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16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度相机,所述深度相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深度镜头模组以及激光器模组;所述激光器模组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其中,所述激光器模组包括:电连接的激光器和激光器电路板;第一导热基座,具有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器的第一区域以及用于固定第二导热基座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导热基座之间具有隔热层,所述第二导热基座背离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器电路板;所述第一导热基座与所述第二导热基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激光器模组中,激光器电路板对激光器散热效果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度相机
本技术涉及图像采集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深度相机。
技术介绍
深度相机,一种利用激光器照明光源,依据飞行时间(TimeofFlight,ToF)测距原理,可提供3D图像和点云数据的光电传感器。目前,现有的深度相机中的激光器和激光器电路板使用相同的散热通道,而激光器电路板的功率较高,其工作产生热量会影响激光器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度相机,解决了激光器模组中,激光器电路板对激光器散热效果的不利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度相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深度镜头模组以及激光器模组;所述激光器模组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其中,所述激光器模组包括:电连接的激光器和激光器电路板;第一导热基座,具有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器的第一区域以及用于固定第二导热基座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导热基座之间具有隔热层,所述第二导热基座背离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器电路板;所述第一导热基座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深度镜头模组以及激光器模组;所述激光器模组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n其中,所述激光器模组包括:电连接的激光器和激光器电路板;第一导热基座,具有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器的第一区域以及用于固定第二导热基座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导热基座之间具有隔热层,所述第二导热基座背离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器电路板;所述第一导热基座与所述第二导热基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深度镜头模组以及激光器模组;所述激光器模组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其中,所述激光器模组包括:电连接的激光器和激光器电路板;第一导热基座,具有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器的第一区域以及用于固定第二导热基座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导热基座之间具有隔热层,所述第二导热基座背离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器电路板;所述第一导热基座与所述第二导热基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镜头模组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所述壳体具有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固定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所述上壳体具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窗口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和所述第二窗口分别覆盖有透红外光的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有两个朝向不同的所述激光器模组,两个所述激光器模组均通过所述第一窗口出射红外光;
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有两个朝向不同的所述深度镜头模组,两个所述深度镜头模组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华王铮林杰张合勇白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