、开孔板(7)、圆柱腔体(8);/n多个离心叶片(2)沿周向均匀分布,安装在上盖板(1)、下盖板(3)之间;圆柱腔体(8)安装在上盖板(1)中心,圆柱腔体(8)与离心叶片(2)间的腔体相通;下隔板(4)固定在圆柱腔体(8)下端,导流板(5)沿周向均匀固定在圆柱腔体(8)内壁面上;开孔板(7)安装在上隔板(6)上,开孔板(7)和上隔板(6)安装在圆柱腔体(8)的上端;下隔板(4)和上隔板(6)上均设置锥台形凹槽,凹槽底部开口;开孔板(7)上均匀分布若干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贮箱全工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离心叶片(2)、下盖板(3)、下隔板(4)、导流板(5)、上隔板(6)、开孔板(7)、圆柱腔体(8);
多个离心叶片(2)沿周向均匀分布,安装在上盖板(1)、下盖板(3)之间;圆柱腔体(8)安装在上盖板(1)中心,圆柱腔体(8)与离心叶片(2)间的腔体相通;下隔板(4)固定在圆柱腔体(8)下端,导流板(5)沿周向均匀固定在圆柱腔体(8)内壁面上;开孔板(7)安装在上隔板(6)上,开孔板(7)和上隔板(6)安装在圆柱腔体(8)的上端;下隔板(4)和上隔板(6)上均设置锥台形凹槽,凹槽底部开口;开孔板(7)上均匀分布若干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贮箱全工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叶片(2)为矩形叶片,数量为12~20个,从俯视角度看,在离心叶片(2)与下盖板(3)的交点处的切线与对应的离心叶片(2)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卫星贮箱全工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孔板(7)上的通孔的直径为0.02~0.0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贮箱全工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隔板(4)上的锥台形凹槽的锥角为30°~80°。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涛,李永,陈磊,毕强,李文,丁凤林,万磊,宋飞,梁红义,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