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品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04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42
一种饮品杯,包括杯体、原料和封膜,杯体的底部有一凹槽。杯体中设置一料仓,料仓与杯体的杯壁设定间隙,原料置于料仓中,封膜封于料仓。当料仓设置在凹槽的上部时,在上下饮品杯叠放时,上饮品杯的凹槽插入下饮品杯的间隙,下饮品杯的料仓处于上饮品杯的凹槽中。当料仓设置在凹槽中时,料仓是向杯体的最低处下沉出的沉腔,料仓设计在凹槽的一侧。采用上述方案料仓不再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上下饮品杯叠放时,上饮品杯的凹槽对下饮品杯的料仓进行密封,还可以达到延长原料的保质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品杯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品售卖机
,特别涉及一种饮品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例如:茶水机、咖啡机、奶茶机等集成了自动分杯、原料分配、加热等功能,用户只需要完成支付,无需其他操作就可以获得一杯热饮。专利号为201920382605.X的《一种茶水智能无人售卖机》公开了一种自动冲茶的解决方案。但是这类机器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专利号为201820957176.X的《一种盛装有茶叶的一次性纸杯》公开了一种自带茶叶的杯子,该方案可以应用到上述茶水智能无人售卖机中,从而省去售卖机中茶叶桶的结构,简化售卖机整体结构、节省空间、降低售卖机成本。其他的饮品售卖机都可以借鉴上述组合方案,达到类似的目的。现有的饮品杯的杯体底部都有一个较浅的凹槽。专利号为201820957176.X的《一种盛装有茶叶的一次性纸杯》中的附图1、附图3、附图5和附图8中的标记2清晰的呈现了凹槽。现有的自带茶叶的纸杯都是在靠近杯体底部处设置过滤网,过滤网直接粘贴在杯体的杯壁上,过滤网与杯底形成的空腔作为料仓来存放茶叶。该专利的附图3中的标记5清晰的呈现了盛装茶叶的料仓。这种方案直接应用在饮品售卖机中则存在两个问题:1.过滤网直接粘贴在杯体的杯壁上,使得凹槽和料仓分别占据杯体一定的深度和空间。在相同存储容量下,具备料仓的杯子相比不具备料仓的杯子,储杯量大大降低,导致饮品售卖机的补货频率,增加运维成本。2.由于料仓占用了杯体内部更多的空间,使得上下杯叠加时,更容易加大上下层杯壁间的间隙,导致氧气进入,缩短饮品的保质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具体的,一种饮品杯,包括杯体、原料和封膜,杯体的底部有一凹槽,杯体中设置一料仓,料仓与杯体的杯壁设定间隙,原料置于料仓中,封膜封于料仓。当料仓设置在凹槽的上部时,在上下饮品杯叠放时,上饮品杯的凹槽插入下饮品杯的间隙,下饮品杯的料仓处于上饮品杯的凹槽中。这样设计,杯体的间隙即可以保证凹槽与料仓的占用的空间重合,节约出杯体叠放时料仓需要的空间。同时,料仓与杯体间的间隙相当于密封槽,还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在上杯体插入下杯体时,对下杯体的料仓进行了密封,防止氧气进入下杯体破坏原料的质量,从而可以延长原料的保质期。当料仓设置在凹槽中时,料仓是向杯体的最低处下沉出的沉腔,料仓设计在凹槽的一侧。这样设计,料仓不再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上下饮品杯叠放时,上饮品杯的凹槽对下饮品杯的料仓进行密封,同样可以达到延长原料的保质期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现有自带茶叶的茶叶杯示意图;图2,现有自带茶叶的茶叶杯叠放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饮品杯示意图实施例一;图4,实施例一饮品杯叠放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饮品杯示意图实施例二;图6,实施例二饮品杯叠放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饮品杯示意图实施例三;图8,实施例三饮品杯叠放示意图;图9,实施例三局部放大图;图10,本专利技术饮品杯示意图实施例四;图11,实施例四饮品杯叠放示意图;图12,实施例四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方案中的饮品杯不限于一次性的纸杯、一次性的塑料杯,也可以是反复利用的杯子,凡是采用本技术方案达到相同目的的杯子都应该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方案中的原料不限于茶叶、咖啡粉、奶茶粉、豆粉、淀粉、芝麻粉、燕麦片等可以冲饮的食品,凡是可以进行冲饮食用的食品也应当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和图2所示是现有的技术方案。现有技术方案中,杯体的凹槽1和料仓2分别占据杯子一定的深度和空间。在相同的存储容量下,这种杯子比普通杯子的储杯数量少。假如在售卖机中的储杯筒中可以放置25个普通的杯子,放置这种自带原料的杯子却会低于15个。储杯量低则会提高饮品售卖机的补货频率,增加运维成本。另外,杯体中的料仓抬高了上层杯子处于下层杯子的位置,杯体的各个尺寸若设计不合理时,很容易造成在杯子叠加时,上下杯体的杯壁无法贴合,空气从缝隙中进入下杯体的料仓中,影响饮品原料的质量。如图3和图4所示是改进方案的一个实施例。具体的,一种饮品杯,包括杯体、原料和封膜,杯体的底部有一凹槽1,杯体中设置一料仓2,料仓与杯体的杯壁设定间隙3,原料置于料仓中,封膜封于料仓。料仓设置在凹槽的上部。在上下饮品杯叠放时,上饮品杯的凹槽插入下饮品杯的间隙,下饮品杯的料仓处于上饮品杯的凹槽中。这样设计,杯体的间隙即可以保证凹槽与料仓的占用的空间重合,节约出杯体叠放时料仓需要的空间。优选的,料仓2的深度与凹槽1的深度相同。这样可以保证空间利用率最大化。达到这种效果需要使用直角函数原理,在对杯体进行设计时,凹槽的深度、杯体的倾斜角度等进行配合计算。由于直角函数原理属于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具备这种计算能力,因此本方案不在单独示例对计算过程进行描述。同时,料仓与杯体间的间隙相当于密封槽,还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在上杯体插入下杯体时,对下杯体的料仓进行了密封,防止氧气进入下杯体破坏原料的质量,从而可以延长原料的保质期。例如:料仓中可以放入粉未状茶叶原料,经封膜封于料仓中。粉末状茶叶在冲泡过程中更容易泡出味道。另外,在饮品杯中加入热水时,封膜是过滤网,可以使热水渗透到料仓中对粉末状茶叶进行冲泡,又可以防止茶叶粉末穿透出封膜,影响饮用。料仓中也可以放入颗粒状茶叶原料,或者是叶片状茶叶,经封膜封于料仓中。料仓中还可以卡入已经经过封膜包装好的小包茶叶。当然,料仓中可以放入其他可以冲饮的食品原料。另外,封膜也可以是可溶于水的食品级薄膜,在冲饮前起到封装作用,在冲饮后起到调节饮品口感的作用。如图5和图6所示是改进方案的另一个实施例。料仓2设置在凹槽1中。料仓是向杯体的最低处下沉出的沉腔,料仓设计在凹槽的一侧。这样设计,料仓不在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上下饮品杯叠放时,上饮品杯的凹槽对下饮品杯的料仓进行密封,同样可以达到延长原料的保质期的目的。如图7至图9所示是改进方案的又一个实施例。料仓2设置在凹槽1的上方。但是凹槽、料仓与杯壁现成的间隙3成台阶状,台阶状设计可以降低杯体倾斜角度的设计要求,杯体各个尺寸的配合要求也可以降低。当上饮品杯叠放在下饮品杯时,台阶状的间隙可以保证杯体凹槽所在的内壁紧密的与料仓的外壁配合,从而达到密封目的。如图10至图12所示是改进方案的又一个实施例。料仓2设置在凹槽1中。间隙3处的设计也是呈台阶状,通过台阶状保证杯体凹槽所在的内壁紧密的与料仓的外壁配合,从而达到密封目的。上述列举的实施例方案,对现有设计进行改进,使得自带原料的饮品杯更加适用于售卖机的应用场合,保证饮品杯在售卖机中的储存量最大化和确保饮品原料的质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深度”、“外”、“内”、“上”、“中”、“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品杯,包括杯体、原料和封膜,杯体的底部有一凹槽,其特征在于:杯体中设置一料仓,料仓与杯体的杯壁设定间隙,原料置于料仓中,封膜封于料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品杯,包括杯体、原料和封膜,杯体的底部有一凹槽,其特征在于:杯体中设置一料仓,料仓与杯体的杯壁设定间隙,原料置于料仓中,封膜封于料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上部,在上下饮品杯叠放时,上饮品杯的凹槽插入下饮品杯的间隙,下饮品杯的料仓处于上饮品杯的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料仓是向杯体的最低处下沉出的沉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饮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呈台阶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信超王万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盛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