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及绝缘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37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其包括带开口朝下且可套进电压互感器的容纳腔的防护罩主体、可包裹电压互感器电缆且水平设于防护罩主体左侧并与之一体成型的防护筒;防护筒顶部、底部沿其轴向设有第一开缝、缝口由左往右逐渐变大的第三开缝,防护罩主体顶部设有与第一开缝共面的第二开缝;防护罩主体左侧设有与第三开缝相连的第四开缝;防护罩主体顶部可拆卸设有相线标识件。还提供一种绝缘夹具,其包括夹持部、可与绝缘棒拆卸连接的锁扣部;夹持部设有适于防护筒插入且呈半圆形的两个卡槽;夹持部设有位于两卡槽之间且适于电缆通过的通孔;夹持部底侧设有适于电缆移至通孔的电缆开口;锁扣部设于夹持部左侧且固定于夹持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及绝缘夹具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绝缘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及绝缘夹具。
技术介绍
电压互感器(英文名为Potentialtransformer,简称PT)和变压器类似,是用来变换线路上的电压的仪器。变压器变换电压的目的是输送电能,容量较大,一般以千伏安或兆伏安为计算单位;而电压互感器变换电压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给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供电,用来测量线路的电压、功率和电能,或者用来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线路中的贵重设备、电机和变压器,因此电压互感器的容量很小,一般都只有几伏安、几十伏安,最大也不超过一千伏安。目前,中压塔架存在较多的意外停电故障,其中包括老鼠等小动物的攀爬所引起的短路故障;小动物一旦同时接触到两个相线便形成对接短路从而导致线路故障。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结构独特新颖,安装简单方便,可随时随地作业,无需升降台、补供电及带电操作大型车,实现带电状态下安装于电压互感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其包括防护罩主体、用于包裹电压互感器电缆且与防护罩主体一体成型的防护筒;所述防护罩主体设有开口朝下且可套进电压互感器的容纳腔;所述防护筒水平设于防护罩主体的左侧;所述防护筒顶部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开缝,防护罩主体顶部对应开设有与第一开缝共面的第二开缝;所述防护筒底部沿其轴向开设有缝口由左往右逐渐变大的第三开缝,所述防护罩主体在其左侧对应开设有与第三开缝相连接的第四开缝;所述防护罩主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相线标识件。所述的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中,所述防护罩主体和防护筒由透明PC材料制成。所述的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中,所述防护罩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相线标识件的底部设有与弧形通孔卡接的卡接块;从俯视角度看,所述相线标识件为半圆形。所述的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中,所述相线标识件由硅橡胶压制而成。所述的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中,所述防护罩主体的底部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倾斜向下的裙边。另外,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绝缘夹具,设计巧妙,使用简单,用于配合如上所述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的带电安装工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绝缘夹具,其包括用于夹持如上所述的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的夹持部、可与绝缘棒拆卸连接的锁扣部;所述夹持部开设有适于防护筒插入且呈半圆形的两个卡槽;所述夹持部开设有位于两个卡槽之间且适于电压互感器电缆通过的通孔;所述夹持部在其底侧开设有适于电压互感器电缆移至通孔的电缆开口;所述锁扣部设于夹持部左侧且固定于夹持部。所述的绝缘夹具中,所述夹持部在卡槽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夹住防护筒的支撑条。所述的绝缘夹具中,所述锁扣部与夹持部一体成型。所述的绝缘夹具中,所述绝缘夹具由玻璃纤维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结构独特新颖,安装简单方便,可随时随地作业,无需升降台、补供电及带电操作大型车,实现带电状态下安装于电压互感器。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绝缘夹具,设计巧妙,用于配合以上所述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的安装工作,夹持着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在带电状态下安装至电压互感器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的结构立体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的结构立体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绝缘夹具的结构立体图一。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绝缘夹具的结构立体图二。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绝缘夹具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中,相线标识件的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及绝缘夹具,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其包括防护罩主体1、用于包裹电压互感器电缆且与防护罩主体1一体成型的防护筒2;所述防护罩主体1设有开口朝下且可套进电压互感器的容纳腔(图中未标记);所述防护筒2水平设于防护罩主体1的左侧;所述防护筒2顶部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开缝21,防护罩主体1顶部对应开设有与第一开缝21共面的第二开缝11;所述防护筒2底部沿其轴向开设有缝口由左往右变大的第三开缝22,所述防护罩主体1在其左侧对应开设有与第三开缝22相连接的第四开缝14。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为圆柱形,防护罩主体为圆柱形;防护罩主体的厚度为2mm,内径2为74mm,可紧紧扣进(或套进)PT设备上;防护筒的内径为34mm,方便PT出线口走线。第二开缝11和第一开缝21的缝口为2mm宽。第四开缝14的缝口不变,而且第三开缝22的缝口由左往右(也即从防护筒的外侧往内侧)逐渐变大,由2mm逐渐变大至7mm,而第四开缝14的缝口为7mm大,目的在于当防护筒被掰开后可保证电压互感器电缆能由下往上移动至防护筒的内腔。当对防护筒用力向两边掰开时,会形成大角度张口,此刻防护罩主体和防护筒的底侧会形成有较大开口,方便扣进PT设备上的电缆。另外,所述防护罩主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相线标识件4。具体地,所述防护罩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弧形通孔12;所述相线标识件4的底部设有与弧形通孔12卡接的卡接块41;卡接块41为弧形。从俯视角度看,相线标识件4为半圆形。所述相线标识件4由硅橡胶压制而成,分别有黄、绿、红三种颜色,便于运维工作人员分辨出电压互感器电缆相线,提高整体运维效率。相线标识件4通过其所设置的卡接块41直接插入防护罩主体1上前后两侧所设的弧形通孔12并实现卡扣连接,实现相线标识件可拆卸连接于防护罩主体。在本实施例中,弧形通孔12关于第二开缝11对称设置在防护罩主体1的顶部。同样的,相线标识件4关于第二开缝11对称设置。在该防护罩安装于PT设备前将两个相线标识件扣进防护罩主体1上的弧形通孔12,以达到稳固状态,与该防护罩相结合以形成塔架的相线标识,不仅满足相线标识,而且还不影响防护筒、防护罩主体向两边掰开效果。所述防护罩主体1由国外进口的透明PC材料注塑而成。如图1、图2所示,所述防护罩主体1的底部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倾斜向下的裙边13。当防护罩主体1扣进(或套进)PT设备后,裙边13与PT设备的复合材料部分平稳接触,增强摩擦力,不易被风吹动,而且提供保护免得雨水淋到PT设备的复合材料部分。本技术提供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采用包裹式设计,可耐38KV高压和7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主体、用于包裹电压互感器电缆且与防护罩主体一体成型的防护筒;所述防护罩主体设有开口朝下且可套进电压互感器的容纳腔;所述防护筒水平设于防护罩主体的左侧;所述防护筒顶部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开缝,防护罩主体顶部对应开设有与第一开缝共面的第二开缝;所述防护筒底部沿其轴向开设有缝口由左往右逐渐变大的第三开缝,所述防护罩主体在其左侧对应开设有与第三开缝相连接的第四开缝;所述防护罩主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相线标识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主体、用于包裹电压互感器电缆且与防护罩主体一体成型的防护筒;所述防护罩主体设有开口朝下且可套进电压互感器的容纳腔;所述防护筒水平设于防护罩主体的左侧;所述防护筒顶部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开缝,防护罩主体顶部对应开设有与第一开缝共面的第二开缝;所述防护筒底部沿其轴向开设有缝口由左往右逐渐变大的第三开缝,所述防护罩主体在其左侧对应开设有与第三开缝相连接的第四开缝;所述防护罩主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相线标识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主体和防护筒由透明PC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相线标识件的底部设有与弧形通孔卡接的卡接块;从俯视角度看,所述相线标识件为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带电作业的电压互感器防护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桥凤陈潇跃潘松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