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05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能技术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其能够及时将箱体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保持箱体内部温度适宜;当其整体内部发生故障引发火灾时,其消防系统工作能力较强;有底座设计,支撑力较强,耐用性较好;包括箱体、系统控制柜和消防柜,箱体内部设置有集装腔,箱体左侧连通设置有集装口;还包括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空调风道、进风百叶窗和温度计;还包括消防柜,放气勿入指示灯,声光报警器,急停按钮和泄压口,消防柜内部设置有消防腔,消防腔内装有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还包括舱体底座,舱体底座包括主框架、横管组和竖管组,主框架为矩形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储能技术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储能集装箱是一种可以对电能进行储存与转移的附属装置,其在储能技术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系统控制柜和消防柜,箱体内部设置有集装腔,箱体左侧连通设置有集装口,集装口处可转动设置有集装门,系统控制柜包括配电电缆、空气开关、24V直流电源、UPS、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和PDU,系统控制柜和消防柜的底部均与箱体的内底侧壁相连接;现有的储能集装箱在使用时首先打开集装门,然后启动系统控制柜即可;现有的储能集装箱在使用中发现,其内部产热量较高,随着热量的不断积累,可能会发生爆炸;当其整体内部发生故障引发火灾时,其消防系统工作能力较弱;无底座设计,支撑力较弱,耐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及时将箱体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保持箱体内部温度适宜;当其整体内部发生故障引发火灾时,其消防系统工作能力较强;有底座设计,支撑力较强,耐用性较好的储能集装箱。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系统控制柜和消防柜,箱体内部设置有集装腔,箱体左侧连通设置有集装口,系统控制柜包括配电电缆、空气开关、24V直流电源、UPS、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和PDU,系统控制柜和消防柜的底部均与箱体的内底侧壁相连接;还包括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空调风道、进风百叶窗和温度计,空调的后侧与箱体的内后侧壁相连接,空调的左侧输入端与空调风道的输入端相连接,箱体的后侧连通设置有空调出风口,空调风道的输出端穿过空调出风口并伸出至箱体的后侧,箱体的侧墙设置有进风口,进风百叶窗的外侧壁与进风口的内侧壁相连接,温度计的后侧与箱体的内后侧壁相连接;还包括消防柜,放气勿入指示灯,声光报警器,急停按钮和泄压口,消防柜内部设置有消防腔,消防腔内装有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还包括舱体底座,舱体底座包括主框架、横管组和竖管组,舱体底座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相连接,主框架为矩形结构,其顶部贯穿设置有放置口,横管组的左侧均与主框架的内左侧壁相连接,横管组的右侧均与主框架的内右侧壁相连接,竖管组的前侧均与主框架的内前侧壁相连接,竖管组的后侧均与主框架的内后侧壁相连接。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还包括四组墙体保温层和四组瓦楞板,四组墙体保温层的相对内部分别与箱体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相连接,四组墙体保温层的相对外侧分别与四组瓦楞板的相对内侧相连接,位于后侧的墙体保温层的位于后侧的瓦楞板上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二空调出风口和第三空调出风口,且第二空调出风口与第三空调出风口均与空调出风口相连通,且空调风道的输出端分别穿过第二空调出口和第三空调出口并伸出至位于后侧的瓦楞板的后侧,位于左侧的墙体保温层和位于左侧的瓦楞板分别设置有第二集装口和第三集装口,且第二集装口和第三集装口均与集装口相连通,第三集装口处可转动设置有集装门。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还包括顶盖和四组第二角件,墙体保温层的底部与顶盖的内底侧壁相连接,第二保温层的顶部与顶盖的内顶侧壁相连接,四组第二角件与顶盖顶部的左前方、左后方、右前方和右后方相连接。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还包括三防灯和三组应急灯,三防灯连接在箱体的顶部,三组应急灯分别连接在箱体的前侧、后侧和左侧。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还包括两组底板和两组底座保温层,两组底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内腔,两组底座保温层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组底板的内顶侧壁和内底侧壁相连接,两组底板的相对内侧分别与舱体底座的顶部和底部相连接。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还包括四组第一角件,四组第一角件分别与位于下方的底板的左前方、左后方、右前方和右后方相连接。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还包括绝缘层,绝缘层的底部与位于顶部的底板的顶部相连接,绝缘层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相连接。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还包括隔板,隔板的前侧与集装箱内前侧壁相连接,隔板的后侧与集装箱的内后侧壁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空调电连接,然后启动空调,对集装腔内部空气进行冷却,从而降低集装腔内部温度。主框架采用16#槽钢,横杆组采用通长的60*120方管,可以保证舱体底座强度及系统控制柜尺寸,竖管组采用8#槽钢或稍小号槽钢,以保证底座的整体强度,舱体底座的设置可以增加对集装箱产生支持力,从而提高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的承载能力和耐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舱体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箱体;2、系统控制柜;3、配电系统;4、空调;5、空调风道;6、进风百叶窗;7、温度计;8、放气勿入指示灯;9、声光报警器;10、急停按钮;11泄压口;12、底座;13、主框架;14、横管组;15、竖管组;16、墙体保温层;17、瓦楞板;18、集装箱门;19、顶盖;20、第二角件;21、三防灯;22、应急灯;23、底板;24、底座保温层;25、第一角件;26、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1、系统控制柜2和消防柜3,箱体1内部设置有集装腔,箱体1左侧连通设置有集装口,消防柜3包括配电电缆、空气开关、24V直流电源、UPS、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和PDU,系统控制柜2和消防柜3的底部均与箱体1的内底侧壁相连接;还包括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4、空调风道5、进风百叶窗6和温度计7,空调4的后侧与箱体1的内后侧壁相连接,空调4的左侧输入端与空调风道5的输入端相连接,箱体1的后侧连通设置有空调出风口,空调风道5的输出端穿过空调出风口并伸出至箱体1的后侧,箱体1的侧墙设置有进风口,进风百叶窗6的外侧壁与进风口的内侧壁相连接,温度计7的后侧与箱体1的内后侧壁相连接;还包括消防柜3,放气勿入指示灯,声光报警器,急停按钮和泄压口。消防柜3内部设置有消防腔,消防腔内装有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还包括舱体底座12,舱体底座12包括主框架13、横管组14和竖管组15,舱体底座12的顶部与箱体1的底部相连接,主框架13为矩形结构,其顶部贯穿设置有放置口,横管组14的左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左侧壁相连接,横管组14的右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右侧壁相连接,竖管组15的前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前侧壁相连接,竖管组15的后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后侧壁相连接;首先将空调电连接,然后启动空调,对集装腔内部空气进行冷却,从而降低集装腔内部温度;主框架采用16#槽钢,横杆组采用通长的60*120方管,可以保证舱体底座强度及系统控制柜尺寸,竖管组采用8#槽钢或稍小号槽钢,以保证底座的整体强度,舱体底座的设置可以增加对集装箱产生支持力,从而提高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的承载能力和耐用性。本技术的储能集装箱,还包括四组墙体保温层16和四组瓦楞板17,四组墙体保温层16的相对内部分别与箱体1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相连接,四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1)、系统控制柜(2)和消防柜(3),箱体(1)内部设置有集装腔,箱体(1)左侧连通设置有集装口,系统控制柜(2)包括配电电缆、空气开关、24V直流电源、UPS、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和PDU,系统控制柜(2)的底部与箱体(1)的内底侧壁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4)、空调风道(5)、进风百叶窗(6)和温度计(7),空调(4)的后侧与箱体(1)的内后侧壁相连接,空调(4)的左侧输入端与空调风道(5)的输入端相连接,箱体(1)的后侧连通设置有空调出风口,空调风道(5)的输出端穿过空调出风口并伸出至箱体(1)的后侧,箱体(1)的侧墙设有进风口,进风百叶窗(6)的外侧壁与进风口的外侧壁相连接,温度计(7)的后侧与箱体(1)的内后侧壁相连接;还包括消防柜(3),消防柜(3)内部设置有消防腔,消防腔内装有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还包括舱体底座(12),舱体底座(12)包括主框架(13)、横管组(14)和竖管组(15),舱体底座(12)的顶部与箱体(1)的底部相连接,主框架(13)为矩形结构,其顶部贯穿设置有放置口,横管组(14)的左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左侧壁相连接,横管组(14)的右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右侧壁相连接,竖管组(15)的前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前侧壁相连接,竖管组(15)的后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后侧壁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1)、系统控制柜(2)和消防柜(3),箱体(1)内部设置有集装腔,箱体(1)左侧连通设置有集装口,系统控制柜(2)包括配电电缆、空气开关、24V直流电源、UPS、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和PDU,系统控制柜(2)的底部与箱体(1)的内底侧壁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4)、空调风道(5)、进风百叶窗(6)和温度计(7),空调(4)的后侧与箱体(1)的内后侧壁相连接,空调(4)的左侧输入端与空调风道(5)的输入端相连接,箱体(1)的后侧连通设置有空调出风口,空调风道(5)的输出端穿过空调出风口并伸出至箱体(1)的后侧,箱体(1)的侧墙设有进风口,进风百叶窗(6)的外侧壁与进风口的外侧壁相连接,温度计(7)的后侧与箱体(1)的内后侧壁相连接;还包括消防柜(3),消防柜(3)内部设置有消防腔,消防腔内装有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还包括舱体底座(12),舱体底座(12)包括主框架(13)、横管组(14)和竖管组(15),舱体底座(12)的顶部与箱体(1)的底部相连接,主框架(13)为矩形结构,其顶部贯穿设置有放置口,横管组(14)的左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左侧壁相连接,横管组(14)的右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右侧壁相连接,竖管组(15)的前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前侧壁相连接,竖管组(15)的后侧均与主框架(13)的内后侧壁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墙体保温层(16)和四组瓦楞板(17),四组墙体保温层(16)的相对内部分别与箱体(1)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相连接,四组墙体保温层(16)的相对外侧分别与四组瓦楞板(17)的相对内侧相连接,位于后侧的墙体保温层(16)和位于后侧的瓦楞板(17)上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二空调出风口和第三空调出风口,且第二空调出风口与第三空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登科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万控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