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芳平专利>正文

一种玻璃杯生产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26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杯生产用设备,包括作业台,作业台上对应设置有动力装置、加热装置和杯底成型机构,所述动力装置对称设置在作业台的左右两端,动力装置之间设置加热装置和杯底成型机构,加热装置位于杯底成型机构的前方,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三个独立的加热单元,分左、中、右依次排列设置,所述杯底成型机构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于加热装置的后方,其中一杯底成型机构与位于左边的加热单元对应,另一杯底成型机构与位于右边的加热单元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玻璃杯封底、底部成型、口部螺纹压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效率高,节省能源,报废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杯生产用设备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杯生产用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玻璃杯生产用设备中,需要三个工人,三种机器才能,生产出一个产品,工作效率低下,浪费能源,报废率高,每一道工序都会因为周转产生次品。如何设计一台机器完成三个步骤,生产出两个成品,中间没有周转,充分利用能源,节省时间,节省场地,利用每一道工序产生的余热进入到下一个工序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玻璃杯生产用设备,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玻璃杯生产用设备,包括作业台,作业台上对应设置有动力装置、加热装置和杯底成型机构,所述动力装置对称设置在作业台的左右两端,动力装置之间设置加热装置和杯底成型机构,加热装置位于杯底成型机构的前方,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三个独立的加热单元,分左、中、右依次排列设置,所述杯底成型机构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于加热装置的后方,其中一杯底成型机构与位于左边的加热单元对应,另一杯底成型机构与位于右边的加热单元对应,所述杯底成型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进给气缸,进给气缸的端盖连接有竖向的拉杆,拉杆的顶部设置有工型支座,工型支座的底部活动配合有滑台,工型支座的一侧面设置有上模气缸机构,另一侧面设置有下模,下模对应的上方设置有上模,上模通过上模移动机构连接在工型支座的顶部,同时上模关联上模气缸机构,通过上模气缸机构提供动力。进一步,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作业台上,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倒梯形凹槽,沿倒梯形凹槽的内壁从左至右依次均布有若干喷火嘴,底座的侧面设置有丙烷管和氧气管,丙烷管和氧气管分别与喷火嘴连通。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线轨,线轨安装在作业台上,线轨上配合滑动安装有承载台,承载台上设置有主动力头数控滑台,主动力头数控滑台的后端连接有涨紧松开机构,主动力头数控滑台的前端设置有杯口成型模具和膨胀定心爪,主动力头数控滑台的左侧设置有垂直数控滑台,垂直数控滑台的后端连接有初定位数控滑台。进一步,所述垂直数控滑台的滑台座上设置杯口成型模具,此杯口成型模具与主动力头数控滑台上的杯口成型模具通过齿轮同步装置啮合,齿轮同步装置靠近杯口成型模具的端部一面设置有初定位机构。进一步,所述作业台设置有防护罩,用于防护设置于作业台上的动力装置、加热装置和杯底成型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用于玻璃杯封底、底部成型、口部螺纹压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省能源,减少周转过程中的二次损坏。一台机器两套控制系统,比原来一台机器的工作效率提升了2倍,减少产品报废率。一台机器完成三个步骤,生产出两个成品,中间没有周转,节省时间,节省场地,利用每一道工序产生的余热进入到下一个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动力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动力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动力装置的左视图。图8是膨胀定心爪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膨胀定心爪的立体图。图10是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加热单元的主视图。图12是加热单元的俯视图。图13是杯底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杯底成型机构的俯视图。图15是杯底成型机构的主视图。图16是杯底成型机构的左视图。附图标记:作业台1、动力装置2、加热装置3、杯底成型机构4、进给气缸401、拉杆402、工型支座403、滑台404、上模气缸机构405、下模406、上模407、上模移动机构408、底座301、喷火嘴302、丙烷管303、氧气管304、线轨201、承载台202、主动力头数控滑台203、涨紧松开机构204、杯口成型模具205、膨胀定心爪206、推拉杆2061、快速更换头2062、定心爪2063、垂直数控滑台207、初定位数控滑台208、齿轮同步装置209、初定位机构300、防护罩101、玻璃管100、固定支架2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16所示,一种玻璃杯生产用设备,包括作业台1,作业台1上对应设置有动力装置2、加热装置3和杯底成型机构4。动力装置2对称设置在作业台1的左右两端,动力装置2之间设置加热装置3和杯底成型机构4,加热装置3位于杯底成型机构4的前方。加热装置3包括三个独立的加热单元,分左、中、右依次排列设置。杯底成型机构4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于加热装置3的后方,其中一杯底成型机构4与位于左边的加热单元对应,另一杯底成型机构4与位于右边的加热单元对应。杯底成型机构4包括水平设置的进给气缸401,进给气缸401的端盖连接有竖向的拉杆402,拉杆402的顶部设置有工型支座403,工型支座403的底部活动配合有滑台404,工型支座403的一侧面设置有上模气缸机构405,另一侧面设置有下模406,下模406对应的上方设置有上模407,上模407通过上模移动机构408连接在工型支座403的顶部,同时上模407关联上模气缸机构405,通过上模气缸机构405提供动力。其中,加热单元包括底座301,底座301设置在作业台1上,底座301的顶部设置有一倒梯形凹槽,沿倒梯形凹槽的内壁从左至右依次均布有若干喷火嘴302,底座301的侧面设置有丙烷管303和氧气管304,丙烷管303和氧气管304分别与喷火嘴302连通。动力装置2包括线轨201,线轨201安装在作业台1上,线轨201上配合滑动安装有承载台202,承载台202上设置有主动力头数控滑台203,主动力头数控滑台203的后端连接有涨紧松开机构204,主动力头数控滑台203的前端设置有杯口成型模具205和膨胀定心爪206。膨胀定心爪206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推拉杆2061、快速更换头2062和定心爪2063。主动力头数控滑台203的左侧设置有垂直数控滑台207,垂直数控滑台207的后端连接有初定位数控滑台208。垂直数控滑台207的滑台座上设置杯口成型模具205,此杯口成型模具205与主动力头数控滑台203上的杯口成型模具205通过齿轮同步装置209啮合,齿轮同步装置209靠近杯口成型模具205的端部一面设置有初定位机构300。作业台1设置有防护罩101,用于防护设置于作业台1上的动力装置2、加热装置3和杯底成型机构4。本技术的作业过程为,把切割好的玻璃管100放置于机器的固定支架200上,按启动开关。两边的机器后座把膨胀定心爪206送入玻璃管100内,然后后座气缸把膨胀爪拉回,绷住玻璃管100。位于中间的加热单元的喷火嘴302开始起火软化玻璃管100,温度一到,两边的后座往后拉,直到把玻璃管100拉断,切底工序完成。后座再把烧好的玻璃管100底部移到两边的加热单元的喷火嘴302上,开始二次加热。把玻璃管100软化到预订的位置尺寸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杯生产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台,作业台上对应设置有动力装置、加热装置和杯底成型机构,所述动力装置对称设置在作业台的左右两端,动力装置之间设置加热装置和杯底成型机构,加热装置位于杯底成型机构的前方,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三个独立的加热单元,分左、中、右依次排列设置,所述杯底成型机构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于加热装置的后方,其中一杯底成型机构与位于左边的加热单元对应,另一杯底成型机构与位于右边的加热单元对应,所述杯底成型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进给气缸,进给气缸的端盖连接有竖向的拉杆,拉杆的顶部设置有工型支座,工型支座的底部活动配合有滑台,工型支座的一侧面设置有上模气缸机构,另一侧面设置有下模,下模对应的上方设置有上模,上模通过上模移动机构连接在工型支座的顶部,同时上模关联上模气缸机构,通过上模气缸机构提供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杯生产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台,作业台上对应设置有动力装置、加热装置和杯底成型机构,所述动力装置对称设置在作业台的左右两端,动力装置之间设置加热装置和杯底成型机构,加热装置位于杯底成型机构的前方,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三个独立的加热单元,分左、中、右依次排列设置,所述杯底成型机构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于加热装置的后方,其中一杯底成型机构与位于左边的加热单元对应,另一杯底成型机构与位于右边的加热单元对应,所述杯底成型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进给气缸,进给气缸的端盖连接有竖向的拉杆,拉杆的顶部设置有工型支座,工型支座的底部活动配合有滑台,工型支座的一侧面设置有上模气缸机构,另一侧面设置有下模,下模对应的上方设置有上模,上模通过上模移动机构连接在工型支座的顶部,同时上模关联上模气缸机构,通过上模气缸机构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杯生产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作业台上,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倒梯形凹槽,沿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芳平崔忠明崔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崔芳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