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64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两块预制墙板的内部均设有若干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所述竖向分布钢筋沿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延伸并沿着预制墙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水平分布钢筋沿预制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着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之间相互垂直;两块预制墙板之间沿着长度方向布设有若干三角桁架筋,其尖端和尾端分别位于两块预制墙板内;相邻的两个三角桁架筋的尖端和尾端的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角桁架筋的交替布置,形成了一种新型界面抗剪构造,解决了双面叠合剪力墙两侧界面抗剪性能差异大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传统粗放型的房屋建造方式已经逐渐被工业化、集成化的建造方式所取代。在此背景下,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运而生,它能实现住宅结构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减少现场模板支撑搭设,同时也能够降低施工周期。但是,根据目前所能获知的资料,包括CN205742641U(一种新型墙板错位连接的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公开日2016-11-30)、CN104790566A(一种带端部封板的预制暗柱叠合板式剪力墙构件,公开日2015-07-22)、安徽省建设厅和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B34/T810-2008、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G/TJ08-2266-2018等,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双面叠合墙板的三角桁架筋均为同向布置。经试验研究发现,三角桁架筋尖端处预制墙板与中间现浇混凝土的界面抗剪性能比三角桁架筋尾端处的差,而双面叠合剪力墙的整体性能以界面抗剪性能较弱的一侧控制,因此未取得效益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可以实现在不提高用钢量和制造工艺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解决两侧界面抗剪性能差异大的问题,从而提高双面叠合剪力墙的整体受力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包括两块预制墙板、竖向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三角桁架筋;两块预制墙板的内部均设有若干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所述竖向分布钢筋沿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延伸并沿着预制墙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水平分布钢筋沿预制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着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之间相互垂直;两块预制墙板之间沿着长度方向布设有若干三角桁架筋,其尖端和尾端分别位于两块预制墙板内;相邻的两个三角桁架筋的尖端和尾端的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还包括有暗柱端;两块预制墙板之间的两端分别设有暗柱端,并且所述暗柱端与两块预制墙板相对的两面分别位于两块预制墙板内。更进一步地,所述暗柱端主要由若干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组成,所述竖向钢筋沿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延伸并环绕暗柱端的轴线布设,所述横向钢筋环绕竖向钢筋设置形成封闭的环,所述封闭的环沿着竖向钢筋的高度方向布设。再进一步地,所述暗柱端呈方体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三角桁架筋的交替布置,形成了一种新型界面抗剪构造,解决了双面叠合剪力墙两侧界面抗剪性能差异大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的俯视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剥去部分预制墙板);图3为图2中仅保留三角桁架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对双面叠合墙板的试验试件设计及三角桁架筋尖端和尾端应变测试结果示意图,其中(a)为试件设计示意图,(b)为桁架筋应变片布置示意图,(c)为荷载-钢筋应变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如图1-3所示,包括两块预制墙板1、竖向分布钢筋2、水平分布钢筋3、三角桁架筋4;两块预制墙板1的内部均设有若干竖向分布钢筋2和水平分布钢筋3,所述竖向分布钢筋2沿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延伸并沿着预制墙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水平分布钢筋3沿预制墙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着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竖向分布钢筋2和水平分布钢筋3之间相互垂直;两块预制墙板1之间沿着长度方向布设有若干三角桁架筋4,其尖端41和尾端42分别位于两块预制墙板1内;相邻的两个三角桁架筋4的尖端41和尾端42的方向相反。如图4(a)-(c)所示,三角桁架筋的尖端处的界面71先于尾端处的界面72破坏,即现象上表现为尖端钢筋应变显著高于尾端钢筋应变。在本实施例的双面叠合墙板中,通过三角桁架筋的交替布置,形成了一种新型界面抗剪构造,解决了双面叠合剪力墙两侧界面抗剪性能差异大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效果。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还包括有暗柱端;两块预制墙板1之间的两端分别设有暗柱端,并且所述暗柱端与两块预制墙板1相对的两面分别位于两块预制墙板1内。暗柱端的设置可以提高剪力墙的延性。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暗柱端主要由若干横向钢筋6和竖向钢筋5组成,所述竖向钢筋5沿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延伸并环绕暗柱端的轴线布设,所述横向钢筋环绕竖向钢筋设置形成封闭的环,所述封闭的环沿着竖向钢筋的高度方向布设。所述横向钢筋环绕竖向钢筋设置形成封闭的环可以对布设的竖向钢筋形成约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暗柱端呈方体状,四根竖向钢筋设置在暗柱端的四个角上,四根横向钢筋环绕竖向钢筋设置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即暗柱端的四条边。沿着竖向钢筋的高度方向从上而下布设有多个封闭的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预制墙板、竖向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三角桁架筋;两块预制墙板的内部均设有若干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所述竖向分布钢筋沿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延伸并沿着预制墙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水平分布钢筋沿预制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着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之间相互垂直;两块预制墙板之间沿着长度方向布设有若干三角桁架筋,其尖端和尾端分别位于两块预制墙板内;相邻的两个三角桁架筋的尖端和尾端的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新型界面抗剪构造的双面叠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预制墙板、竖向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三角桁架筋;两块预制墙板的内部均设有若干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所述竖向分布钢筋沿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延伸并沿着预制墙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水平分布钢筋沿预制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着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之间相互垂直;两块预制墙板之间沿着长度方向布设有若干三角桁架筋,其尖端和尾端分别位于两块预制墙板内;相邻的两个三角桁架筋的尖端和尾端的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新型界面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家春徐自然徐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