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582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属于汽车摄像头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摄像头成像效果差的问题。本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包括本体,本体的两侧弯折设置形成挡沿,本体和两个挡沿的后端围成一个供摄像头嵌入的摄像孔,本体上具有呈凹凸状的防护部,防护部位于本体和两个挡沿围成的空间中。本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具有降低外部光线对摄像头成像干扰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
本技术属于汽车摄像头
,涉及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越来越自动化和智能化,部分车型中已经安装ACC(自适应巡航控制)、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CC和AEB均为主动安全功能,无论是ACC还是AEB均需要使用到摄像头,通过摄像头的成像反馈给汽车控制器后再通过相应的系统执行操作。现有的汽车摄像头,摄像头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现有的安装支架,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的一种车载摄像头固定支架[申请号:201721657863.1;授权公告号:CN207496605U],其包括吸盘,吸盘上设有固定支座,固定支座与吸盘固定连接,固定支座两侧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固定支座的一端设有底座,连接杆与底座固定连接,固定支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远离固定支座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的上部,两个连接杆和伸缩杆在底座上成三角分布,底座内部设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内,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延伸出底座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支座,摄像头支座上固定设有摄像头,摄像头上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与摄像头支座固定连接。该种结构的固定支架安装在车辆内部前挡风玻璃的后方,摄像头是穿过前挡风玻璃进行录影,摄像头处的防护罩表面光滑,外部光线在防护罩处产生镜面反射同时进入到摄像头中,进入的光线多,造成光影和炫光,从而对成像形成干扰,导致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不够清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外部光线对摄像头成像的干扰。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弯折设置形成挡沿,所述本体和两个所述挡沿的后端围成一个供摄像头嵌入的摄像孔,所述本体上具有呈凹凸状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位于本体和两个所述挡沿围成的空间中。摄像头嵌入到摄像孔中且安装在车内挡风玻璃后侧,摄像头透过前挡风玻璃进行录影。本体的两侧弯折设置形成挡沿,挡沿是设置减少侧部的光线进入,本体靠近摄像孔的该面具有呈凹凸状的防护部,即该面不是光滑的,防护部使进入的光线由原本的镜面反射变成漫反射,使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减少进入摄像头镜头的光线,降低外部杂光对光线的影响,降低外部光线对摄像头成像的干扰,从而提高成像效果,使成像清晰。在上述的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中,所述防护部由若干对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组成,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均沿本体的左右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相连,所有的第一台阶面均相平行,所有的第二台阶面均相平行,相邻的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之间的夹角在40-60°之间。防护部是呈毛刺结构的凹凸状,该种结构,使防护部能更好的对光线进行漫反射,且相邻的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之间的夹角在40-60°之间,降低漫反射后的光线进入到摄像头中,降低外部光线对摄像头成像的干扰。在上述的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中,相邻的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的连接处倒圆处理。设计合理,生产安装时不会割伤操作者,同时转角处不易损坏,且能更好的对光线进行漫反射。在上述的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中,所述防护部的表面设有皮纹。皮纹为类似指纹的纹路,具有凹凸感,具有沟槽,皮纹的设置使防护罩起到更好的漫反射作用,降低外部光线对摄像头成像的干扰。在上述的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中,沿本体的前后方向,所述本体的宽度逐渐减少。与摄像头的镜头相适配,设计合理。在上述的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中,沿本体的前后方向,所述挡沿的高度逐渐升高,所述挡沿的前端与本体的前端齐平,所述挡沿后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凸出设置的卡接块。设计合理,合理利用空间,通过卡接块的设置使防护罩可以卡接固定在摄像头支架上。在上述的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中,所述本体、挡沿、防护部和皮纹为一体式结构。本体、挡沿、防护部和皮纹一体成型,加工方便,牢固程度高,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具有以下优点:1、本保护罩使进入的光线为漫反射,使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减少进入摄像头镜头的光线,降低外部杂光对光线的影响,降低外部光线对摄像头成像的干扰,从而提高成像效果,使成像清晰。2、本保护罩为双重漫反射,防护部首先可以屏蔽大部分光线,皮纹可以进一步对光线进行漫反射从而抑制反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通过反射路径进入摄像头镜头,降低外部光线对摄像头成像的干扰。附图说明图1是本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图2A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本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挡沿;3、摄像孔;4、防护部;41、第一台阶面;42、第二台阶面;5、卡接块;6、摄像头;7、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摄像头6防杂光保护罩包括本体1、挡沿2、防护部4、皮纹和卡接块5,皮纹设置在防护部4的表面,本体1、挡沿2、防护部4、皮纹和卡接块5为一体式结构。沿本体1的前后方向,本体1的宽度逐渐减少,挡沿2位于本体1的两侧,且挡沿2向上弯折设置,沿本体1的前后方向,挡沿2的高度逐渐升高,挡沿2的前端与本体1的前端齐平,卡接块5凸出设置在挡沿2后端的外侧壁上。本体1和两个挡沿2的后端围成一个供摄像头6嵌入的摄像孔3。防护部4呈毛刺结构的凹凸状设置在本体1的上表明,防护部4位于本体1和两个挡沿2围成的空间中。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护部4由六十对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组成,在实际生产中,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的数量可以为三十对或者一百对。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均沿本体1的左右方向设置且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相连,所有的第一台阶面41均相平行,所有的第二台阶面42均相平行。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之间的夹角为50°,在实际生产中,相邻的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之间的夹角为40°或者60°。相邻的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的连接处倒圆处理。如图4所示,本防杂光保护罩安装在摄像头6支架7上,摄像头6工作时,光线进入到本体1和挡沿2围成的空间中,然后光线遇到防护部4进行漫反射,同时光线遇到皮纹进行漫反射,双重漫反射,使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减少进入摄像头6镜头的光线,降低外部光线对摄像头6成像的干扰,摄像头6成像清晰。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挡沿2、摄像孔3、防护部4、第一台阶面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弯折设置形成挡沿(2),所述本体(1)和两个所述挡沿(2)的后端围成一个供摄像头(6)嵌入的摄像孔(3),所述本体(1)上具有呈凹凸状的防护部(4),所述防护部(4)位于本体(1)和两个所述挡沿(2)围成的空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弯折设置形成挡沿(2),所述本体(1)和两个所述挡沿(2)的后端围成一个供摄像头(6)嵌入的摄像孔(3),所述本体(1)上具有呈凹凸状的防护部(4),所述防护部(4)位于本体(1)和两个所述挡沿(2)围成的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头防杂光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4)由若干对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组成,所述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均沿本体(1)的左右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相连,所有的第一台阶面(41)均相平行,所有的第二台阶面(42)均相平行,相邻的所述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之间的夹角在40-6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亮王九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