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1659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12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包括:压缩机,具有冷媒出口和静压轴承;供气管,连通冷媒出口和静压轴承的进气口,并设有过滤器;冷媒出口排出的冷媒进入供气管经过过滤器进入静压轴承的进气口。在本申请中,去除泵和加热罐的使用,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去除泵加压环节和加热气化环节,可降低能耗,更加节能环保。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
本申请涉及家电
,例如涉及一种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离心压缩机必须使用轴承来支撑转轴,滚珠轴承,摩擦损失大发热严重,无法实现高转速,磁浮轴承电子式结构非常复杂,制造成本高,静压轴承因使用冷媒来代替润滑油,摩擦损失小可达到高速,另外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此类静压轴承供气冷媒作为润滑剂的情况,根据状态可分为液态冷媒、气液两态冷媒、气态冷媒三种供气方式,冷媒通过在轴承上设置的小孔,在轴承与转轴的间隙中以螺旋形流动并以冷媒压力来支撑转轴。现阶段通常给静压轴承供气液两态冷媒,轴承流体模压力小,支撑力低,导致无法充分支撑转轴的问题出现。而且当液态冷媒供给静压轴承的时候,会因为冷媒气化压力突然上升,导致转轴与轴承相撞产生轴承破损的问题。同样,使用气液两态冷媒作为润滑剂,因液态冷媒粘性较大,也会有摩擦损失较大的缺点。因此现阶段多使用泵加压以及加热罐将液态冷媒转换为气态冷媒。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使用泵以及加热罐等,结构复杂,同时制造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以解决现阶段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升高的技术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包括:压缩机,具有冷媒出口和静压轴承;供气管,连通冷媒出口和静压轴承的进气口,并设有过滤器;冷媒出口排出的冷媒进入供气管经过过滤器进入静压轴承的进气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任一项的静压轴承供气系统。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压缩机运行稳定前的短暂时间,直接将从压缩机的冷媒出口排出气液两态的冷媒过滤去除杂质后供给静压轴承,支撑静压轴承内的转轴,压缩机运行稳定后,从压缩机的冷媒出口排出单气态的冷媒,将由冷媒出口排出的冷媒过滤去除杂质后直接供给静压轴承,由于冷媒出口排出的冷媒压力较高且为单气态,因此不需要增压可直接用于支撑静压轴承内的转轴,去除泵和加热罐的使用,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去除泵加压环节和加热气化环节,可降低能耗,更加节能环保。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静压轴承供气系统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静压轴承供气系统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静压轴承供气系统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压缩机;101、冷媒出口;102、静压轴承;200、供气管;201、流量调节阀;202、旁通管;300、过滤器;400、冷媒加热器;401、止回阀;500、增压装置;600、冷凝器;601、冷媒管;602、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静压轴承供气系统的一个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静压轴承102供气系统包括:压缩机100,具有冷媒出口101和静压轴承102;供气管200,连通冷媒出口101和静压轴承102的进气口,并设有冷媒加热器400;冷媒出口101排出的冷媒进入供气管200经过冷媒加热器400进入静压轴承102的进气口。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在压缩机100运行稳定前,从压缩机100的冷媒出口101排出气液两态的冷媒,经过冷媒加热器400的加热将其中的液态冷媒气化并提升压力,然后直接供给静压轴承102,在压缩机100运行稳定后,从压缩机100的冷媒出口101排出单气态的冷媒,冷媒加热器400可停止加热,将由冷媒出口101排出的冷媒直接供给静压轴承102,由于冷媒出口101排出的冷媒压力较高且为单气态,因此不需要增压,可直接用于支撑静压轴承102内的转轴,去除泵加压的环节,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减少加压环节以及加热气化的时间,可降低能耗,更加节能环保。可选地,冷媒加热器400为本领域常用的用于将未气化的液态冷媒进行加热使其气化的装置。可选地,冷媒加热器400为加热罐,加热罐具有电加热功能。采用该可选实施例,通过加热可将液态冷媒气化,并且罐可均衡压力,使压力更平稳。可选地,冷媒加热器400的进气口设有止回阀401。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在冷媒加热器400工作时,部分冷媒会在冷媒加热器400内蒸发气化,导致冷媒加热器400内的气压增高,通过在冷媒加热器400的进气口处设置止回阀401,可以防止冷媒逆流,造成对静压轴承102供气不稳定的情况。可选地,冷媒加热器400的进气口设有止回阀401是指止回阀401直接设置在冷媒加热器400的进气口内或者设置在与冷媒加热器400进气口连接的管上且距离冷媒加热器400较近的位置。冷媒可选地,流量调节阀201安装在冷媒加热器400的出气口与静压轴承102的进气口之间。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由于冷媒加热器400内液体冷媒气化会导致压力的变化,将流量调节阀201安装在冷媒加热器400的出气口与静压轴承102的进气口之间可对压力对经过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对静压轴承102的供气更稳定。可选地,还包括:过滤器300,连通于供气管200上,被配置为对经过供气管200的冷媒进行过滤。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对冷媒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堵塞静压轴承102内的供气孔等较窄的部分,影响静压轴承102的稳定性。可选地,过滤器300设置于冷媒出口101与冷媒加热器400的进气口之间。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在冷媒进入冷媒加热器400等部件之前先对冷媒进行过滤,去除冷媒内的杂质,防止冷媒内的杂质对冷媒加热器400等部件造成影响,提高供气的稳定性。可选地,过滤器300设置于冷媒出口101与冷媒加热器400的进气口之间的供气管200上的任一位置,并连通在供气管200上。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根据安装空间合理的选择过滤器300的安装位置,便于空间排布。可选地,还包括:旁通管202,与冷媒加热器400并联在供气管200上。采用该可选实施例,使冷媒可以不经过冷媒加热器400直接进入静压轴承102内,便于在压缩机100工作稳定后,不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缩机,具有冷媒出口和静压轴承;/n供气管,连通所述冷媒出口和静压轴承的进气口,并设有过滤器;所述冷媒出口排出的冷媒进入所述供气管经过所述过滤器进入所述静压轴承的进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具有冷媒出口和静压轴承;
供气管,连通所述冷媒出口和静压轴承的进气口,并设有过滤器;所述冷媒出口排出的冷媒进入所述供气管经过所述过滤器进入所述静压轴承的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调节阀,连通于所述供气管上,被配置为调节经过所述供气管的冷媒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流量调节阀为调速阀,所述调速阀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安装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静压轴承的进气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轴承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泳俞国新刘增岳肖波王晶李昆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