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300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包括以下组分: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无菌蒸馏水以及甘油。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无菌蒸馏水和甘油为原材料,将角鲨烯包埋于脂质体中制成角鲨烯脂质体,从而保护角鲨烯免受外界的不利影响,增强角鲨烯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十八胺的添加使角鲨烯脂质体表面带正电荷,使得角鲨烯脂质体相互间具有静电斥力,更加有利于脂质体的稳定,大大提高了角鲨烯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率,拓宽了角鲨烯在各种领域的应用,为角鲨烯用于免疫增强剂、疫苗佐剂及其他药物传输体系提供了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角鲨烯
,具体涉及一种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角鲨烯主要来源于鲨鱼肝油中,此外人体器官中也有角鲨烯的存在,例如存在于包括肝脏、皮肤、脂肪细胞、指甲、血液和脑等器官。在植物油中,角鲨烯也被广泛发现,例如它在花生油、南瓜籽油、小麦胚芽油、米糠油和橄榄油等中广泛存在。研究发现角鲨烯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在血液中输送活性氧的能力很强,可增强机体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还可帮助抵抗紫外线伤害,是性能优良的血液输氧剂和生物抗氧化剂。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角鲨烯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作用机理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除了较好的抗肿瘤作用以外,对其它一些疾病,如溃疡、痔疮、皮炎和皮肤烫伤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并可治疗或辅助治疗高血脂症。这些作用引起了食品学、药学及免疫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角鲨烯是含有6个双键的三萜烯化合物,具有不饱和度高、易氧化等特点,在环境中其性质极不稳定,因此如何对角鲨烯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高角鲨烯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包括以下组分: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蒸馏水以及甘油。可选地,所述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蒸馏水以及甘油的质量比为(300~350):(30~60):(150~250):(1~5):(30000~40000):(380~1260)。可选地,所述磷脂包括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固醇包括胆固醇、谷甾醇和豆甾醇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的表面平均电位为20~45mV,平均粒径为150~220nm。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磷脂、固醇、角鲨烯和十八胺溶解于乙醇中,制得油相;将甘油加入到蒸馏水中制成水相;在搅拌作用下,将所述水相注入到所述油相中,制成均一透明的乳液;去除所述乳液中的乙醇,得到中间产物;向所述中间产物中加入蒸馏水,震荡混合,得到角鲨烯脂质体粗混悬液;对所述角鲨烯脂质体粗混悬液进行均质处理,制得角鲨烯脂质体。可选地,在搅拌作用下,将所述水相注入到所述油相中,制成均一透明的乳液的步骤中:所述水相中蒸馏水的体积与所述油相中乙醇的体积比为1:1。可选地,在搅拌作用下,将所述水相注入到所述油相中,制成均一透明的乳液的步骤,包括:在400~800r/min速率的磁力搅拌作用下,将所述水相注入到所述油相中,制成均一透明的乳液。可选地,去除所述乳液中的乙醇,得到中间产物的步骤,包括:在20~40℃下,通过旋转蒸发除去所述乳液中的乙醇,得到中间产物。可选地,对所述角鲨烯脂质体粗混悬液进行均质处理,制得角鲨烯脂质体的步骤中:所述均质处理为在超声功率80~120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0~20min。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无菌蒸馏水和甘油为原材料,将角鲨烯包埋于脂质体中制成角鲨烯脂质体,从而保护角鲨烯免受外界的不利影响,增强角鲨烯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十八胺的添加使得角鲨烯脂质体表面带正电荷,如此,角鲨烯脂质体相互间具有静电斥力,更加有利于脂质体的稳定,大大提高了角鲨烯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率,拓宽了角鲨烯在各种领域的应用,为角鲨烯用于免疫增强剂、疫苗佐剂及其他药物传输体系提供了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角鲨烯是含有6个双键的三萜烯化合物,具有不饱和度高、易氧化等特点,在环境中其性质极不稳定,因此如何对角鲨烯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脂质体是20世纪60年代由Bangham博士在剑桥大学首次发现并命名的,并于1965年在分子生物杂志上发表。脂质体是由类脂组成的双分子空心球。当类脂分散在水中时,类脂由于其固有的特性,在水中自发地形成空心的双层球,在球的中间可加载亲水成分,而在双层膜中间可加载脂溶性成分。现在类脂应用最多的是卵磷脂。脂质体根据其形态可分为3种:多层脂质体(MLV)、大的单层体(LUV)和小的单层体(SUV),这一般取决于制备工艺。脂质体系由磷脂为膜材及附加剂组成,磷脂为两性物质,其结构上有亲水及亲油基团。正是由于脂质体的这种类膜结构,使其能够携带各种亲水的、疏水的和两亲的物质,它们被包入脂质体内部水相,插入类脂双分子层或吸附连接在脂质体的表面,由于细胞质膜在细胞间物质传送以及其具有的细胞识别功能和方位的确定功能,脂质体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因而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定向药物载体。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以脂质体包埋角鲨烯,从而提高角鲨烯的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包括以下组分: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蒸馏水以及甘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无菌蒸馏水和甘油为原材料,将角鲨烯包埋于脂质体中制成角鲨烯脂质体,从而保护角鲨烯免受外界的不利影响,增强角鲨烯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十八胺的添加使角鲨烯脂质体表面带正电荷,如此,角鲨烯脂质体相互间具有静电斥力,更加有利于脂质体的稳定,大大提高了角鲨烯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率,拓宽了角鲨烯在各种领域的应用,为角鲨烯用于免疫增强剂、疫苗佐剂及其他药物传输体系提供了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蒸馏水以及甘油的质量比为(300~350):(30~60):(150~250):(1~5):(30000~40000):(380~1260)。在所述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中,为便于操作,原料中的液体可以以体积量取,此操作方法下,所述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蒸馏水以及甘油的添加比例为(300~350)mg:(30~60)mg:(150~250)mg:(1~5)mg:(30~40)mL:(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n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蒸馏水以及甘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
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蒸馏水以及甘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固醇、角鲨烯、十八胺、蒸馏水以及甘油的质量比为(300~350):(30~60):(150~250):(1~5):(30000~40000):(380~12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包括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醇包括胆固醇、谷甾醇和豆甾醇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的表面平均电位为20~45mV,平均粒径为150~220n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阳离子角鲨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磷脂、固醇、角鲨烯和十八胺溶解于乙醇中,制得油相;
将甘油加入到蒸馏水中制成水相;
在搅拌作用下,将所述水相注入到所述油相中,制成均一透明的乳液;
去除所述乳液中的乙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爱侠王春维刘玉兰夏廉臣王雪晖王铕陈浩陈懿琳万蒙黄选钱宇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