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普勒效应演示装置
本技术属于演示装置
,尤其涉及多普勒效应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的相对运动而出现观测频率和波源频率不同的现象,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J.C.Doppler1803-1853)在1842年发现的。波源和观察者相互靠近时,频率变高,波长变短,即发生蓝移现象;当波源和观察者相互远离时,产生相反的效应,频率变低,波长变长,即发生红移。波源与观察者的相对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多普勒效应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交通管理、医疗诊断、气象预报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宇观领域,遥远类星体所发光谱线的红移现象有力地支持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在微观领域,依据多普勒效应原理,激光冷却囚禁原子实验获得成功。根据多普勒效应原理制作的雷达测速仪、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多普勒气象雷达等,是交通管理、医学诊断、气象预报的常用仪器设备。现有技术,在物理演示实验中,有关多普勒效应,简单明了、直观的演示方法和实验装置种类较少,且在演示效果及仪器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装置本身的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麻烦, ...
【技术保护点】
1.多普勒效应演示装置,包括底座(1)、接线插座(2)、电器箱(3)、铝合金托架(4)、水槽(5)、频闪灯固定架(6)、频闪灯(7)、振子(8)、弹性钢片(9)、电磁线圈(10)、振子托板(11)、滑块(12)、丝杆滑道(13)、支架(14)、平面镜(15)、电机(16)、石棉纸(17)和电机固定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架(14),所述支架(14)顶端设有铝合金托架(4),所述铝合金托架(4)一侧内壁之间安装有丝杆滑道(13),所述丝杆滑道(13)上设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顶端固定安装有振子托板(11),所述振子托板(11)顶端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普勒效应演示装置,包括底座(1)、接线插座(2)、电器箱(3)、铝合金托架(4)、水槽(5)、频闪灯固定架(6)、频闪灯(7)、振子(8)、弹性钢片(9)、电磁线圈(10)、振子托板(11)、滑块(12)、丝杆滑道(13)、支架(14)、平面镜(15)、电机(16)、石棉纸(17)和电机固定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架(14),所述支架(14)顶端设有铝合金托架(4),所述铝合金托架(4)一侧内壁之间安装有丝杆滑道(13),所述丝杆滑道(13)上设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顶端固定安装有振子托板(11),所述振子托板(11)顶端设有电磁线圈(10),所述电磁线圈(10)侧端连接有弹性钢片(9),所述弹性钢片(9)一端安装有振子(8),所述振子(8)一端底部设有水槽(5),且所述水槽(5)嵌套于铝合金托架(4)内壁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普勒效应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额尔敦仓,韩海英,包乌日汗,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