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58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包括底板、支架和第二液压缸,所述底板的下方两侧均固定有滚轮,且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架,且活动架的底部贯穿有螺纹杆,所述支架固定在底板的上方,且支架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同时第一驱动电机的下方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方固定有转板,且转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液压缸。该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通过活动架和螺纹杆的设置,推动底板,在滚轮的作用下方,底板会往前方移动,以便对打孔装置进行移动,将打孔装置移动至打孔位置后,往下按压活动架,使活动架接触地面,然后将螺纹杆穿过活动架拧入地面,以便对底板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土勘察相关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岩土工程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在对岩土进行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岩土进行打孔工作。常见的岩土打孔装置不便于进行携带,从而使得打孔装置搬运起来比较麻烦,且在打孔前,不便于将岩土层提前敲碎,从而使得打孔的效率下降,影响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见的岩土打孔装置不便于进行携带,从而使得打孔装置搬运起来比较麻烦,且在打孔前,不便于将岩土层提前敲碎,从而使得打孔的效率下降,影响工作进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包括底板、支架和第二液压缸,所述底板的下方两侧均固定有滚轮,且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架,且活动架的底部贯穿有螺纹杆,所述支架固定在底板的上方,且支架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同时第一驱动电机的下方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方固定有转板,且转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下方固定有第一液压杆,且第一液压杆的下方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下方固定有钻头,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第一液压缸的后方,且第二液压缸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杆,同时第二液压杆的下方固定有压板。优选的,所述滚轮关于底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滚轮设置有两组。优选的,所述活动架与螺纹杆为螺纹连接,且活动架关于底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转轴与转板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转轴与转板为垂直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液压杆与第二驱动电机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转轴与钻头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液压杆与压板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二液压杆与压板为垂直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通过活动架和螺纹杆的设置,推动底板,在滚轮的作用下方,底板会往前方移动,以便对打孔装置进行移动,将打孔装置移动至打孔位置后,往下按压活动架,使活动架接触地面,然后将螺纹杆穿过活动架拧入地面,以便对底板进行固定;2、该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通过第二液压缸和压板的设置,第二液压缸会通过第二液压杆带动压板下降,使用压板将土面震碎,从而方便打孔,增加工作效率;3、该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设置,第一液压缸会通过第一液压杆带动第二驱动电机下降,而第二驱动电机会通过第二转轴带动钻头进行旋转,而旋转的钻头可以对岩土进行打孔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板右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滚轮;3、开孔;4、活动架;5、螺纹杆;6、支架;7、第一驱动电机;8、第一转轴;9、第一液压缸;10、第一液压杆;11、第二驱动电机;12、第二转轴;13、钻头;14、第二液压缸;15、第二液压杆;16、压板;17、转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包括底板1、支架6和第二液压缸14,底板1的下方两侧均固定有滚轮2,且底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孔3,滚轮2关于底板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滚轮2设置有两组,推动底板1,在滚轮2的作用下方,底板1会往前方移动,以便对打孔装置进行移动,开孔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架4,且活动架4的底部贯穿有螺纹杆5,支架6固定在底板1的上方,且支架6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7,同时第一驱动电机7的下方安装有第一转轴8,活动架4与螺纹杆5为螺纹连接,且活动架4关于底板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将打孔装置移动至打孔位置后,往下按压活动架4,使活动架4接触地面,然后将螺纹杆5穿过活动架4拧入地面,以便对底板1进行固定,第一驱动电机7通过第一转轴8与转板17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转轴8与转板17为垂直分布,第一驱动电机7会通过第一转轴8带动转板17旋转,以便将第一液压缸9旋转后方。第一转轴8的下方固定有转板17,且转板17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液压缸9,第一液压缸9的下方固定有第一液压杆10,且第一液压杆10的下方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11,第一液压缸9通过第一液压杆10与第二驱动电机11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二驱动电机11通过第二转轴12与钻头13构成旋转结构,第一液压缸9会通过第一液压杆10带动第二驱动电机11下降,而第二驱动电机11会通过第二转轴12带动钻头13进行旋转,而旋转的钻头13可以对岩土进行打孔工作。第二驱动电机11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转轴12,且第二转轴12的下方固定有钻头13,第二液压缸14设置在第一液压缸9的后方,且第二液压缸1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杆15,同时第二液压杆15的下方固定有压板16,第二液压缸14通过第二液压杆15与压板16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二液压杆15与压板16为垂直分布,第二液压缸14会通过第二液压杆15带动压板16下降,使用压板16将土面震碎,从而方便打孔。工作原理:对于这类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首先连接外部电源,当需要对该打孔装置进行移动时,推动底板1,在滚轮2的作用下方,底板1会往前方移动,以便对打孔装置进行移动,将打孔装置移动至打孔位置后,往下按压活动架4,使活动架4接触地面,然后将螺纹杆5穿过活动架4拧入地面,以便对底板1进行固定,然后启动第二液压缸14,第二液压缸14会通过第二液压杆15带动压板16下降,使用压板16将土面震碎,从而方便打孔,增加工作效率,然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7,第一驱动电机7会通过第一转轴8带动转板17旋转,以便将第一液压缸9旋转后方,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9和第二驱动电机11,第一液压缸9会通过第一液压杆10带动第二驱动电机11下降,而第二驱动电机11会通过第二转轴12带动钻头13进行旋转,而旋转的钻头13可以对岩土进行打孔工作,其中液压缸型号为CDM2B25,驱动电机型号为YE2-132S-4,就这样完成整个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的使用过程,本技术涉及到的电性技术均为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包括底板(1)、支架(6)和第二液压缸(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方两侧均固定有滚轮(2),且底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孔(3),所述开孔(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架(4),且活动架(4)的底部贯穿有螺纹杆(5),所述支架(6)固定在底板(1)的上方,且支架(6)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7),同时第一驱动电机(7)的下方安装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的下方固定有转板(17),且转板(17)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液压缸(9),所述第一液压缸(9)的下方固定有第一液压杆(10),且第一液压杆(10)的下方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1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1)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转轴(12),且第二转轴(12)的下方固定有钻头(13),所述第二液压缸(14)设置在第一液压缸(9)的后方,且第二液压缸(1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杆(15),同时第二液压杆(15)的下方固定有压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置,包括底板(1)、支架(6)和第二液压缸(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方两侧均固定有滚轮(2),且底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孔(3),所述开孔(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架(4),且活动架(4)的底部贯穿有螺纹杆(5),所述支架(6)固定在底板(1)的上方,且支架(6)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7),同时第一驱动电机(7)的下方安装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的下方固定有转板(17),且转板(17)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液压缸(9),所述第一液压缸(9)的下方固定有第一液压杆(10),且第一液压杆(10)的下方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1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1)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转轴(12),且第二转轴(12)的下方固定有钻头(13),所述第二液压缸(14)设置在第一液压缸(9)的后方,且第二液压缸(1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杆(15),同时第二液压杆(15)的下方固定有压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岩土勘察用打孔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东林张传虎陆成龙高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