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FG桩断裂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427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FG桩断裂修复装置,包括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套筒和芯杆,套筒上排布有至少两组通孔,每组通孔包括四个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内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内端抵紧在芯杆上,固定杆的外端穿入对应的第二孔道内,芯杆的横截面与套筒内腔的横截面相适配,芯杆的下端呈锥形,第一孔道的下端、套筒的下端、四个第二孔道的下端和至少一组通孔均位于CFG桩的断裂部之下,第一孔道的上端和四个第二孔道的上端均穿透CFG桩的上端面,套筒的上端和至少一组通孔均位于CFG桩的断裂部之上,第一孔道内和四个第二孔道内均灌满纯水泥浆。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省工省时,节省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FG桩断裂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CFG桩断桩的处理,具体是一种CFG桩断裂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CFG桩是英文CementFly-ashGravel的缩写,意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种成桩机械制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可变强度桩。近年来,CFG桩已大量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工程应用中大多先进行CFG桩的施工,然后才进行基坑开挖,由于CFG桩不配置钢筋,属于脆性桩,抗弯性能较差,在开挖和截桩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断桩现象,在浅层桩位容易出现断裂缝,影响地基的受力均匀性。对于断桩处理,补桩和接桩能够较好的出来问题,但是需要在桩位置挖坑,挖至桩的断裂部位然后进行接补,工程量大,造价高,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FG桩断裂修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沿CFG桩轴心线竖向设置的第一孔道、竖向设置的四个第二孔道、位于第一孔道内的套筒和位于套筒内的芯杆,四个所述第二孔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第一孔道的周围,所述套筒上沿套筒的长度方向排布有至少两组通孔,每组通孔包括四个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内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与其适配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位于套筒内,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位于套筒外,每根所述固定杆的外端正对一个第二孔道,所述固定杆的内端抵紧在芯杆上,所述固定杆的外端穿入对应的第二孔道内,所述芯杆的横截面与套筒内腔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芯杆的下端呈锥形,所述第一孔道的下端、套筒的下端、四个第二孔道的下端和至少一组通孔均位于CFG桩的断裂部之下,所述第一孔道的上端和四个第二孔道的上端均穿透CFG桩的上端面,所述套筒的上端和至少一组通孔均位于CFG桩的断裂部之上,所述第一孔道内和四个第二孔道内均灌满纯水泥浆。进一步,所述第二孔道至第一孔道的最小水平距离为1-2cm。进一步,所述固定杆的外端设有尖头。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二孔道内均设有带肋钢筋,所述带肋钢筋的下端位于CFG桩的断裂部之下,所述带肋钢筋的上端位于CFG桩的断裂部之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CFG桩断裂修复装置修复CFG桩的过程为:首先从CFG桩的上端面的中心向下钻出第一孔道,第一孔道的下端钻至断裂部位之下;然后从CFG桩的上端面向下钻出四个第二孔道,每个第二孔道的下端均钻至断裂部位之下,并保证四个第二孔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第一孔道的周围,每个第二孔道与第一孔道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为1-2cm;然后将向有至少两组通孔的套筒上的每个通孔内插入与通孔适配的固定杆,然后将插上固定杆的套筒竖向放入第一孔道内,然后将与套筒的内腔适配的芯杆插入套筒内;然后向下锤击芯杆,由于芯杆的下端呈锥形,向下锤击芯杆过程中芯杆下端的锥面会将每组通孔内的四根固定杆向外抵,固定杆的外端抵穿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之间的混凝土,最后固定杆的外端穿入至第二孔道内,锤击至芯杆的下端接触第一孔道的底部停止锤击芯杆;然后向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内灌满纯水泥浆,待水泥浆自然凝固后即完成了CFG桩的断裂修复。整个修复过程不需要挖坑,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省工省时,节省了施工成本;且在纯水泥浆凝固后,CFG桩断裂的两部分通过套筒连接,位于套筒上通孔内的固定杆的外端从第一孔道穿入第二孔道,加强了套筒与CFG桩的混凝土的锚固作用,使修补后的CFG桩受力性能良好。固定杆的外端设有尖头,使固定杆的外端更容易从第一孔道刺入第二孔道,在锤击芯杆时更加省力。每个第二孔道内均设有带肋钢筋,带肋钢筋的下端位于CFG桩的断裂部之下,带肋钢筋的上端位于CFG桩的断裂部之上。在灌注纯水泥浆之前将带肋钢筋放入每个第二孔道内,然后将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灌满纯水泥浆,在纯水泥浆凝固后,由于带肋钢筋的作用,提高了CFG桩的断裂修复位置的抗弯和抗压等受力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CFG桩;2、第一孔道;3、第二孔道;4、套筒;5、芯杆;6、固定杆;7、纯水泥浆;8、尖头;9、带肋钢筋;10、断裂部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沿CFG桩1轴心线竖向设置的第一孔道2、竖向设置在CFG桩1内的四个第二孔道3、位于第一孔道2内的套筒4和位于套筒4内的芯杆5,四个第二孔道3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第一孔道2的周围,第二孔道3与第一孔道2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1-2cm,使第一孔道2和第二孔道3之间的最薄处的混凝土较薄,使固定杆6的外端容易冲穿第一孔道2和第二孔道3之间最薄的位置的混凝土,最后穿至第二孔道3内,大大降低了固定杆6被向外抵时将CFG桩1胀裂的风险,套筒4上沿套筒4的长度方向排布有至少四组通孔,每组通孔包括四个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内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有与其适配的固定杆6,固定杆6的一端位于套筒4内,固定杆6的另一端位于套筒4外,每根固定杆6的外端正对一个第二孔道3,即固定杆6的外端正对第二孔道3的中心线,固定杆6的内端抵紧在芯杆5上,固定杆6的外端穿入对应的第二孔道3内,芯杆5的横截面与套筒4内腔的横截面相适配,芯杆5的下端呈锥形,第一孔道2的下端、套筒4的下端、四个第二孔道3的下端和两组通孔均位于CFG桩1的断裂部之下,第一孔道2的上端和四个第二孔道3的上端均穿透CFG桩1的上端面,套筒4的上端和两组通孔均位于CFG桩1的断裂部之上,第一孔道2内和四个第二孔道3内均灌满纯水泥浆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孔还可以为两组或大于两组的其它组数,位于CFG桩1断裂部位10至上的通孔还可以为其它组数,位于CFG桩1断裂之下的通孔还可以为其它组数;只需要满足位于CFG桩1的断裂部位10之下和位于CFG桩1断裂部位10之上的通孔的组数之和与套筒4上的通孔的总组数相等即可。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CFG桩1断裂修复装置修复CFG桩1的过程为:首先从CFG桩1的上端面的中心向下钻出第一孔道2,第一孔道2的下端钻至断裂部位10之下;然后从CFG桩1的上端面向下钻出四个第二孔道3,每个第二孔道3的下端均钻至断裂部位10之下,并保证四个第二孔道3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第一孔道2的周围,每个第二孔道3与第一孔道2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为1-2cm;然后将向有至少两组通孔的套筒4上的每个通孔内插入与通孔适配的固定杆6,然后将插上固定杆6的套筒4竖向放入第一孔道2内,然后将与套筒4的内腔适配的芯杆5插入套筒4内;然后向下锤击芯杆5,由于芯杆5的下端呈锥形,向下锤击芯杆5过程中芯杆5下端的锥面会将每组通孔内的四根固定杆6向外抵,固定杆6的外端抵穿第一孔道2和第二孔道3之间的混凝土,最后固定杆6的外端穿入至第二孔道3内,锤击至芯杆5的下端接触第一孔道2的底部停止锤击芯杆5;然后向第一孔道2和第二孔道3内灌满纯水泥浆7,待水泥浆自然凝固后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FG桩断裂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CFG桩轴心线竖向设置的第一孔道、竖向设置的四个第二孔道、位于第一孔道内的套筒和位于套筒内的芯杆,四个所述第二孔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第一孔道的周围,所述套筒上沿套筒的长度方向排布有至少两组通孔,每组通孔包括四个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内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与其适配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位于套筒内,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位于套筒外,每根所述固定杆的外端正对一个第二孔道,所述固定杆的内端抵紧在芯杆上,所述固定杆的外端穿入对应的第二孔道内,所述芯杆的横截面与套筒内腔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芯杆的下端呈锥形,所述第一孔道的下端、套筒的下端、四个第二孔道的下端和至少一组通孔均位于CFG桩的断裂部之下,所述第一孔道的上端和四个第二孔道的上端均穿透CFG桩的上端面,所述套筒的上端和至少一组通孔均位于CFG桩的断裂部之上,所述第一孔道内和四个第二孔道内均灌满纯水泥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FG桩断裂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CFG桩轴心线竖向设置的第一孔道、竖向设置的四个第二孔道、位于第一孔道内的套筒和位于套筒内的芯杆,四个所述第二孔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第一孔道的周围,所述套筒上沿套筒的长度方向排布有至少两组通孔,每组通孔包括四个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内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与其适配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位于套筒内,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位于套筒外,每根所述固定杆的外端正对一个第二孔道,所述固定杆的内端抵紧在芯杆上,所述固定杆的外端穿入对应的第二孔道内,所述芯杆的横截面与套筒内腔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芯杆的下端呈锥形,所述第一孔道的下端、套筒的下端、四个第二孔道的下端和至少一组通孔均位于CF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罗梦全有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