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入式新风补气空间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191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入式新风补气空间加热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加热器加热不均匀、保温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其设有风道主体,风道主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道主体右侧设置有新风口;风道主体内腔设置有若干个加热管,加热管为U型结构,加热管通过端部设置的加热管固定槽固定,加热管固定槽固定设置在风道主体的内侧;风道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内侧分别设有镀锌钢板,镀锌钢板两端通过自攻丝连接与加热管固定槽固定连接,风道主体内腔还固定设置有导流板,风道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风道主体的底部设有槽钢支架,风道主体通过槽钢支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风阻小、加热均匀,升温降温速率快,保温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入式新风补气空间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加热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吸入式新风补气空间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加热器是一种能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设备,用于对流动的液态、气态介质的升温、保温、加热。当加热介质在压力作用下套管电加热器的加热腔,采用流体热力学原理带走电加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使被加热介质温度达到用户工艺要求。风道式电加热器主要用于加热空气、粉末烘干、热处理以及二氧化硫加热等,被广泛的应用到化工工业、粮食烘干、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目前,风道电加热器用于空调风道内对空气的加热,提高输出空气的温度,一般在风道横向开口插入。但是由于管道内的空气的流速经常会发生变化,会产生加热不均的情况,导致输出的空气温度会出现忽冷忽热、加热不均匀的问题。而且现有的电加热器一般不具有保温能力或者保温能力较差、加热系统热量流式较多,设备在断电后,热量散失过快导致热利用率降低,增加生产成本以及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的电加热器加热不均匀、保温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吸入式新风补气空间加热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设有风道主体,风道主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设置在风道主体的下侧,出风口设置在风道主体的左侧,风道主体右侧设置有新风口;风道主体内腔设置有若干个加热管,加热管为U型结构,加热管通过端部设置的加热管固定槽固定,加热管固定槽固定设置在风道主体的内侧;风道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内侧分别设有镀锌钢板,镀锌钢板两端通过自攻丝连接方式与加热管固定槽固定连接,风道主体内腔还固定设置有导流板,风道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风道主体的底部设有槽钢支架,风道主体通过槽钢支架固定。优选的,风道主体内加热管设有十八个,加热管相邻平行设置。优选的,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设置在靠近进风口的端口处,第二导流板固定设置在风道主体内腔,第二导流板设有多个。优选的,槽钢支架上设有连接角钢,连接角钢通过固定夹与风道主体连接,固定夹固定设置在风道主体的外侧,固定夹设有两个。优选的,保温层材质为岩棉板。优选的,新风口和出风口平行设置。优选的,新风口设有密封圈底座和蝶阀手柄,出风口设置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设有橡胶垫。优选的,加热管上还设有温控器和熔断器。优选的,风道主体上设有上封盖和下封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合金材料,结构坚固,机械性能和强度高,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风道内壁岩棉保温层的设置,岩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保温效果好,减少了整个通道的对外散热。通过导流板的设置,使风道内风阻小,无高、低温死角,使风道主体内的风速保持在稳定的流速,从而使气体充分加热,使气体加热均匀,提高热交换效率。而且本技术安全性好,在电加热器上安装了温控器和熔断器,可以用来控制风道空气温度超温和无风的情况下工作,确保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槽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连接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上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下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风道主体;2.进风口;3.出风口;4.新风口;5.加热管;6.加热管固定槽;7.镀锌钢板;8.自攻丝;9.保温层;10.第一导流板;11.第二导流板;12.槽钢支架;13.连接角钢;14.固定夹;15.上封盖;16.下封盖;17.加强板;18.密封圈底座;19.蝶阀手柄;20.连接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如无特殊规定,均为行业内常规术语。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吸入式新风补气空间加热系统,其设有风道主体1,风道主体1上设有进风口2、出风口3及新风口4,通过新风口4可以向风道内补充新风。进风口2设置在风道主体1的下侧,出风口3设置在风道主体1的左侧,新风口4设置在风道主体1的右侧,新风口4和出风口3平行设置,便于风道内气流的流通。风道主体1的内腔设置有加热管5,风道内的空气通过加热管5进行加热;加热管5为U型结构,风道内腔加热管5设置有十八个,加热管5相邻平行设置。加热管5通过设置在风道主体1内腔端部的加热管固定槽6固定,加热管固定槽6固定设置在风道主体1的前侧壁的内侧,采用钢板支撑加热管5以减少风机停止时加热管6的振动。风道主体1的上端和下端内侧分别设有镀锌钢板7,镀锌钢板7一端通过自攻丝8连接方式与加热管固定槽6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自攻丝8连接方式与风道主体1的后侧壁内侧连接。风道主体1的内侧壁还设置有保温层9,保温层9设置在风道主体1外壁内侧至镀锌钢板7间;保温层9材质为岩棉板,岩棉板作为理想的保温材料,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的要求,不仅质量轻、导热系数小、保温效果好,还可以阻燃、吸声,降低设备噪音的产生。风道主体1的内腔固定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10和第二导流板11,第一导流板10设置在靠近进风口2的端口处,第一导流板10与进风口2垂直设置;第二导流板11固定设置在风道主体1内腔,第二导流板12设有多个,均与风道主体1内壁垂直设置。通过第一导流板10和第二导流板11的设置,不仅可以降低进入风道主体1内气体较高的流速,引导气体流向;还可以延长气体在风道主体1内腔的滞留时间,使风道主体1内的风速保持在稳定的流速,从而使气体充分加热,使气体加热均匀,提高热交换效率。如图2、图3所示,风道主体1的下侧底部设有槽钢支架12,风道主体1通过槽钢支架12支撑固定。槽钢支架12上设有连接角钢13,连接角钢13通过固定夹14与风道主体1外侧连接,固定夹14固定设置在风道主体1的外侧,风道主体1上固定夹14设有两个。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风道主体1上设有上封盖15和下封盖16,如图6、图7所示,下封盖16上设有加强板17,当风道主体1内腔零部件需要保养维修或者更换,取下上封盖15,就可以进行维修。进一步的,新风口设有密封圈底座18和蝶阀手柄19,出风口3设置有连接法兰20,连接法兰20上设有橡胶垫。进一步的,加热管5的端口上还设有温控器和熔断器,安全性好,可以用来控制风道空气温度超温或在无风的情况下工作,确保电加热器的安全性。当需要对空气进行加热时,加热管5通电,将从进风口2进入风道主体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在导流板的作用下,风道内空气流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加热的空气温度均匀。本技术升温降温速率快,调节快而稳定,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入式新风补气空间加热系统,其设有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风道主体的下侧,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风道主体的左侧,所述风道主体右侧设置有新风口;所述风道主体内腔设置有若干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为U型结构,所述加热管通过端部设置的加热管固定槽固定,所述加热管固定槽固定设置在风道主体的内侧;所述风道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内侧分别设有镀锌钢板,所述镀锌钢板两端通过自攻丝连接方式与加热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所述风道主体内腔还固定设置有导流板,所述风道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风道主体的底部设有槽钢支架,所述风道主体通过槽钢支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入式新风补气空间加热系统,其设有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风道主体的下侧,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风道主体的左侧,所述风道主体右侧设置有新风口;所述风道主体内腔设置有若干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为U型结构,所述加热管通过端部设置的加热管固定槽固定,所述加热管固定槽固定设置在风道主体的内侧;所述风道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内侧分别设有镀锌钢板,所述镀锌钢板两端通过自攻丝连接方式与加热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所述风道主体内腔还固定设置有导流板,所述风道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风道主体的底部设有槽钢支架,所述风道主体通过槽钢支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入式新风补气空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内加热管设有十八个,所述加热管相邻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入式新风补气空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端口处,所述第二导流板固定设置在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前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