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25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罐、沉积罐和微生物处理罐,所述过滤罐的罐壁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架设有过滤架,所述过滤架包括支架、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所述支架中间填充有挡板,支架底部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一过滤网板下方通过四个连接杆连接固定有第二过滤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通入污水时,采用分水管进行排引流,分水管由多个管道组成,能够起到分流的作用,减缓污水给过滤网带来的冲击力,降低过滤网带来的损伤,还能避免污水从单个位置通入后,过滤网的一块出现堵塞的问题,让污水内的杂质能够分散排放,让过滤网的过滤效率达到最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是日常生活中居民洗衣、洗菜、公共场所等排放的污水,污水对环境具有严重的影响,而且污水内含有大量的杂质,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无法直接对污水进行利用,为此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让污水能够达到直接利用的目的。现有的污水处理中,会把污水通入到污水处理装置内,先对污水进行过滤,但是现有过滤方式较为单一,污水从单侧通入后,由于流量较大,污水内的杂质会在过滤网上积聚,导致过滤网过滤污水的部分出现堵塞的问题。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具有便于使用、不易堵塞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时易出现堵塞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罐、沉积罐和微生物处理罐,所述过滤罐的罐壁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架设有过滤架,所述过滤架包括支架、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所述支架中间填充有挡板,支架底部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一过滤网板下方通过四个连接杆连接固定有第二过滤网板,所述第一过滤网板包括边框和中间架设的过滤网A,所述第二过滤网板包括边框和中间架设的过滤网B,所述挡板中间开设有圆孔,在圆孔内卡合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包括主管和六个分管,六个分管与主管连通,所述过滤罐底部一侧连通有导水管A,所述导水管A呈L型结构,所述导水管一端与污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污水泵的出水口与沉积罐通过导水管B连通,所述导水管B呈L型结构,所述沉积罐底部连通有排污管,所述沉积罐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到沉积罐内,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水平固定有若干个刮刀,所述刮刀呈长条状结构,所述沉积罐一端连通有导水管C,所述导水管C呈L型结构,所述导水管C另一端与抽液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抽液泵的出液口连接有导水管D,所述导水管D从侧面伸入到微生物处理罐底部,所述微生物处理罐内通过隔板分成左右两个腔室,左边的腔室内横向固定有四个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网板,所述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网板包括网板和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铺设在网板表面,右侧的腔室为存液腔,存液腔连通有排水管,隔板上开设有一个开口,在开口一侧固定有溢流槽。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导水管A上安装有污水闸阀。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进一步改进地,六个分管呈环形均匀分布。进一步改进地,所述过滤网A的网孔大于过滤网B的网孔。进一步改进地,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包括硝化细菌属、反硝化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在通入污水时,采用分水管进行排引流,分水管由多个管道组成,能够起到分流的作用,减缓污水给过滤网带来的冲击力,降低过滤网带来的损伤,还能避免污水从单个位置通入后,过滤网的一块出现堵塞的问题,让污水内的杂质能够分散排放,让过滤网的过滤效率达到最高。2、该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在对污水内的细微颗粒进行过滤时,采用搅拌的方式让污水形成漩涡,让污水内的颗粒积累于漩涡底部,让抽水管从漩涡外抽取相对洁净的水,而漩涡内的杂质排出即可,而抽取的水最终通入到微生物处理装置内,通过微生物对水进行净化,从而完成污水的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水管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分水管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分水管俯视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过滤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罐;2、沉积罐;3、微生物处理罐;4、过滤架;401、支架;402、挡板;403、第一过滤网板;404、第二过滤网板;405、连接杆;406、过滤网A;407、过滤网B;5、分水管;501、主管;502、分管;6、导水管A;7、污水泵;8、污水闸阀;9、导水管B;10、电机;11、转杆;12、排污管;13、排污阀;14、导水管C;15、刮刀;16、抽液泵;17、导水管D;18、隔板;19、溢流槽;20、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网板;21、存液腔;22、排水管;23、排水阀;24、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罐1、沉积罐2和微生物处理罐3,所述过滤罐1的罐壁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块24,所述支撑块24上架设有过滤架4,所述过滤架4包括支架401、第一过滤网板403和第二过滤网板404,所述支架401中间填充有挡板402,支架401底部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403,所述第一过滤网板403下方通过四个连接杆405连接固定有第二过滤网板404,所述第一过滤网板403包括边框和中间架设的过滤网A406,所述第二过滤网板404包括边框和中间架设的过滤网B407,所述挡板402中间开设有圆孔,在圆孔内卡合有分水管5,所述分水管5包括主管501和六个分管502,六个分管502与主管501连通,所述过滤罐1底部一侧连通有导水管A6,所述导水管A6呈L型结构,所述导水管一端与污水泵7的进水口连通,污水泵7的出水口与沉积罐2通过导水管B9连通,所述导水管B9呈L型结构,所述沉积罐2底部连通有排污管12,所述沉积罐2顶部固定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伸入到沉积罐2内,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上水平固定有若干个刮刀15,所述刮刀15呈长条状结构,所述沉积罐2一端连通有导水管C14,所述导水管C14呈L型结构,所述导水管C14另一端与抽液泵1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抽液泵16的出液口连接有导水管D17,所述导水管D17从侧面伸入到微生物处理罐3底部,所述微生物处理罐3内通过隔板18分成左右两个腔室,左边的腔室内横向固定有四个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网板20,所述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网板20包括网板和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铺设在网板表面,右侧的腔室为存液腔21,存液腔21连通有排水管22,隔板18上开设有一个开口,在开口一侧固定有溢流槽19。如图1所示,所述导水管A6上安装有污水闸阀8,污水闸阀8口径一般比较大,适用于污水排放,所述排污管12上安装有排污阀13,排污阀13驱动力矩小,操作简便,易实现快速启闭,所述排水管22上安装有排水阀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罐(1)、沉积罐(2)和微生物处理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1)的罐壁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块(24),所述支撑块(24)上架设有过滤架(4),所述过滤架(4)包括支架(401)、第一过滤网板(403)和第二过滤网板(404),所述支架(401)中间填充有挡板(402),支架(401)底部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403),所述第一过滤网板(403)下方通过四个连接杆(405)连接固定有第二过滤网板(404),所述第一过滤网板(403)包括边框和中间架设的过滤网A(406),所述第二过滤网板(404)包括边框和中间架设的过滤网B(407),所述挡板(402)中间开设有圆孔,在圆孔内卡合有分水管(5),所述分水管(5)包括主管(501)和六个分管(502),六个分管(502)与主管(501)连通,所述过滤罐(1)底部一侧连通有导水管A(6),所述导水管A(6)呈L型结构,所述导水管一端与污水泵(7)的进水口连通,污水泵(7)的出水口与沉积罐(2)通过导水管B(9)连通,所述导水管B(9)呈L型结构,所述沉积罐(2)底部连通有排污管(12),所述沉积罐(2)顶部固定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伸入到沉积罐(2)内,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上水平固定有若干个刮刀(15),所述刮刀(15)呈长条状结构,所述沉积罐(2)一端连通有导水管C(14),所述导水管C(14)呈L型结构,所述导水管C(14)另一端与抽液泵(1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抽液泵(16)的出液口连接有导水管D(17),所述导水管D(17)从侧面伸入到微生物处理罐(3)底部,所述微生物处理罐(3)内通过隔板(18)分成左右两个腔室,左边的腔室内横向固定有四个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网板(20),所述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网板(20)包括网板和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铺设在网板表面,右侧的腔室为存液腔(21),存液腔(21)连通有排水管(22),隔板(18)上开设有一个开口,在开口一侧固定有溢流槽(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罐(1)、沉积罐(2)和微生物处理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1)的罐壁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块(24),所述支撑块(24)上架设有过滤架(4),所述过滤架(4)包括支架(401)、第一过滤网板(403)和第二过滤网板(404),所述支架(401)中间填充有挡板(402),支架(401)底部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403),所述第一过滤网板(403)下方通过四个连接杆(405)连接固定有第二过滤网板(404),所述第一过滤网板(403)包括边框和中间架设的过滤网A(406),所述第二过滤网板(404)包括边框和中间架设的过滤网B(407),所述挡板(402)中间开设有圆孔,在圆孔内卡合有分水管(5),所述分水管(5)包括主管(501)和六个分管(502),六个分管(502)与主管(501)连通,所述过滤罐(1)底部一侧连通有导水管A(6),所述导水管A(6)呈L型结构,所述导水管一端与污水泵(7)的进水口连通,污水泵(7)的出水口与沉积罐(2)通过导水管B(9)连通,所述导水管B(9)呈L型结构,所述沉积罐(2)底部连通有排污管(12),所述沉积罐(2)顶部固定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伸入到沉积罐(2)内,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上水平固定有若干个刮刀(15),所述刮刀(15)呈长条状结构,所述沉积罐(2)一端连通有导水管C(14),所述导水管C(14)呈L型结构,所述导水管C(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正燊刘闽虎陈维清
申请(专利权)人:恒永青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