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流动式光谱电化学电解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125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流动式光谱电化学电解池,所述电解池自上而下顺序设有上部件、透光片、软膜、下部件;所述上部件中心位置开有正对透光片的透光孔;所述软膜中间开有呈圆形或长方形的薄形通孔;所述薄形通孔、透光片和下部件围成膜层池;所述下部件设有与膜层池相接的电化学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下部件两侧端处还分别设有与膜层池相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使电解液在膜层池内流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电极表面温度精确调控,同时电解池液槽的体积可通过控制薄膜厚度调节,能解决电解池系统复杂,不便于实际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动式光谱电化学电解池
本技术涉及分析仪器
,尤其是一种流动式光谱电化学电解池。
技术介绍
电化学分析法是采用电化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通过建立待测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其电化学性质关系,可以获取待测物质在电极表面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进而根据其变化规律分析待测物质形态、结构、性质、成分及含量,在分子电催化氧化及电极反应机理研究中都有广泛应用。常规电化学方法一般给出的是电极表面宏观物理量,不能提供微观分子信息,在复杂的反应体系中,常规电化学方法难以准确地鉴别电极表面的各中间物种,无法进一步揭示电化学反应的机理。谱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电化学研究从宏观到微观,把谱学检测技术和电化学方法结合的技术应运而生。但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现有电化学谱学联用、尤其是电化学拉曼联用电解池、红外吸收电化学联用电解池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电解池液槽体积过大,对光信号影响很大,极大限制其与光谱学分析仪器联用的范围;2.难于实现对电极表面温度进行快速调控;3.流动模块结构复杂,不便于实际检测;4.电解池整体结构复杂,外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动式光谱电化学电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自上而下顺序设有上部件(1)、透光片(3)、软膜(4)、下部件(5);所述上部件(1)中心位置开有正对透光片的透光孔(106);所述软膜(4)中间开有呈圆形或长方形的薄形通孔(401);所述薄形通孔、透光片(3)和下部件(5)围成膜层池;所述下部件(5)设有与膜层池相接的电化学工作电极(501)、对电极(502)、参比电极(503),下部件两侧端处还分别设有与膜层池相通的进液口(506)和出液口(507)以使电解液在膜层池内流动通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动式光谱电化学电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自上而下顺序设有上部件(1)、透光片(3)、软膜(4)、下部件(5);所述上部件(1)中心位置开有正对透光片的透光孔(106);所述软膜(4)中间开有呈圆形或长方形的薄形通孔(401);所述薄形通孔、透光片(3)和下部件(5)围成膜层池;所述下部件(5)设有与膜层池相接的电化学工作电极(501)、对电极(502)、参比电极(503),下部件两侧端处还分别设有与膜层池相通的进液口(506)和出液口(507)以使电解液在膜层池内流动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动式光谱电化学电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工作电极(501)、对电极(502)、参比电极(503)为下部件上端内嵌的柱形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以金属或碳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动式光谱电化学电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为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所述上部件与透光片之间设有垫圈(2);所述阶梯孔、垫圈设于阶梯孔下部大孔端(107)的卡槽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动式光谱电化学电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件(1)、垫圈(2)、透光片(3)、软膜(4)、下部件(5)以紧固件经上部件的第一固定孔(108)和下部件的第二固定孔(508)锁定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军冯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