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超专利>正文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59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包括立柱、第一膨胀橡胶圈和固定套,所述立柱外侧面的一端套接有底部托盘,所述底部托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膨胀橡胶圈,所述第一膨胀橡胶圈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套接于立柱外表面的中部。该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通过立柱、挡板和第一膨胀橡胶圈的设置,将立柱塞入水文地质勘探前期形成的注浆的通道后,可用于层压力水流动排泄的通道,通过采用第一膨胀橡胶圈和第二膨胀橡胶圈作为密封材料后,膨胀橡胶遇水膨胀形成紧贴于密封槽的密封圈,即可达到止水效果,底部托盘、顶部托盘和挡板可以限制膨胀橡胶的纵向滑动,增强塞子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
本技术涉及水文地质勘探
,具体为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
技术介绍
水文地质勘察亦称“水文地质勘测”,指为查明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而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旨在掌握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成因、分布及其运动规律,为合理开采利用水资源,正确进行基础、打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包括地下、地上水文勘察两个方面。地下水文勘察主要是调查研究地下水在全年不同时期的水位变化、流动方向、化学成分等情况,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侵蚀性,判定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阶段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影响。在水文地质勘探活动中,为了消除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或者出现多层地下水时为了消除各层地下水之间的影响时,成孔后需要按技术要求对指定位置进行止水隔水工作,现有的止水隔水工作,主要用黏土、水泥浆等呈细小分散颗粒状材料填充,该类细分散颗粒材料容易被冲散稀释,降低结合膨胀或水化固结性能,甚至不能水化固结,严重影响隔水止水效果,因此,现提出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包括立柱、第一膨胀橡胶圈和固定套,所述立柱外侧面的一端套接有底部托盘,所述底部托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膨胀橡胶圈,所述第一膨胀橡胶圈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套接于立柱外表面的中部,所述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膨胀橡胶圈,所述第二膨胀橡胶圈的上表面设置有顶部托盘,所述立柱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螺纹钉,所述螺纹钉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所述螺纹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钉头。可选的,所述底部托盘、顶部托盘和挡板均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外侧。可选的,所述底部托盘、顶部托盘和挡板的外径均大于第一膨胀橡胶圈和第二膨胀橡胶圈的外径。可选的,所述底部托盘和顶部托盘的形状均为锥形。可选的,所述螺纹钉的数量为四个。可选的,所述立柱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通过立柱、挡板和第一膨胀橡胶圈的设置,将立柱塞入水文地质勘探前期形成的注浆的通道后,可用于层压力水流动排泄的通道,通过采用第一膨胀橡胶圈和第二膨胀橡胶圈作为密封材料后,膨胀橡胶遇水膨胀形成紧贴于密封槽的密封圈,即可达到止水效果,底部托盘、顶部托盘和挡板可以限制膨胀橡胶的纵向滑动,增强塞子的密封性能,通过固定套和螺纹钉的设置,解决了水塞子刚插入通道时还不能缓解水压的问题,螺纹钉可以将水塞子固定在通道中,大大增加了其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膨胀橡胶圈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底部托盘;3、第一膨胀橡胶圈;4、挡板;5、第二膨胀橡胶圈;6、顶部托盘;7、套环;8、连杆;9、固定套;10、螺纹钉;11、锥形头;12、钉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包括立柱1、第一膨胀橡胶圈3和固定套9,立柱1外侧面的一端套接有底部托盘2,底部托盘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膨胀橡胶圈3,第一膨胀橡胶圈3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4,挡板4套接于立柱1外表面的中部,挡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膨胀橡胶圈5,第二膨胀橡胶圈5的上表面设置有顶部托盘6;为了增加止压力水塞子的实用性,通过立柱1、挡板4和第一膨胀橡胶圈3的设置,将立柱1塞入水文地质勘探前期形成的注浆的通道后,可用于层压力水流动排泄的通道,通过采用第一膨胀橡胶圈3和第二膨胀橡胶圈5作为密封材料后,膨胀橡胶遇水膨胀形成紧贴于密封槽的密封圈,即可达到止水效果,底部托盘2、顶部托盘6和挡板4可以限制膨胀橡胶的纵向滑动,增强塞子的密封性能;立柱1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9,所述固定套9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螺纹钉10,所述螺纹钉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11,所述螺纹钉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钉头12,通过固定套9和螺纹钉10的设置,解决了水塞子刚插入通道时还不能缓解水压的问题,螺纹钉10可以将水塞子固定在通道中,底部托盘2、顶部托盘6和挡板4均设置于立柱1的外侧,底部托盘2、顶部托盘6和挡板4的外径均大于第一膨胀橡胶圈3和第二膨胀橡胶圈5的外径,底部托盘2和顶部托盘6的形状均为锥形,为了更加方便的安放水塞子,螺纹钉10的数量为四个,立柱1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综上所述,该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使用时,通过立柱1、挡板4和第一膨胀橡胶圈3的设置,将立柱1塞入水文地质勘探前期形成的注浆的通道后,可用于层压力水流动排泄的通道,通过采用第一膨胀橡胶圈3和第二膨胀橡胶圈5作为密封材料后,膨胀橡胶遇水膨胀形成紧贴于密封槽的密封圈,即可达到止水效果,底部托盘2、顶部托盘6和挡板4可以限制膨胀橡胶的纵向滑动,增强塞子的密封性能,通过固定套9和螺纹钉10的设置,解决了水塞子刚插入通道时还不能缓解水压的问题,螺纹钉10可以将水塞子固定在通道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包括立柱(1)、第一膨胀橡胶圈(3)和固定套(9),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外侧面的一端套接有底部托盘(2),所述底部托盘(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膨胀橡胶圈(3),所述第一膨胀橡胶圈(3)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4),所述挡板(4)套接于立柱(1)外表面的中部,所述挡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膨胀橡胶圈(5),所述第二膨胀橡胶圈(5)的上表面设置有顶部托盘(6),所述立柱(1)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9),所述固定套(9)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螺纹钉(10),所述螺纹钉(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11),所述螺纹钉(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钉头(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止压力水塞子,包括立柱(1)、第一膨胀橡胶圈(3)和固定套(9),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外侧面的一端套接有底部托盘(2),所述底部托盘(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膨胀橡胶圈(3),所述第一膨胀橡胶圈(3)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4),所述挡板(4)套接于立柱(1)外表面的中部,所述挡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膨胀橡胶圈(5),所述第二膨胀橡胶圈(5)的上表面设置有顶部托盘(6),所述立柱(1)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9),所述固定套(9)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螺纹钉(10),所述螺纹钉(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11),所述螺纹钉(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钉头(12)。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张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