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62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送风装置,它包括设置在室内天花板顶部且与中央空调系统连接的输风管,所述输风管包括输风主管和与之连通的输风支管,并且在所述输风支管的进风口处设有电动风门机构,所述电动风门机构包括与输风支管内壁转动连接的风门及与风门连接的电力驱动器,所述电力驱动器与中央空调系统的中央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输风支管的出风窗附近设有温度传感器和人体感应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人体感应传感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数据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成本低廉,可以实现智能化、人机化向室内均衡供气,调节灵活性高,实用性强。

An air supply device for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空调送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送风装置,属于中央空调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不光是商场,很多家庭里也纷纷装上了中央空调,原因是其具有制冷效果好、风口舒适度高、隐藏式设计等优点。而出风口是中央空调较为重要的一个部件,它是决定空调制冷、制热效果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现有的中央空调出风口均为一个设计,在空间较大的场所,只有空调出风口下方区域可以快速实现制冷或制热,而其他地方无法快速制冷或制热,更有甚者无法到达空调预设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无法更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送风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央空调送风装置,它包括设置在室内天花板顶部且与中央空调系统连接的输风管,所述输风管包括输风主管和与之连通的输风支管,并且在所述输风支管的进风口处设有电动风门机构,所述电动风门机构包括与输风支管内壁转动连接的风门及与风门连接的电力驱动器,所述电力驱动器与中央空调系统的中央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输风支管的出风窗附近设有温度传感器和人体感应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人体感应传感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数据信号连接。前述输风支管按室内面积或者根据室内人员的主要活动场地布置为两路以上,所述输风主管位于输风支管中心位置,在每路输风支管的进风口处均设有对应的电动风门机构;并且每路输风支管出风窗附近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人体感应传感器。前述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电路上设有时间继电器。前述时间继电器的延迟通电时间为20~30min。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送风装置,首先,其对现有的中央空调输风管进行改进,将其改进为输风主管和与之连通的多路输风支管,所述输风主管正下方设有主出风窗,所述输风支管下方布设有多个副出风窗;其次,在所述输风支管的进风口处设有电动风门机构,所述电动风门机构包括与输风支管内壁转动连接的风门及与风门连接的电力驱动器,所述电力驱动器与中央空调系统的中央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输风支管的出风窗附近设有温度传感器和人体感应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人体感应传感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数据信号连接。空调刚刚启动运行过程中,风流主要从输风主管及主出风窗进入室内,此时为现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常规工作状态;再由温度传感器和人体感应传感器采集室内相应区域温度和人体主要活动信息,并将相关数据发送至中央控制器,通过中央控制器判断室内人体主要活动区域的温度,控制此区域输风支管对应的电动风门机构开合,实现此区域均衡制冷或制热。本设计可以解决现有的中央空调出风口均为一个设计,空调出风口下方区域可以快速实现制冷或制热,而其他地方无法快速制冷或制热,并且制冷制热效果差等问题。并且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电路上设有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的延迟通电时间为20~30min,实现温度传感器延时采集室内相应区域的温度值,预留室内升温或制冷时间,在此时间后室内温度依然无法到达预设效果,再启动输风支管供气,可以在提高供气舒适性的同时,减小风管内的能量损耗。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成本低廉,可以实现智能化、人机化向室内均衡供气,调节灵活性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中央空调送风装置,它包括设置在室内天花板顶部且与中央空调系统连接的输风管,所述输风管包括输风主管1和与之连通的输风支管2,所述输风主管正下方设有主出风窗101,所述输风支管2下方布设有多个副出风窗201;并且在所述输风支管2的进风口处设有电动风门机构,所述电动风门机构包括与输风支管2内壁转动连接的风门3及与风门连接的电力驱动器4,所述电力驱动器4与中央空调系统的中央控制器5电连接,由中央控制器5发出控制指令到电力驱动器4,可以控制风门3的开合;在所述输风支管2的出风窗附近设有温度传感器6和人体感应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6和人体感应传感器7与所述中央控制器5数据信号连接,由温度传感器6和人体感应传感器7采集室内温度和人体主要活动区域的实际情况,中央控制器5接收到相应信号,进而操作电力驱动器4,可以控制风门3的开合。优选地,所述输风支管2按室内面积或者根据室内人员的主要活动场地布置为两路以上,所述输风主管1位于输风支管2中心位置,保证进入各输风支管2的风量均衡,尽量减小各输风支管2内能量损耗;并且在每路输风支管2的进风口处均设有对应的电动风门机构。在所述温度传感器6的控制电路上设有时间继电器8,并且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延迟通电时间可以设置为20~30min。具体工作流程为:s1、空调刚刚启动运行过程中,主要从输风主管1及主出风窗101进入室内,此时为现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常规工作状态;s2、通过时间继电器8延时20~30min后,温度传感器6通电工作,采集室内对应区域的温度,同时人体感应传感器7采集室内人体主要活动区域,并将相关数据发送至中央控制器5;s3、通过中央控制器5判断室内人体主要活动区域的温度,控制此区域输风支管对应的电动风门机构开合,实现此区域均衡制冷或制热。在所述输风支管2的顶部内壁设有多个与每个副出风窗201一一对应的导风板202,所述导风板202相对于输风支管顶部内壁倾斜向下设置,此设计可以使风流更好聚集并从每个出风窗吹入室内,减少其能量损耗。在每个输风支管2的外表面均从内至外依次包裹有保温层9和隔热层10,通过增加保温层9和隔热层10,可以进一步降低输风支管2内的能量损耗,提高空调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央空调送风装置,它包括设置在室内天花板顶部且与中央空调系统连接的输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风管包括输风主管(1)和与之连通的输风支管(2),并且在所述输风支管(2)的进风口处设有电动风门机构,所述电动风门机构包括与输风支管(2)内壁转动连接的风门(3)及与风门连接的电力驱动器(4),所述电力驱动器(4)与中央空调系统的中央控制器(5)电连接;在所述输风支管的出风窗附近设有温度传感器(6)和人体感应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6)和人体感应传感器(7)与所述中央控制器(5)数据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空调送风装置,它包括设置在室内天花板顶部且与中央空调系统连接的输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风管包括输风主管(1)和与之连通的输风支管(2),并且在所述输风支管(2)的进风口处设有电动风门机构,所述电动风门机构包括与输风支管(2)内壁转动连接的风门(3)及与风门连接的电力驱动器(4),所述电力驱动器(4)与中央空调系统的中央控制器(5)电连接;在所述输风支管的出风窗附近设有温度传感器(6)和人体感应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6)和人体感应传感器(7)与所述中央控制器(5)数据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湘黔张颖蒋泽运文城水陈文军旷国辉兰江鑫邱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华城新能源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