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73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虾类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包括内外套接的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的养殖面积依次增大;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均设有可开闭的排水口,排水口设有防逃网或防逃栅格。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虾类采用养殖池方式养殖时,不能有效利用养殖场场地空间,导致虾类养殖产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虾类养殖
,具体是指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
技术介绍
虾类养殖是以经济价值较高的虾类为对象,进行人工饲养生产的行业。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港湾养殖和网箱养殖等,也有采用鱼、虾、贝等混养的方法养殖。养殖的品种,在海水虾类方面主要是对虾类的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等,在中国南方也有的养殖龙虾。在淡水虾类方面,则有罗氏沼虾等。除以上养殖方式以外,有一种与上述池塘养殖类似的养殖方式,其是通过在场地内构筑养殖池来进行虾类养殖,优点在于对于场地环境要求低,可以通过改建使场地满足养殖条件,且每个养殖池与池塘相比面积相对较小,能够便于观察和日常管理。虽然养殖池养殖相对于池塘养殖具有一定优势,但现有的养殖池养殖仍存在如下问题:在虾的养殖生长周期中,前期由于虾的个体小,其需要的养殖面积小,但现有养殖方式虾类养殖全程都是在一个养殖池内完成,为了满足成品虾的养殖面积需求,所以养殖池的规格尺寸是按照成品虾所需养殖活动面积规划的。这样便会造成养殖场场地利用率低,不能有效利用场地面积导致虾产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解决了现有虾类采用养殖池方式养殖时,不能有效利用养殖场场地空间,导致虾类养殖产量低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包括内外套接的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的养殖面积依次增大;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均设有可开闭的排水口,排水口设有防逃网或防逃栅格。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三级养殖池为矩形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一级养殖池和二级养殖池之间、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之间通过可开闭的排虾口连通。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呈阶梯状分布,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池底高度依次降低。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内均设安装有进水机构、增氧机构和供暖机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进水机构包括将养殖用水引入养殖池内的进水管和控制进水管开闭的进水阀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增氧机构包括与供氧设备相连的供氧管和控制供氧管开闭的供氧阀门,供氧管环绕养殖池池底铺设。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供暖机构包括与供暖设备环流相连的供暖管和控制供暖管开闭的供暖阀门,供暖管道环绕养殖池池底铺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利用多级养殖池对虾类进行分级养殖,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三个养殖池分别养殖不同生长时期的虾,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养殖场场地,增大虾类养殖产量。此外,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三个养殖池内外套接设置,能够方便对虾的转运,减少转运时对虾的损伤。(2)本专利技术通过三级养殖池为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三级养殖池作为养殖池的最外圈结构,当其与其他三级养殖池组合时,矩形结构能方便拼接,不会留出空隙,从而充分利用场地。且相邻两三级养殖池可共用一侧养殖池侧壁,节约多级养殖池构筑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养殖池剖面示意图。图2为养殖池排水口、排虾口布局示意图。图3为养殖池进水机构布设示意图。图4为养殖池供暖机构布设示意图。图5为养殖池增氧机构布设示意图。其中,1三级养殖池,2二级养殖池,3一级养殖池,4排水口,5排虾口,6进水阀门,7进水管,8供暖管,9供暖阀门,10供氧管,11供氧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实施例1:参见图1~5,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包括内外套接的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的养殖面积依次增大;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均设有可开闭的排水口4,排水口4设有防逃网或防逃栅格。在本实施例中,多级养殖池的三级结构可对不同生长时期的虾进行分级养殖,以养殖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的南美白对虾为例,其养殖周期一般为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生长周期中南美白对虾的平均体长会从1厘米增加到14厘米左右。由于虾个体的生长,其所需养殖面积也不同,因此将多级养殖池分为三级,以一个月为一个养殖阶段分别与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对应,各级养殖池正好能够满足各生长时期虾的养殖,从而合理利用养殖场场地面积,增大虾类养殖产量。其中,由于三级养殖池的分级养殖结构,一级养殖池3内虾转运到二级养殖池2后便可再向一级养殖池3内投放虾苗,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与此类似。以此循环往复,不仅能增大养殖产量,还可缩短成品虾的出产间隔,由传统养殖池的三月间隔缩短到一月一次出产,由此再结合控制多个三级养殖池的虾苗投放时间,便可到达成品虾的持续供应。进一步的,三级养殖池1为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三级养殖池1作为养殖池的最外圈结构,当其与其他三级养殖池组合时,矩形结构能方便拼接,不会留出空隙,从而充分利用场地。且相邻两三级养殖池1可共用一侧养殖池侧壁,节约三级养殖池1构筑成本。进一步的,一级养殖池3和二级养殖池2之间、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之间通过可开闭的排虾口5连通。利用排虾口5对虾进行转运,与捕捞转运相比,可减少对虾的损伤。其中,由于养殖池的内外套接结构,排虾口5的位置可以开设在养殖池侧壁,开设方便,结构简单。更进一步的,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呈阶梯状分布,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池底高度依次降低。阶梯状的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利用重力落差可方便从排虾口5将虾从一级养殖池3转运到二级养殖池2,从二级养殖池2转运到三级养殖池1。实施例2:参见图1~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具体是: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内均设安装有进水机构、增氧机构和供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套接的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所述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的养殖面积依次增大;所述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均设有可开闭的排水口(4),所述排水口(4)设有防逃网或防逃栅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套接的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所述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的养殖面积依次增大;所述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均设有可开闭的排水口(4),所述排水口(4)设有防逃网或防逃栅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养殖池(1)为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养殖池(3)和二级养殖池(2)之间、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之间通过可开闭的排虾口(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级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三级养殖池(1)呈阶梯状分布,所述一级养殖池(3)、二级养殖池(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周华吴熙蒋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绿康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