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294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包括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所述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呈U型,且下端设有两个位置对称设置的中央翼盒侧支板,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分别通过多个第一螺钉以及第一螺母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的固定,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所述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同样通过多个第一螺钉以及第一螺母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的位置固定,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之间设有支撑珩条A与支撑珩条B,所述支撑珩条A位于支撑珩条B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安装拆卸中央翼盒机构,且各零件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昂,高度换原真机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
本技术涉及航空工业
,尤其涉及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民航固定翼飞机发展越来越迅速,飞机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对飞行员的操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使用真飞机对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与训练,不仅学习费用昂贵,而且具有人机安全隐患。飞行模拟机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飞行模拟机各部件中,中央控制台是核心。操作员通过中央控制台的控制,既能有效模拟出飞机实际的飞行状态,还能锻炼操作者的驾驶技能,同时又能消除安全隐患。而中央控制台组件中,中央盒机构又是重点。中央盒机构对中控台整个飞机油门控制与调节组件系统起支撑作用。当前市场上飞行模拟机中控台中的中央翼盒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且制作成本昂贵,不便于安装与拆卸,不能完全满足飞行模拟机的经济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包括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所述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呈“U”型,且下端设有两个位置对称设置的中央翼盒侧支板,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分别通过多个第一螺钉以及第一螺母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的固定,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所述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同样通过多个第一螺钉以及第一螺母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的位置固定,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之间设有支撑珩条A与支撑珩条B,所述支撑珩条A位于支撑珩条B的上方,且所述支撑珩条A与支撑珩条B均通过第一螺钉与第一螺母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中央翼盒侧支板的位置固定,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相对的侧壁上固定均设有托盘螺母,所述托盘螺母位于支撑珩条A与支撑珩条B之间,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相离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角铝。优选地,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类似于台阶型,且平面上带有多个圆孔。优选地,所述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带有两个圆形孔,方便安装发动机启动与燃油启动开关。优选地,所述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带有三个矩形孔,方便安装与操作油门操作杆、油气混合调节杆、螺旋桨位移调节杆。优选地,所述支撑珩条A与支撑珩条B形状均为“U”型,且都带有圆孔,方便安装第一螺钉与第一螺母。优选地,所述角铝支撑板为“L”型,且带有圆孔,便于进行进一步安装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飞行模拟器的中央翼盒机构采用稳固地机械设计,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拆卸方便,且成本低昂,同时使得模拟机的中央控制台简洁美观,且易于操作人员上机学习与训练,从而使其能快速地掌握真实飞机的飞行要领,控制精髓,大幅度的提高飞行的实际能力,装置整体不仅使其节约训练成本,而且操作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的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轴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的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轴侧示意图;图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的中央翼盒侧支撑板轴侧示意图;图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的支撑珩条B轴侧示意图。图中:1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2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3支撑珩条A、4托盘螺母、5第一螺母、6支撑珩条B、7支撑角铝、8中央翼盒侧支板、9第一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包括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呈“U”型,且下端设有两个位置对称设置的中央翼盒侧支板8,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8分别通过多个第一螺钉9以及第一螺母5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的固定,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2,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2同样通过多个第一螺钉9以及第一螺母5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8的位置固定,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8之间设有支撑珩条A3与支撑珩条B6,支撑珩条A3位于支撑珩条B6的上方,且支撑珩条A3与支撑珩条B6均通过第一螺钉9与第一螺母5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中央翼盒侧支板8的位置固定,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8相对的侧壁上固定均设有托盘螺母4,托盘螺母4位于支撑珩条A3与支撑珩条B6之间,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8相离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角铝7。本技术中,中央翼盒侧支板8类似于台阶型,且平面上带有多个圆孔,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上设有两个圆形孔,方便安装发动机启动与燃油启动开关,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2上设有三个矩形孔,方便安装与操作油门操作杆、油气混合调节杆、螺旋桨位移调节杆,支撑珩条A3与支撑珩条B6形状均为“U”型,且都带有圆孔,方便安装第一螺钉9与第一螺母5,支撑角铝7为“L”型,且带有圆孔,便于进行进一步安装固定。本技术使用时,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机构采用相关零件组合而成,其中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2和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8构成中央翼盒的盒身,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8分别位于翼盒盒身的左右两侧;支撑珩条B6位于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8之间,并通过第一螺钉9,第一螺母5将其支撑固定;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位于中央翼盒侧支板8前上方,其零件翻边的内壁与中央翼盒侧支板8的外壁配合,并通过第一螺母5和第一螺钉9连接固定;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2位于中央翼盒侧支板8后上方,其零件翻边的外壁与中央翼盒侧支板8的外壁配合;支撑珩条A3与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2的翻边内壁配合,并通过第一螺钉9,第一螺母5连接固定;托盘螺母4底边与中央翼盒侧支板内壁8配合;通过第一螺钉9将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2,中央翼盒侧支板8,托盘螺母4连接固定起来;支撑角铝7内壁与中央翼盒侧支板8外壁配合,并通过第一螺钉9,第一螺母5将其连接固定起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包括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呈“U”型,且下端设有两个位置对称设置的中央翼盒侧支板(8),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8)分别通过多个第一螺钉(9)以及第一螺母(5)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的固定,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2),所述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2)同样通过多个第一螺钉(9)以及第一螺母(5)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8)的位置固定,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8)之间设有支撑珩条A(3)与支撑珩条B(6),所述支撑珩条A(3)位于支撑珩条B(6)的上方,且所述支撑珩条A(3)与支撑珩条B(6)均通过第一螺钉(9)与第一螺母(5)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中央翼盒侧支板(8)的位置固定,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8)相对的侧壁上固定均设有托盘螺母(4),所述托盘螺母(4)位于支撑珩条A(3)与支撑珩条B(6)之间,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8)相离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角铝(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模拟机中央翼盒,包括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呈“U”型,且下端设有两个位置对称设置的中央翼盒侧支板(8),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8)分别通过多个第一螺钉(9)以及第一螺母(5)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中央翼盒上支撑板A(1)的固定,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2),所述中央翼盒上支撑板B(2)同样通过多个第一螺钉(9)以及第一螺母(5)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两个中央翼盒侧支板(8)的位置固定,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8)之间设有支撑珩条A(3)与支撑珩条B(6),所述支撑珩条A(3)位于支撑珩条B(6)的上方,且所述支撑珩条A(3)与支撑珩条B(6)均通过第一螺钉(9)与第一螺母(5)的螺旋限位作用实现与中央翼盒侧支板(8)的位置固定,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8)相对的侧壁上固定均设有托盘螺母(4),所述托盘螺母(4)位于支撑珩条A(3)与支撑珩条B(6)之间,两个所述中央翼盒侧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甜欧阳星张文祺肖明王宇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卓尔飞机制造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