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手势的多传感器开关电路,包括:发射模块、传感模块、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激光发射器;传感模块包括红外接收器、超声波接收器、激光接收器、温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分别与ADC模数转换器连接;ADC模数转换器与存储模块连接;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处理模块,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处理模块连接;控制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红外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激光发射器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还与开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自动感应门多人通过时的可靠性问题,误检率较低,可靠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识别手势的多传感器开关电路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识别手势的多传感器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智能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来大。相应的许多智能化、人性化的硬件被开发出来。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小器件。小到遥控器、台灯,大到热水器、冰箱,不可避免地要装上开关。而智能化的生活则需要我们不断对开关进行改进,于是,感应开关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的感应开关主要包括:红外线感应开关、微波感应开关、超声波感应开关、压电感应开关、电磁感应开关、电容感应开关等。这些感应开关各有各的优点。一些家电或者智能化家居安装上这些先进的感应开关以后,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即使有这样丰富的感应开关,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生活中的需求,尤其是在一些特定场景下。例如,有些自动门在多人通过时会产生故障,提早关门造成门板夹人事故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动识别手势的多传感器开关电路,解决了自动感应门多人通过时的可靠性问题,误检率较低,可靠性更高。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手势的多传感器开关电路,包括:发射模块、传感模块、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激光发射器;所述传感模块包括:红外接收器、超声波接收器、激光接收器、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接收器、所述超声波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ADC模数转换器连接;所述ADC模数转换器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处理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还与开关连接。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计数器,所述计数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优选的,所述计数器的单次计数时间为6s。本技术的微处理器综合了红外接收器、超声波接收器、激光接收器、温度传感器传送过来的四组数据进行比照,判断是否可以打开开关。当四个接收器同时发送到微处理器的数据都显示有手势时,微处理器才会将打开开关的数据发送出去。综合比较上述多组数据,微处理器能够高度适应多人通过时自动门的开关控制。因此,本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自动门多人通过时的可靠性问题,提高自动感应门的安全性。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自动识别手势的多传感器开关电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应用于自动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手势的多传感器开关电路,应用于自动门。自动门前后侧均设置有多种传感器及相应的接收装置。自动门前后侧还设置有预定的手势感应位置。手势感应位置设置在人类平均身高的腰部侧。红外感应的作用为判断有无物体放置在感应位置。超声波感应器的作用为判断感应位置放置的物体的形状。激光感应器的作用为判断物体放置的距离,以判断物体是否是在感应位置。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判断感应位置所放置的物体是否是人体温度。开关电路主要包括:发射模块、传感模块、存储模块以及信号处理模块。发射模块为红外发射器16、超声波发射器17、激光发射器18,分别发射红外线、超声波以及激光。传感模块为红外接收器1、超声波接收器2、激光接收器3、温度传感器4,从而分别接收红外线、超声波、激光以及传感器前的温度。存储模块由第一寄存器组9、第二寄存器组10、第三寄存器组11、第四寄存器组12组成。信号处理模块由存储单元13、控制处理模块14、计数器20、微处理器15组成。具体的连接方式为:红外接收器1的输出端经过预处理电路与第一ADC5的输入端相连,第一ADC5的输出端与第一寄存器组9的输入端相连。超声波接收器2的输出端经过预处理电路与第二ADC6的输入端相连,第二ADC6的输出端与第二寄存器组10的输入端相连。激光接收器3的输出端经过预处理电路与第三ADC7的输入端相连,第三ADC7的输出端与第三寄存器组11的输入端相连。温度传感器4的输出端经过预处理电路与第四ADC8的输入端相连,第四ADC8的输出端与第四寄存器组1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寄存器组9、第二寄存器组10、第三寄存器组11、第四寄存器组12组成的存储单元13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15相连。计数器20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15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微处理器15的第一输出端与开关19相连。微处理器15的第二输出端与控制处理模块14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处理模块14的输出端与红外发射器16、超声波发射器17、激光发射器18的输入端相连。利用上述电路,微处理器15连接控制处理模块14的输入端相连,并控制控制红外发射器16发射出红外光,经过反射通过红外接收器1接收,接收到的光强信号经过红外接收器1的输出端。通过预处理电路后,进入到第一ADC5的输入端输入到第一ADC5中,然后经过第一ADC5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寄存器组9的输入端输入到第一寄存器组9中。微处理器15再调用第一寄存器组9中的数据进行识别处理,从而判断有无物体放置在感应位置。微处理器15连接控制处理模块14的输入端相连,并控制超声波发射器17发射出超声波,经过反射通过超声波接收器2接收,接收到的声波信号经过超声波接收器2的输出端。通过预处理电路后,进入到第二ADC6的输入端输入到第二ADC6中,然后经过第二ADC6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寄存器组10的输入端输入到第二寄存器组10中,微处理器15再调用第二寄存器组10中的数据进行识别处理,从而判断感应位置放置的物体的形状。微处理器15连接控制处理模块14的输入端相连,并控制激光发射器18发射出激光,经过反射通过激光接收器3接收,接收到的回波时间差经过激光接收器3的输出端。通过预处理电路后,进入到第三ADC7的输入端输入到第三ADC7中,然后经过第三ADC7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寄存器组11的输入端输入到第三寄存器组11中,微处理器15再调用第三寄存器组11中的数据进行识别处理,从而判断物体放置的距离,是否是在感应位置。温度传感器4接收外界的温度,通过预处理电路后将温度变成电压信号以后,进入到第四ADC8的输入端输入到第四ADC8中。然后经过第四ADC8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寄存器组12的输入端输入到第四寄存器组12中。微处理器15再调用第四寄存器组12中的数据进行识别处理,从而判断感应位置所放置的物体是否是人体温度。综上,微处理器15综合红外接收器1、超声波接收器2、激光接收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识别手势的多传感器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模块、传感模块、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n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激光发射器;/n所述传感模块包括:红外接收器、超声波接收器、激光接收器、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接收器、所述超声波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ADC模数转换器连接;所述ADC模数转换器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n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处理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还与开关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识别手势的多传感器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模块、传感模块、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激光发射器;
所述传感模块包括:红外接收器、超声波接收器、激光接收器、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接收器、所述超声波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ADC模数转换器连接;所述ADC模数转换器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处理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宁芳,沈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桂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