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结构、空调柜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57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道结构、空调柜机和空调器,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壳和第二风壳,所述第二风壳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风壳的前端上从而共同构设出风腔,其中,所述第一风壳限定出所述风腔的入口,所述第二风壳限定出所述风腔的出口,所述第一风壳和所述第二风壳均为一体成型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在风道结构的前后方向分别设置一体成型的第一风壳和第二风壳,通过第一风壳和第二风壳构设出具有入口和出口的风腔,提高了风道结构的结构强度,且减少了风道结构的装配工序,降低了风道结构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结构、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道结构、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单贯流柜机的风道结构尺寸大,结构复杂,无法整体上一体注塑。行业内通常将风道结构拆分成左右拆分成多个部件,然后再组装,但该方式结构容易变形,往往需要增设钣金件来提高结构强度,由于部件较多装配繁琐,此外,小部件受热胀冷缩影响容易产生噪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道结构,该风道结构的结构简单、装配工序少和生产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风道结构的空调柜机,该空调柜机的结构简单、装配工序少和生产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柜机的空调器,该空调器的结构简单、装配工序少和生产成本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壳和第二风壳,所述第二风壳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风壳的前端上从而共同构设出风腔,其中,所述第一风壳限定出所述风腔的入口,所述第二风壳限定出所述风腔的出口,所述第一风壳和所述第二风壳均为一体成型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在风道结构的前后方向分别设置一体成型的第一风壳和第二风壳,通过第一风壳和第二风壳构设出具有入口和出口的风腔,提高了风道结构的结构强度,且减少了风道结构的装配工序,降低了风道结构的生产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壳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间隔设置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蜗壳的前端设有第一蜗舌,所述第一蜗舌包括相互连接的平直部和弯折部,所述平直部伸入所述风腔内。可选示例中,所述第二风壳包括:连接于所述弯折部前端的第二蜗舌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蜗壳前端的第三蜗壳。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所述第二蜗舌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弯折部外端所在的平面相平行。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所述第二蜗舌与所述第三蜗壳之间设有多个横梁。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且位于所述风腔内。可选示例中,所述第二风壳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壳上。可选示例中,所述第二风壳的下端支承在所述第二端板上。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所述贯流风轮与所述平直部的距离d在6-10毫米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柜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风道结构,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结构的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和制造成本低,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和制造成本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风壳上,所述第一风壳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蒸发器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和制造成本低,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和制造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风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风道结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风道结构中的第一风壳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风道结构中的第二风壳的立体图;图7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空调柜机100;风道结构10;第一风壳11;第一端板111;第二端板112;第一蜗壳113;第一蜗舌114;平直部1141;弯折部1142;第二蜗壳115;第二风壳12;第二蜗舌121;第三蜗壳122;横梁123;隔板124;风腔13;入口131;出口132;贯流风轮14;蒸发器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图7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结构10,该风道结构10运用于空调柜机100。如图1结合图2所示,风道结构10包括第一风壳11和第二风壳12,所述第二风壳12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风壳11的前端上从而共同构设出风腔13,其中,所述第一风壳11限定出所述风腔13的入口131,所述第二风壳12限定出所述风腔13的出口132,第一风壳11和第二风壳12均为一体成型件。需要说明的是,“前端”和“后端”是相对于空调柜机100的出风侧而言,靠近出风侧的一端为前端,远离出风侧的一端为后端。也就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结构10包括前后两个部分,位于风道结构10后侧的第一风壳11具有入口131,即通过第一风壳11将冷风或热风引入风腔13内,位于风道结构10前侧的第二风壳12具有出口132,即通过第二风壳12将冷风或热风引出风腔13。为了提高风道结构10的整体结构强度和装配效率,第一风壳11和第二风壳12均为一体成型件。这样在风道结构10装配过程中,可以直接将第二风壳12装配于第一风壳11上就可以完成风道结构10的装配。此外,为保证风腔13内流道的平整,第一风壳11的前端与第二风壳12的后端平滑过渡,如此,可以避免气流在风腔13内形成涡旋,减少气流的流动噪声。简言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结构10,在风道结构10的前后方向分别设置一体成型的第一风壳11和第二风壳12,通过第一风壳11和第二风壳12构设出具有入口131和出口132的风腔13,提高了风道结构10的结构强度,且减少了风道结构10的装配工序,降低了风道结构10的生产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风壳1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111和第二端板112,所述第一端板111和所述第二端板112之间间隔设置的第一蜗壳113和第二蜗壳115。即将第一蜗壳113和第二蜗壳115的一端(如图5中的上端)连接于第一端板111上,第一蜗壳113和第二蜗壳115的另一端(如图5中的下端)连接于第二端板112上,换言之,第一蜗壳113和第二蜗壳115分别一体形成于第一端板111和第二端板112上,从而提高第一风壳11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蜗壳113和第二蜗壳115在纵向方向上(即图5中的上下方向)发生形变。此外,第一端板111和第二端板112也可以起到封闭风腔13上下端的作用,防止气流从上下两端流出。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结合图7所示,第一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壳和第二风壳,所述第二风壳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风壳的前端上从而共同构设出风腔,其中,所述第一风壳限定出所述风腔的入口,所述第二风壳限定出所述风腔的出口,所述第一风壳和所述第二风壳均为一体成型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壳和第二风壳,所述第二风壳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风壳的前端上从而共同构设出风腔,其中,所述第一风壳限定出所述风腔的入口,所述第二风壳限定出所述风腔的出口,所述第一风壳和所述第二风壳均为一体成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壳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间隔设置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的前端设有第一蜗舌,所述第一蜗舌包括相互连接的平直部和弯折部,所述平直部伸入所述风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壳包括:连接于所述弯折部前端的第二蜗舌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蜗壳前端的第三蜗壳。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蜗舌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弯折部外端所在的平面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蜗舌与所述第三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鹏垒闫长林张爱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