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底座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37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底座支撑,包括壳体、壳体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四角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用于穿过滚轮轴心的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板底部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支撑座以及相配合的滚轮,当需要移动变压器时,将支撑座的高度上升使其最低点高于滚轮的最低点位置,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很方便的通过滚轮对变压器进行移动,节省劳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当变压器移动到指定位置,安装好后,将支撑座的高度下降,使其最低点的位置低于滚轮最低点的位置,即可防止意外情况导致滚轮滚动造成变压器在不必要时发生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底座支撑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底座支撑。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目前常见的变压器主要分为湿式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相对于湿式变压器具有防火性能好,免维护,无污染,抗短路能力强,耐热能力强,安装方便等优点,因此应用越来越广。近几年随着电力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变压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现有的变压器都比较重,在移动与安装时不方便,需要大量人力与物力,使用不方便,操作不方便。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技术提出一种变压器底座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压器底座支撑。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底座支撑,包括壳体、壳体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四角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用于穿过滚轮轴心的转轴。所述支撑座包括调节杆、调节螺母以及基座,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底部相连,另一端插入基座的顶端;所述基座的纵截面呈中空的锥形结构,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调节杆插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基座的内腔连通;所述调节螺母的内螺纹与所述调节杆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调节螺母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调节螺母的平坦部。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横截面大于所述通孔的截面大小。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基座内腔底部接触时,所述基座底部到底板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滚轮最低处到所述底板底部的距离;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通孔下端顶紧时,所述基座底部到底板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滚轮最低处到所述底板底部的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在底板底部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支撑座以及相配合的滚轮,当需要移动变压器时,将支撑座的高度上升使其最低点高于滚轮的最低点位置,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很方便的通过滚轮对变压器进行移动,节省劳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当变压器移动到指定位置,安装好后,将支撑座的高度下降,使其最低点的位置低于滚轮最低点的位置,即可防止意外情况导致滚轮5滚动造成变压器在不必要时发生移动,保障工作安全;当变压器放置在不平整的地面上时,可以通过四个支撑座3调整适合的高度,以适合不平整地面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支撑座的剖面图。图中,1壳体,2底板,3支撑座,31调节杆,32调节螺母,33基座,34平坦部,35限位块,4连接板,5滚轮,6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底座支撑,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的底板2,所述底板2底部四角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的一侧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之间设有用于穿过滚轮5轴心的转轴6,本案通过在底板2底部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支撑座3以及相配合的滚轮5,当需要移动变压器时,将支撑座3的高度上升使其最低点高于滚轮5的最低点位置,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很方便的通过滚轮5对变压器进行移动,节省劳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当变压器移动到指定位置,安装好后,将支撑座3的高度下降,使其最低点的位置低于滚轮5最低点的位置,即可防止意外情况导致滚轮5滚动造成变压器在不必要时发生移动,保障工作安全;同时,当变压器放置在不平整的地面上时,可以通过四个支撑座3调整适合的高度,以适合不平整地面的需求。所述支撑座3包括调节杆31、调节螺母32以及基座33,所述调节杆3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的底部相连,另一端插入基座33的顶端;所述基座33的纵截面呈中空的锥形结构,所述基座33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调节杆31插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基座33的内腔连通;所述调节螺母32的内螺纹与所述调节杆31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调节螺母32设置于所述基座33的上方,当需要移动变压器时,转动调节螺母32使其沿着调节杆31轴向向上移动,调节杆31的端部逐渐与基座33底部靠近,直至基座33底部到底板2底部的距离小于滚轮5底部的距离至底板2底部的距离,即可通过滚轮5移动变压器;反之亦然。所述基座33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调节螺母32的平坦部34,通过设置平坦部34使得调节螺母32更为稳定的转动,不会发生偏转导致其上内螺纹与调节杆31上的外螺纹造成不必要的碰撞,缩短其使用寿命。所述调节杆31的端部设有限位块35,所述限位块35的横截面大于所述通孔的截面大小,通过设置限位块35避免调节杆31与基座33造成不必要的脱离。所述限位块35与所述基座33内腔底部接触时,所述基座33底部到底板2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滚轮5最低处到所述底板2底部的距离;所述限位块35与所述通孔下端顶紧时,所述基座33底部到底板2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滚轮5最低处到所述底板2底部的距离,确保滚轮5以及支撑座3在其需要支撑或者需要移动都能发挥相应的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底座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的底板(2),所述底板(2)底部四角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的一侧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之间设有用于穿过滚轮(5)轴心的转轴(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底座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的底板(2),所述底板(2)底部四角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的一侧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之间设有用于穿过滚轮(5)轴心的转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底座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包括调节杆(31)、调节螺母(32)以及基座(33),所述调节杆(3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的底部相连,另一端插入基座(33)的顶端;所述基座(33)的纵截面呈中空的锥形结构,所述基座(33)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调节杆(31)插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基座(33)的内腔连通;所述调节螺母(32)的内螺纹与所述调节杆(31)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调节螺母(32)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新才彭冲万昇陶波邱增辉戴云芳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人民输变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