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污的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43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除污的鱼缸,包括缸体,在缸体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二隔板把缸体分隔为呈左右设置的养殖区和隔离区,第二隔板设置于养殖区内,在第二隔板与缸体的底部形成与隔离区贯通的沉淀区,第二隔板均布有多个通孔,在沉淀区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呈左右延伸的导轨,导轨滑动连接有滑块,在两个滑块之间设有呈前后延伸的擦板,擦板的底面贴有吸污层,擦板中部的可拆卸连接有呈左右延伸的拉杆,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孔延伸至缸体的外侧。鱼的排泄物以及过剩的饲料会通过多个通孔落入到沉淀区,通过拉动拉杆来带动擦板左右移动,擦板通过吸污层把沉淀区底部的残渣吸附并擦干净,除污操作方便,减少换水对鱼的应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污的鱼缸
本技术涉及鱼类用具的
,特别涉及一种除污的鱼缸。
技术介绍
鱼缸是一种常见的水族容器。由于鱼类在生长生活过程中,在鱼缸底部会沉积有会产生含有有毒物质的生物排泄物以及过剩的饲料,这时人们往往通过定期换水的方式来保持鱼桶中的水的清洁,这样会造成水的浪费,并且换水对鱼产生应激反应,还有些采用过滤系统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但是这样要按照循环水泵,这样使得鱼缸的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污的鱼缸,除污方便,可减少换水对鱼的应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除污的鱼缸,包括开口朝上的缸体,在所述缸体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呈竖向设置,所述第二隔板呈横向设置,所述第二隔板把缸体分隔为呈左右设置的养殖区和隔离区,所述第二隔板的下边沿与缸体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养殖区内,在所述第二隔板与缸体的底部形成与隔离区贯通的沉淀区,所述第二隔板均布有多个通孔,在所述沉淀区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呈左右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有滑块,在两个滑块之间设有呈前后延伸的擦板,所述擦板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可拆卸连接,所述擦板的底面贴有吸污层,所述吸污层与缸体的底面接触,所述擦板中部的可拆卸连接有呈左右延伸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擦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缸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拉杆位置对应的导向孔,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孔延伸至缸体的外侧,所述拉杆与导向孔滑动密封接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导向孔内套设有滑动密封圈,所述拉杆通过滑动密封圈可左右滑动设置于导向孔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污层为海绵层。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擦板中部的侧壁上设有轴线呈左右延伸的连接螺孔,所述拉杆的内端设有与连接螺孔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拉杆通过外螺纹与连接螺孔螺纹连接,在所述拉杆的外端连接有拉手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养殖区底部的四周环绕有定位台阶,所述第二隔板外边沿的底部与定位台阶抵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滑块的内侧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上端延伸至滑块的顶部,所述擦板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与定位槽匹配的定位块,所述擦板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卡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定位槽上部的左侧壁或/和右侧壁上设有定位盲孔,所述定位盲孔从内往外设有弹簧和定位柱,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定位盲孔底面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定位柱的内端连接,所述定位柱的外端伸出定位盲孔外,所述定位柱的外端面呈球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鱼在养殖区内养育,鱼的排泄物以及过剩的饲料会通过多个通孔落入到沉淀区,人们通过拉动拉杆来带动擦板左右移动,擦板通过吸污层把沉淀区底部的残渣吸附并擦干净,然后拉动擦板至隔离区的底部,把擦板拆卸出来进行清洗或更换,除污操作方便,不需要换水即可清理残渣,减少换水对鱼的应激,节约用水。本技术用于鱼的养育。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图1中在A-A截面方向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滑块主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至图3,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地:一种除污的鱼缸,包括开口朝上的缸体100,在所述缸体100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所述第一隔板200呈竖向设置,所述第二隔板300呈横向设置,所述第二隔板300把缸体100分隔为呈左右设置的养殖区110和隔离区120,所述第二隔板300的下边沿与缸体100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板300设置于养殖区110内,在所述第二隔板300与缸体100的底部形成与隔离区120贯通的沉淀区130,所述第二隔板300均布有多个通孔310,在所述沉淀区13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呈左右延伸的导轨131,所述导轨131滑动连接有滑块132,在两个滑块132之间设有呈前后延伸的擦板400,所述擦板400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32可拆卸连接,所述擦板400的底面贴有吸污层410,所述吸污层410为海绵层,所述吸污层410与缸体100的底面接触,所述擦板400中部的可拆卸连接有呈左右延伸的拉杆500,所述拉杆500的一端与擦板400可拆卸连接,所述缸体100的侧壁上设有与拉杆500位置对应的导向孔510,所述拉杆500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孔510延伸至缸体100的外侧,所述拉杆500与导向孔510滑动密封接触。在使用时,把水灌入缸体100内,鱼在养殖区110内养育,而隔离区120主要作用是在取出擦板400时,手可通过隔离区120伸入沉淀区130内,而不触碰到鱼。本鱼缸的除污过程为:鱼的排泄物以及过剩的饲料会通过多个通孔310落入到沉淀区130,通过拉动拉杆500来带动擦板400左右移动,擦板400通过吸污层410把沉淀区130底部的残渣吸附并擦干净,然后拉动擦板400至隔离区120的底部,把擦板400拆卸出来进行清洗或更换,从而实现除污的功能,清洗完成后再把擦板400安装上即可,除污操作方便,不需要换水即可清理残渣,减少换水对鱼的应激,节约用水。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导向孔510内套设有滑动密封圈511,所述拉杆500通过滑动密封圈511可左右滑动设置于导向孔510内。滑动密封圈511可提高拉杆500与导向孔51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的现象。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擦板400中部的侧壁上设有轴线呈左右延伸的连接螺孔420,所述拉杆500的内端设有与连接螺孔420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拉杆500通过外螺纹与连接螺孔420螺纹连接,在所述拉杆500的外端连接有拉手杆520。在拆装擦板400时,通过拉手杆520旋动拉杆500,实现拉杆500与擦板400的拆卸。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养殖区110底部的四周环绕有定位台阶111,所述第二隔板300外边沿的底部与定位台阶111抵接。长时间的使用,第二隔板300上的通孔310会出现堵塞的现象,这时直接把第二隔板300取出即可对第二隔板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污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朝上的缸体(100),在所述缸体(100)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所述第一隔板(200)呈竖向设置,所述第二隔板(300)呈横向设置,所述第二隔板(300)把缸体(100)分隔为呈左右设置的养殖区(110)和隔离区(120),所述第二隔板(300)的下边沿与缸体(100)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板(300)设置于养殖区(110)内,在所述第二隔板(300)与缸体(100)的底部形成与隔离区(120)贯通的沉淀区(130),所述第二隔板(300)均布有多个通孔(310),在所述沉淀区(13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呈左右延伸的导轨(131),所述导轨(131)滑动连接有滑块(132),在两个滑块(132)之间设有呈前后延伸的擦板(400),所述擦板(400)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32)可拆卸连接,所述擦板(400)的底面贴有吸污层(410),所述吸污层(410)与缸体(100)的底面接触,所述擦板(400)中部的可拆卸连接有呈左右延伸的拉杆(500),所述拉杆(500)的一端与擦板(400)可拆卸连接,所述缸体(100)的侧壁上设有与拉杆(500)位置对应的导向孔(510),所述拉杆(500)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孔(510)延伸至缸体(100)的外侧,所述拉杆(500)与导向孔(510)滑动密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污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朝上的缸体(100),在所述缸体(100)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所述第一隔板(200)呈竖向设置,所述第二隔板(300)呈横向设置,所述第二隔板(300)把缸体(100)分隔为呈左右设置的养殖区(110)和隔离区(120),所述第二隔板(300)的下边沿与缸体(100)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板(300)设置于养殖区(110)内,在所述第二隔板(300)与缸体(100)的底部形成与隔离区(120)贯通的沉淀区(130),所述第二隔板(300)均布有多个通孔(310),在所述沉淀区(13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呈左右延伸的导轨(131),所述导轨(131)滑动连接有滑块(132),在两个滑块(132)之间设有呈前后延伸的擦板(400),所述擦板(400)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32)可拆卸连接,所述擦板(400)的底面贴有吸污层(410),所述吸污层(410)与缸体(100)的底面接触,所述擦板(400)中部的可拆卸连接有呈左右延伸的拉杆(500),所述拉杆(500)的一端与擦板(400)可拆卸连接,所述缸体(100)的侧壁上设有与拉杆(500)位置对应的导向孔(510),所述拉杆(500)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孔(510)延伸至缸体(100)的外侧,所述拉杆(500)与导向孔(510)滑动密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污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孔(510)内套设有滑动密封圈(511),所述拉杆(500)通过滑动密封圈(511)可左右滑动设置于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桃球史银魁刘华段玉婉蔡明烩施益如杨映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