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井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609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井支护装置,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多层框架,框架由一组一号槽钢和一组二号槽钢构成,一号槽钢两端凹槽内分别开设有70mm*15mm的通孔,并将两端立面长110mm的两壁割掉,二号槽钢两端为梯形状;二号槽钢两端的梯形部分分别插入至一号槽钢两端的对应的通孔内;相邻框架拐角之间竖直设置有立柱槽钢,该立柱槽钢底端凹槽内中间位置设置有缺口,顶端为梯形状,且梯形部分上设置有的缺口;立柱槽钢底端处的缺口套接至下层框架对应二号槽钢两端梯形部分上,顶端处的缺口套接至上层框架对应二号槽钢两端梯形部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年限长,抗压能力更强,便捷、高效、可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井支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山开采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天井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天井是矿山井下联系上下两个中段的垂直或倾斜巷道,主要用于下放矿石或废石、行人、切割、通风、充填、探矿、运送材料工具和设备等。实际开采过程中由于有些矿山岩体较为松软极易破碎,围岩很不稳固,稳定性很差,为防止天井变形坍塌,浮石掉落等造成安全事故,通常需要对天井进行支护。现有支护工艺主要采用木支护、钢材支护和混凝土支护,木支护由于木材容易腐朽,使用年限不长,抗压能力不强,而混凝土支护作业较为复杂,支出成本加高,同时,目前所使用的钢材支护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天井内进行焊接作业很不方便,且后期拆卸也很困难,不能将钢材回收,造成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年限长,抗压能力更强,便捷、高效、可回收再利用的天井支护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天井支护装置,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多层框架,所述框架由一组一号槽钢和一组二号槽钢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槽钢两端凹槽内距离端口45mm位置处分别开设有7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井支护装置,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多层框架(4),所述框架(4)由一组一号槽钢(1)和一组二号槽钢(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槽钢(1)两端凹槽内距离端口45mm位置处分别开设有70mm*15mm的通孔,并将两端立面长110mm 的两壁割掉;所述二号槽钢(2)两端为梯形状,梯形的上底为45mm,下底为70mm,高为60mm;所述二号槽钢(2)两端的梯形部分分别插入至所述一号槽钢(1)两端的对应的通孔内;相邻框架(4)拐角之间竖直设置有立柱槽钢(3),该立柱槽钢(3)底端凹槽内中间位置设置有60mm*15mm的缺口,顶端为梯形状,梯形的上底为60mm,下底为90mm,高为60mm,且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井支护装置,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多层框架(4),所述框架(4)由一组一号槽钢(1)和一组二号槽钢(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槽钢(1)两端凹槽内距离端口45mm位置处分别开设有70mm*15mm的通孔,并将两端立面长110mm的两壁割掉;所述二号槽钢(2)两端为梯形状,梯形的上底为45mm,下底为70mm,高为60mm;所述二号槽钢(2)两端的梯形部分分别插入至所述一号槽钢(1)两端的对应的通孔内;相邻框架(4)拐角之间竖直设置有立柱槽钢(3),该立柱槽钢(3)底端凹槽内中间位置设置有60mm*15mm的缺口,顶端为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凯鑫杨保国马耀宗刘帅帅梁秀成王朋飞郑增光葛洋松朱留生张瑞文薛亚同
申请(专利权)人:玉门市昌源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