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旦彪专利>正文

一种球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73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阀组件,涉及球阀技术领域,包括球阀主体,所述球阀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手柄,且手柄的底部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底部连接有阀球,所述球阀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运输管,且运输管的两侧皆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外侧设置有抱箍,且外管的一侧连接有内管,所述运输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温层,且第一保温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可减少高温和低温的环境对球阀主体内的运输管带来的损害,运用在球阀主体外侧设置的可拆卸的支架,使得球阀主体在于管道连接时,可减少管道运输产生的晃动,提高运输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装置的保护性能提高,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阀组件
本技术涉及球阀
,具体为一种球阀组件。
技术介绍
球阀,标准GB/T21465-2008《阀门术语》中定义为: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其中硬密封V型球阀其V型球芯与堆焊硬质合金的金属阀座之间具有很强的剪切力,特别适用于含纤维、微小固体颗料等的介质,而多通球阀在管道上不仅可灵活控制介质的合流、分流、及流向的切换,同时也可关闭任一通道而使另外两个通道相连,本类阀门在管道中一般应当水平安装,球阀按照驱动方式分为:气动球阀,电动球阀,手动球阀。但是现有的球阀组件在对球阀的保护装置设置的不够完善,使得球阀内的水在低温环境下会冷冻,不便于球阀的开合,使得球阀在使用时不够稳定,且现有的球阀组件不便于连接,连接时不能根据连接处的长度对球阀连接管的长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球阀的保护装置设置的不够完善和不便于连接的问题,提供一种球阀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阀组件,包括球阀主体,所述球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阀组件,包括球阀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手柄(7),且手柄(7)的底部连接有阀杆(8),所述阀杆(8)的底部连接有阀球(3),所述球阀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运输管(2),且运输管(2)的两侧皆连接有外管(11),所述外管(11)的外侧设置有抱箍(12),且外管(11)的一侧连接有内管(9),所述运输管(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温层(5),且第一保温层(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6),所述球阀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支架(13),且支架(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16),所述支架(13)的两侧连接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阀组件,包括球阀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手柄(7),且手柄(7)的底部连接有阀杆(8),所述阀杆(8)的底部连接有阀球(3),所述球阀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运输管(2),且运输管(2)的两侧皆连接有外管(11),所述外管(11)的外侧设置有抱箍(12),且外管(11)的一侧连接有内管(9),所述运输管(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温层(5),且第一保温层(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6),所述球阀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支架(13),且支架(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16),所述支架(13)的两侧连接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9)套接在外管(11)的内壁,且外管(11)和内管(9)通过抱箍(12)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旦彪
申请(专利权)人:邵旦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