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袋装置和除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滤袋装置和除尘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厂的除尘设备一般采用电除尘、袋除尘、电袋复合除尘器等。其中,袋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由其除尘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受到用户的青睐。滤袋作为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核心部件,用于过滤前级电场区未捕集到的粉尘,是超低排放粉尘的最后一道保障。电厂燃烧的煤时好时坏,不同的煤燃烧,产生的粉尘的大小不同,即使相同的煤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粉尘大小也不同,因此,进入除尘器的粉尘的粒径大小并不是一定的,有时候会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由于滤袋中的滤料一般选用织网布,织网布的孔径在安装后是一定的,只能针对特定的粉尘进行过滤除尘,导致滤袋的通用性较差,使得整个除尘器的除尘效果较差。另外,除尘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滤袋表面和内部会积累大量粉尘,通过脉冲喷吹或振打等常规方法无法有效清除滤袋内部和表面结块粉尘,阻力就会逐渐增大,滤袋受到粉尘的侵蚀寿命也会缩短,导致滤袋使用2-4年就需要更换。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滤袋的通用性,以提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滤袋(31),设置在所述弹性滤袋(31)中的袋笼;其中,所述袋笼能够调节所述弹性滤袋(31)的过滤孔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滤袋(31),设置在所述弹性滤袋(31)中的袋笼;其中,所述袋笼能够调节所述弹性滤袋(31)的过滤孔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笼包括:支撑杆(33),活动杆(32),以及与所述弹性滤袋(31)内壁固定连接的撑杆;
其中,所述支撑杆(33)和所述撑杆平行设置,所述活动杆(32)和所述撑杆均至少为两个;
所述活动杆(3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33)铰接,所述活动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撑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笼包括:袋笼头部(37),袋笼尾部(38),支撑杆(33),活动杆(32),拉杆(34),第一撑杆(35)以及第二撑杆(36);
其中,所述支撑杆(33)、所述第一撑杆(35)和所述第二撑杆(36)平行设置,所述活动杆(32)、所述第一撑杆(35)和所述第二撑杆(36)均至少为两个,且所述第一撑杆(35)和所述第二撑杆(36)相间分布,所述拉杆(34)至少为四个;
所述活动杆(3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33)铰接,所述活动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撑杆(35)铰接;所述拉杆(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撑杆(35)铰接,所述拉杆(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撑杆(36)铰接;
所述袋笼头部(37)位于所述第一撑杆(35)和所述第二撑杆(36)的一端,所述袋笼尾部(38)位于所述第一撑杆(35)和所述第二撑杆(36)的另一端,且所述袋笼头部(37)和/或所述袋笼尾部(38)沿所述第一撑杆(35)的轴向限位所述第一撑杆(35),所述袋笼头部(37)和/或所述袋笼尾部(38)沿所述第二撑杆(36)的轴向限位所述第二撑杆(36);
当所述袋笼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撑杆(35)与所述弹性滤袋(31)的内壁接触;当所述袋笼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撑杆(36)与所述弹性滤袋(31)的内壁接触;当所述袋笼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撑杆(35)和所述第二撑杆(36)均与所述弹性滤袋(31)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活动杆(32)均铰接于所述支撑杆(33)的同一轴向位置,所述拉杆(34)和所述活动杆(32)铰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碧伟,陈奎续,邓晓东,蔡芬,詹永乐,曾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