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剪力墙模块及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6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型剪力墙模块,包括一字型模板、两个结构相同的L型模板以及连接件。每一个所述L型模板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垂直于所述一字型模板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件。平行于所述一字型模板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二模板共面且反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一字型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件。所述L型模板在转角处具有转角过渡块,所述转角过渡块具有朝向所述一字型模板方向突出的突出面,所述突出面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面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模板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剪力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型剪力墙模块及剪力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T型剪力墙模块及剪力墙。
技术介绍
剪力墙主要用于承受房屋或构筑屋的载荷。剪力墙可以分为钢板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以及配筋砌块剪力墙等,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要求的逐渐升级,出现了EPS剪力墙,EPS剪力墙是指在外墙面上粘贴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EPS板或挤塑板等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保温板形成的复合墙体。EPS剪力墙具有保温、隔音、绝缘以及施工速度快等优点。然而,现有的T型剪力墙,转角处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腔的横截面较小,强度较低,支撑能力差,影响墙体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T型剪力墙模块,存在转角处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腔的横截面较小,强度较低,影响墙体的牢固性的问题,提供一种T型剪力墙模块及剪力墙。一种T型剪力墙模块,所述T型剪力墙模块包括一字型模板、两个结构相同的L型模板以及连接件;每一个所述L型模板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垂直于所述一字型模板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朝远离所述一字型模板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一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件;平行于所述一字型模板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二模板共面且反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一字型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件;所述L型模板在转角处具有转角过渡块,所述转角过渡块具有朝向所述一字型模板方向突出的突出面,所述突出面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面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模板的外侧面。<br>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面为朝向所述一字型模板凸出的弧形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角过渡块为直三棱柱,所述直三棱柱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模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模板连接,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共面,所述第二模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共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交的侧棱为圆角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棱柱的顶面具有凸块,所述三棱柱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凸块相适配的凹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字型模板的顶部具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内侧和外侧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内凸起和多个第一外凸起;所述一字型模板的底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适配的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内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内凹槽和与所述第一外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外凹槽;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内凸起所述第一外凸起的高度;所述L型模板的顶部具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内侧和外侧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内凸起和多个第二外凸起;所述L型模板的底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相适配的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内凸起相适配的第二内凹槽和与所述第二外凸起相适配的第二外凹槽;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内凸起和所述第二外凸起的高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凸起与所述第一外凸起正对或错开设置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内凸起与所述第二外凸起正对或错开设置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凸起与所述第一外凸起正对设置且两者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内凸起与所述第二外凸起正对设置且两者的高度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内凸起的高度之差为3mm-6mm,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内凸起的高度之差为3mm-6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内凸起之间的间隔为55mm-65mm,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内凸起之间的间隔为55mm-6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凸起、所述第一外凸起、所述第二内凸起以及所述第二外凸起的横截面均呈梯形状,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内凸起、所述第一外凸起、所述第二内凸起以及所述第二外凸起的棱边均为圆角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内侧面距离所述一字型模板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侧面距离所述一字型模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2,H1<H2;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内侧面距离所述L型模板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H3,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距离所述L型模板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H4,H3<H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H1的范围为13mm-17mm,H2的范围为23mm-27mm,H3的范围为13mm-17mm,H4的范围为23mm-27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字型模板一端的侧面上具有向外突出的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呈喇叭状,所述一字型模板另一端的侧面上具有与所述第三突出部向适配的第三凹槽;所述L型模板一端的侧面上具有向外突出的第四突出部,所述第四突出部呈喇叭状,所述L型模板另一端的侧面上具有与所述第四突出部向适配的第四凹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字型模板的内外表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槽的开口边沿处以及内部边沿处为圆角结构;所述L型模板的内外表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二燕尾槽的开口边沿处以及内部边沿处为圆角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结构相同的L型模板内表面上的第二燕尾槽中,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燕尾槽中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将两个结构相同的L型模板围成的浇筑腔分割为混凝土浇筑腔和泥沙浇筑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两个L型模板之间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L型模板和一字型模板之间交替间隔置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的2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放置钢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表面均间隔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凸条,相邻两个所述凸条之间形成放置钢筋的所述容纳槽。一种剪力墙,包括若干个如上所述的T型剪力墙模块,若干个T型剪力墙模块纵向拼接形成剪力墙整体。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上述T型剪力墙模块,所述L型模板在转角处具有转角过渡块,所述转角过渡块具有朝向所述一字型模板方向突出的突出面,所述突出面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面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模板的外侧面。两个所述突出面与一字型模板的内侧面共同围成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有效地增大了T型剪力墙模块在转角处浇筑腔的横截面积,提高了T型剪力墙模块在转角处的强度和承重能力,增强了墙体的牢固性。另外当浇筑腔内的混凝土凝固后,可以将L型模板的转角过渡块切掉,切掉后的两个结构相同的L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型剪力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剪力墙模块(10)包括一字型模板(100)、两个结构相同的L型模板(200)以及连接件(300);/n每一个所述L型模板(200)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模板(220)和第二模板(230);/n垂直于所述一字型模板(100)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20)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朝远离所述一字型模板(100)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20)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件(300);/n平行于所述一字型模板(100)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二模板(230)共面且反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模板(230)与所述一字型模板(100)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件(300);/n所述L型模板(200)在转角处具有转角过渡块(210),所述转角过渡块(210)具有朝向所述一字型模板(100)方向突出的突出面,所述突出面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模板(220)的外侧面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模板(230)的外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型剪力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剪力墙模块(10)包括一字型模板(100)、两个结构相同的L型模板(200)以及连接件(300);
每一个所述L型模板(200)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模板(220)和第二模板(230);
垂直于所述一字型模板(100)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20)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朝远离所述一字型模板(100)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20)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件(300);
平行于所述一字型模板(100)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二模板(230)共面且反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模板(230)与所述一字型模板(100)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件(300);
所述L型模板(200)在转角处具有转角过渡块(210),所述转角过渡块(210)具有朝向所述一字型模板(100)方向突出的突出面,所述突出面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模板(220)的外侧面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模板(230)的外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剪力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面为朝向所述一字型模板(100)凸出的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剪力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过渡块(210)为直三棱柱,所述直三棱柱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所述第一侧面(211)与所述第一模板(220)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侧面(212)与所述第二模板(2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模板(220)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211)共面,所述第二模板(230)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212)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型剪力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211)与所述第二侧面(212)相交的侧棱为圆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型剪力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柱的顶面具有凸块(213),所述三棱柱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凸块(213)相适配的凹槽(2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剪力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型模板(100)的顶部具有第一突出部(110),所述第一突出部(110)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内凸起(130)和多个第一外凸起(150);
所述一字型模板(100)的底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110)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20)、与所述多个第一内凸起(130)相适配的多个第一内凹槽(140)和与所述多个第一外凸起(150)相适配的多个第一外凹槽(160);
所述第一突出部(110)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内凸起(130)和所述第一外凸起(150)的高度;
所述L型模板(200)的顶部具有第二突出部(240),所述第二突出部(240)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内凸起(241)和多个第二外凸起(243);
所述L型模板(200)的底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二突出部(240)相适配的第二凹槽(250)、与所述第二内凸起(241)相适配的第二内凹槽(242)和与所述第二外凸起(243)相适配的第二外凹槽(244);
所述第二突出部(240)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内凸起(241)的和所述第二外凸起(243)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型剪力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凸起(130)与所述第一外凸起(150)正对或错开设置于所述第一突出部(110)的两侧,所述第二内凸起(241)与所述第二外凸起(243)正对或错开设置于所述第二突出部(240)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T型剪力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凸起(130)与所述第一外凸起(150)正对设置且两者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内凸起(241)与所述第二外凸起(243)正对设置且两者的高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T型剪力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110)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内凸起(130)的高度之差为3mm-6mm,所述第二突出部(240)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内凸起(241)的高度之差为3mm-6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T型剪力墙模块,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内凸起(130)之间的间隔为55mm-65mm,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内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强郝际平郭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