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丹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64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结构板,所述第一结构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钢筋孔,所述第一结构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均放置有定位块,每个所述定位块的外表面均与定位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结构板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第二结构板。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通过保温层,可以对结构板进行控温,通过插槽和插块的配合,便于保温层的安装和卸下,方便工作人员操作,通过定位槽和定位块的配合,方便工作人员配合吊机将结构板固定在一起,提高了工作的便利性,通过凹槽和钢筋杆的配合,方便将两个结构板固定在一起,钢筋杆和凹槽内部的相互接触,方便在混凝土冻结后取下结构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全预制装配式结构有两种装配形式,第一种为柱钢钢筋混凝土全预制装配式结构,第二种为预制钢管混凝土,柱钢钢筋混凝土全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制钢管混凝土柱由方形截面钢管内浇筑高强微膨胀混凝土而成,两种结构形式都可以通过施工技术将其主体结构构件原状拆除回收利用,减少建筑垃圾,是一种绿色结构体系。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整体还算是比较完善,但是由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再灌浆料时,对气温是有一定要求的,当室外气温低于五度时就不能够进行灌浆施工、灌完浆之后灌浆部位的温度在四十八小时内不得低于十度,当混凝土硬化后的耐低温性能又会大大提高,因此,现在存在的结构的保温措施不够完善,或者不存在保温措施,或者保温措施安装不方便,当天气寒冷时,这些缺陷会拖延工程的进程,而且,在组合结构时钢筋位置找不准会出现误差,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结构板,所述第一结构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钢筋孔,所述第一结构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均放置有定位块,每个所述定位块的外表面均与定位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结构板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第二结构板,每个所述第二结构板的底面均与定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结构板的底面均与第一结构板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结构板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保温层,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插槽,每个所述插槽的内部均放置有插块,每个所述插块的外表面均与插槽的内壁相接触,每个所述插块的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保温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凹槽,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钢筋杆,每个所述钢筋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每个所述钢筋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凹槽的内壁相接触,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设有第三结构板,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槽,每个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放置有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均与固定槽的内壁相接触,每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第三结构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结构板的外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右侧均放置有软塞,每个所述软塞的左端分别延伸至通孔的内部,每个所述软塞的外表面均与通孔的内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三结构板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校准块,每个所述校准块的外表面均与第三结构板的外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校准块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二结构板的外表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结构板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调节杆,每个所述调节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保温层的外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调节杆的底端均开设有刺入孔,每个所述刺入孔的内部分别放置有插入刺,每个所述插入刺的外表面均与刺入孔的内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结构板的左右两侧放置有定位板,每个所述定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保温层的外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定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第一结构板的外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定位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栓孔,每个所述定位板的上方分别放置有相对称的螺栓,每个所述螺栓的外表面均与螺栓孔的内壁螺纹连接。优选的,每个所述螺栓的外表面均设有垫片环,每个所述垫片环的外表面均与螺栓的外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垫片环的外表面分别与定位板的外表面相接触。优选的,每个所述软塞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拉块,每个所述拉块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保温层,可以对结构板进行控温,天气寒冷时对内部进行保温,天气炎热时对内部进行控温,减缓内部温度的上升,通过插槽和插块的配合,便于保温层的安装和卸下,操作难度小,方便工作人员操作,通过定位槽和定位块的配合,方便工作人员配合吊机将结构板固定在一起,提高了工作的便利性,通过凹槽和钢筋杆的配合,方便将两个结构板固定在一起,提高固定性,钢筋杆和凹槽内部的相互接触,方便在混凝土冻结后取下结构板;2、通过固定槽和固定块,加固了结构板与结构板之间的连接,插入式的连接方式不仅坚固性好,而且便于在混凝土冻结后拆卸结构板,通过通孔和软塞的配合,既可以插入钢筋,在混凝土凝固后与其他混凝土块相连接,又可以在不需要插入钢筋时,将软塞塞入,防止混凝土溢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二结构板正视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三结构板侧视图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结构板后视图的剖视图。图中:1第二结构板、2保温层、3钢筋杆、4软塞、5第三结构板、6通孔、7校准块、8凹槽、9调节杆、10刺入孔、11螺栓孔、12垫片环、13定位板、14插块、15定位槽、16钢筋孔、17第一结构板、18定位块、19插槽、20螺栓、21插入刺、22拉块、23固定槽、24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结构板17,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钢筋孔16,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定位槽15,所述定位槽15的内部均放置有定位块18,每个所述定位块18的外表面均与定位槽15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第二结构板1,每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的底面均与定位块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的底面均与第一结构板17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保温层2,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插槽19,每个所述插槽19的内部均放置有插块14,每个所述插块14的外表面均与插槽19的内壁相接触,每个所述插块14的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保温层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调节杆9,每个所述调节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保温层2的外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调节杆9的底端均开设有刺入孔10,每个所述刺入孔10的内部分别放置有插入刺21,每个所述插入刺21的外表面均与刺入孔10的内壁相接触,可以调节墙板的垂直度并加固,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左右两侧放置有定位板13,每个所述定位板1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保温层2的外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定位板1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第一结构板17的外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定位板1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栓孔11,每个所述定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结构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钢筋孔(16),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定位槽(15),所述定位槽(15)的内部均放置有定位块(18),每个所述定位块(18)的外表面均与定位槽(15)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第二结构板(1),每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的底面均与定位块(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的底面均与第一结构板(17)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保温层(2),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插槽(19),每个所述插槽(19)的内部均放置有插块(14),每个所述插块(14)的外表面均与插槽(19)的内壁相接触,每个所述插块(14)的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保温层(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n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凹槽(8),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钢筋杆(3),每个所述钢筋杆(3)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凹槽(8)的内部,每个所述钢筋杆(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凹槽(8)的内壁相接触,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设有第三结构板(5),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槽(23),每个所述固定槽(23)的内部放置有固定块(24),每个所述固定块(24)的外表面均与固定槽(23)的内壁相接触,每个所述固定块(2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第三结构板(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结构板(5)的外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通孔(6),每个所述通孔(6)的右侧均放置有软塞(4),每个所述软塞(4)的左端分别延伸至通孔(6)的内部,每个所述软塞(4)的外表面均与通孔(6)的内壁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结构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钢筋孔(16),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定位槽(15),所述定位槽(15)的内部均放置有定位块(18),每个所述定位块(18)的外表面均与定位槽(15)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第二结构板(1),每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的底面均与定位块(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的底面均与第一结构板(17)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结构板(17)的上方放置有相对称的保温层(2),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插槽(19),每个所述插槽(19)的内部均放置有插块(14),每个所述插块(14)的外表面均与插槽(19)的内壁相接触,每个所述插块(14)的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保温层(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凹槽(8),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钢筋杆(3),每个所述钢筋杆(3)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凹槽(8)的内部,每个所述钢筋杆(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凹槽(8)的内壁相接触,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设有第三结构板(5),两个所述第二结构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槽(23),每个所述固定槽(23)的内部放置有固定块(24),每个所述固定块(24)的外表面均与固定槽(23)的内壁相接触,每个所述固定块(2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第三结构板(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结构板(5)的外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通孔(6),每个所述通孔(6)的右侧均放置有软塞(4),每个所述软塞(4)的左端分别延伸至通孔(6)的内部,每个所述软塞(4)的外表面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丹王晓莹余文科程俊刘俊胜
申请(专利权)人:洪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