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36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包括圆形支撑架,圆形支撑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保护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输入端贯穿保护箱底侧并延伸至外部,圆形支撑架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水泵的输入端与进水管贯通连接,旋转轴上缠绕有吸水管,在使用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时,首先把吸水管的左端的连接管与进水管螺纹连接,然后把吸水管的右端缠绕在旋转轴上一圈即可,然后在吸水管的右端通过连接管螺纹连接过滤头,然后把过滤头扔进水里,顺时针旋转摇杆,水泵输入端通过过滤头经过吸水管、进水管然后从水泵输出端传递到出水管内,经过出水管落到盛装箱内部,微生物就会跟随污水进入盛装箱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
本技术属于微生物的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对废水中微生物的进行取样时,由于监测点位深、远、存在隐患等复杂性,不利于直接采集废水样品,而且不同水深的微生物生存环境也各不相同,在调查取样时,应该采集不同水深的微生物才能保证采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包括圆形支撑架,所述圆形支撑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贯穿所述保护箱底侧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圆形支撑架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水管贯通连接,所述圆形支撑架的右侧设置有对称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通过滚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缠绕有吸水管,所述支撑柱一侧设置有摇杆,所述摇杆贯穿所述支撑柱与并延伸其内部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吸水管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吸水管的左端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水管螺纹连接,所述吸水管的右端通过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有过滤头,所述保护箱的后侧贯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出水管的下侧设置有盛装箱,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盛装箱上的通孔贯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盛装箱的内部设置有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包括电磁加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器上侧电性连接有加热板。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支撑架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水泵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上与所述吸水管设置有刻度。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水管贯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型号为175QJ50-156/12。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头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过滤头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的体积较小,可以放置在船上,便于采样;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上缠绕有吸水管,摇动摇杆可以使吸水管向水底移动,通过旋转轴上与吸水管上的刻度可以知道过滤头进入水底的深度,然后通过水泵抽上不同水深度的微生物。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工作视图;图4为本技术过滤头示图;图5为本技术盛装箱剖视图。图中:1圆形支撑架、2保护箱、3水泵、4进水管、5连接管、6吸水管、7旋转轴、8支撑柱、9摇杆、10过滤头、11控制阀、12出水管、13盛装箱、14过滤网、15恒温装置、16加热板、17电磁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包括圆形支撑架1,圆形支撑架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2,保护箱2的内部设置有水泵3,水泵3的输入端贯穿保护箱2底侧并延伸至外部,圆形支撑架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水泵3的输入端与进水管4贯通连接,圆形支撑架1的右侧设置有对称的支撑柱8,支撑柱8之间通过滚轴连接有旋转轴7,旋转轴7上缠绕有吸水管6,支撑柱8一侧设置有摇杆9,摇杆9贯穿支撑柱8与并延伸其内部与旋转轴7固定连接,吸水管6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吸水管6的左端通过连接管5与进水管4螺纹连接,吸水管6的右端通过连接管5螺纹连接有过滤头10,保护箱2的后侧贯通连接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上设置有控制阀11,出水管12的下侧设置有盛装箱13,出水管12与盛装箱13上的通孔贯通连接。根据图5所示,盛装箱13的内部底侧设置有恒温装置15,恒温装置15包括电磁加热器17,电磁加热器17上侧电性连接有加热板16,盛装箱13外部设置有控制恒温装置15的开关,通过开关可以给启动恒温装置15给盛装箱13的内部微生物保持稳定温度环境。根据图2所示,盛装箱13的内部设置有恒温装置,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盛装箱13内部微生物保持在一个恒温环境,使微生物不会轻易死去。根据图1所示,圆形支撑架1上设置有开关,开关与水泵3电性连接。根据图1所示,旋转轴7与吸水管6上设置有刻度,这样的设置可以了解过滤头10进入污水的深度。根据图1所示,水泵3的输出端与出水管12贯通连接。根据图1所示,水泵3的型号为175QJ50-156/12。根据图3所示,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可以放置在船上,这样可以采集不同深度,不同距离的微生物,提高采样的效果。根据图4所示,过滤头10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管,过滤头10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4,这样的设置可以让过滤头10通过过滤网14过滤掉一些水中杂物,以免影响微生物的采样。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时,首先把吸水管6的左端的连接管5与进水管4螺纹连接,然后把吸水管6的右端缠绕在旋转轴7上一圈即可,然后在吸水管6的右端通过连接管5螺纹连接过滤头10,然后把过滤头10扔进水里,顺时针旋转摇杆9,摇杆9旋转时带动旋转轴7旋转,旋转轴7旋转会将左端的吸水管6向旋转轴7上缠绕,将右端的吸水管6向水底延伸,然后通过旋转轴7上的刻度或吸水管6上的刻度得知水深,到达合适水深时,打开水泵3的控制开关,水泵3输入端通过过滤头10经过吸水管6、进水管4然后从水泵3输出端传递到出水管12内,经过出水管12落到盛装箱13内部,微生物就会跟随污水进入盛装箱13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包括圆形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支撑架(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2),所述保护箱(2)的内部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输入端贯穿所述保护箱(2)底侧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圆形支撑架(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所述水泵(3)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水管(4)贯通连接,所述圆形支撑架(1)的右侧设置有对称的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之间通过滚轴连接有旋转轴(7),所述旋转轴(7)上缠绕有吸水管(6),所述支撑柱(8)一侧设置有摇杆(9),所述摇杆(9)贯穿所述支撑柱(8)与并延伸其内部与所述旋转轴(7)固定连接,所述吸水管(6)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吸水管(6)的左端通过所述连接管(5)与所述进水管(4)螺纹连接,所述吸水管(6)的右端通过所述连接管(5)螺纹连接有过滤头(10),所述保护箱(2)的后侧贯通连接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上设置有控制阀(11),所述出水管(12)的下侧设置有盛装箱(13),所述出水管(12)与所述盛装箱(13)上的通孔贯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采样装置,包括圆形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支撑架(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2),所述保护箱(2)的内部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输入端贯穿所述保护箱(2)底侧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圆形支撑架(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所述水泵(3)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水管(4)贯通连接,所述圆形支撑架(1)的右侧设置有对称的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之间通过滚轴连接有旋转轴(7),所述旋转轴(7)上缠绕有吸水管(6),所述支撑柱(8)一侧设置有摇杆(9),所述摇杆(9)贯穿所述支撑柱(8)与并延伸其内部与所述旋转轴(7)固定连接,所述吸水管(6)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吸水管(6)的左端通过所述连接管(5)与所述进水管(4)螺纹连接,所述吸水管(6)的右端通过所述连接管(5)螺纹连接有过滤头(10),所述保护箱(2)的后侧贯通连接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上设置有控制阀(11),所述出水管(12)的下侧设置有盛装箱(13),所述出水管(12)与所述盛装箱(13)上的通孔贯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正燊刘闽虎陈维清
申请(专利权)人:恒永青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