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滑式缓冲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03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滑式缓冲托架,包括上缓冲盖和下缓冲盖,在上缓冲盖和下缓冲盖上分别设置有内凹部,当上缓冲盖与下缓冲盖盖合后,由上缓冲盖的内凹部和下缓冲盖的内凹部共同构成容纳筒形产品的空间;在下缓冲盖底部还设置有轮滑组件。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方便地进出端部开盖式包装箱,而且便于筒形产品搬抬和转移装箱时;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防止运输、振动、跌落等外部冲击对筒形产品的损伤,静态时靠多组轮滑组件分散支撑,振动时靠缓冲盖吸收冲击能量。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取、搬抬、转移筒形产品过程比较省力、轻松,相比于顶部装箱和开箱的方式,可大大减小产品的磕碰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滑式缓冲托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端部开盖式包装箱的轮滑式缓冲托架。
技术介绍
目前,产品装箱大都采用顶部放入和取出的方式(该方式又称之为顶部装箱和开箱),当产品尺寸较大,重量过百公斤时,通常只能使用吊车、提升机等吊装设备才能装箱和开箱。对于筒形产品(如高精密转轴、高精密薄壁管道)而言,采用顶部装箱和开箱一方面存在操作不便、费时费力的缺点,另一方面容易损伤筒形产品,尤其是吊装过程中的磕碰或吊点受力不均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进出端部开盖式包装箱的轮滑式缓冲托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技术方案。一种轮滑式缓冲托架,包括上缓冲盖和下缓冲盖,在上缓冲盖和下缓冲盖上分别设置有内凹部,当上缓冲盖与下缓冲盖盖合后,由上缓冲盖的内凹部和下缓冲盖的内凹部共同构成容纳筒形产品的空间;在下缓冲盖底部还设置有轮滑组件。作为优选,轮滑组件包括设置在下缓冲盖底部的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有轮槽,在轮槽内固定设置于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有滚轮。为减小缓冲托架的重量,缓冲盖采用泡沫材料制得,安装板与泡沫材料粘固连接。为提高轮滑式缓冲托架的稳定性,在位于缓冲托架的同一径向部位的下缓冲盖底部间隔设置有两块安装板,每块安装板上设置有四个滚轮。为进一步提高轮滑式缓冲托架的稳定性,轮滑式缓冲托架还包括用于绑缚缓冲盖的紧固带。为便于筒形产品的搬抬和转移,在缓冲盖上设置有缺口,在下缓冲盖的内凹部处设置有筒形产品托架,托架上的提手位于缺口处。进一步地,在托架上还设置有缓冲垫。作为优选,在缓冲盖上设置有两个缺口,每个缺口处的托架上设置有两个提手。作为优选,通过两个缺口将上缓冲盖分隔成三段独立的结构,下缓冲盖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地,在下缓冲盖底部轴向设置有凹槽,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仅可以减小轮滑式缓冲托架进出包装箱过程中的空气阻力,而且能够作为干燥剂的吸湿通道,有利于保证箱内和箱底壁更好地干燥效果。当然,在轮滑式缓冲托架四周都可以轴向设置这种凹槽。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方便地进出端部开盖式包装箱,而且便于筒形产品(如高精密转轴、高精密薄壁管道)搬抬和转移装箱时;装箱时,先将筒形产品放置在下缓冲盖的内凹部处的托架上,然后盖好上缓冲盖并系好紧固带,再推动轮滑式缓冲托架端部或者拉动托架上的提手使轮滑式缓冲托架滑入端部开盖式包装箱内;开箱时,先拉动托架上的提手使轮滑式缓冲托架滑出包装箱内,再打开上缓冲盖即可取出产品。采用本技术,还可防止运输、振动、跌落等外部冲击对筒形产品的损伤,静态时靠多组轮滑组件分散支撑,振动时靠缓冲盖吸收冲击能量。采用本技术,装取、搬抬、转移筒形产品过程比较省力、轻松,相比于顶部装箱和开箱的方式,可大大减小产品的磕碰几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轮滑式缓冲托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实施例1中轮滑式缓冲托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实施例1中轮滑式缓冲托架的结构示意图三(盖合前);图4是实施例1中轮滑式缓冲托架的托架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轮滑式缓冲托架的轮滑组件部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应当指出,对于本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针对本技术进行的改进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5,一种轮滑式缓冲托架,包括上缓冲盖3和下缓冲盖5,在上缓冲盖3和下缓冲盖5上分别设置有内凹部9,当上缓冲盖3与下缓冲盖5盖合后,由上缓冲盖3的内凹部9和下缓冲盖5的内凹部9共同构成容纳筒形产品的空间;在下缓冲盖5底部还设置有轮滑组件。轮滑组件包括设置在下缓冲盖5底部的安装板10,在安装板10上设置有轮槽,在轮槽内固定设置于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有滚轮6。本实施例中,缓冲盖采用泡沫材料制得,安装板10与泡沫材料粘固连接。本实施例中,在位于缓冲托架的同一径向部位的下缓冲盖5底部间隔设置有两块安装板10,共设置有十二块安装板,每块安装板10上设置有四个滚轮6。本实施例中,轮滑式缓冲托架还包括用于绑缚缓冲盖的紧固带2。本实施例中,在缓冲盖上设置有缺口,在下缓冲盖5的内凹部9内设置有筒形产品托架4,托架4上的提手1位于缺口处。本实施例中,在托架4上还设置有缓冲垫。本实施例中,在缓冲盖上设置有两个缺口,分别为如图1所示的缺口一7和缺口二8,每个缺口处的托架4上设置有两个提手1。通过两个缺口将上缓冲盖3分隔成三段独立的结构,分别为如图3所示的上盖体节段一31、上盖体节段二32、上盖体节段三33,下缓冲盖5为一体式结构。在下缓冲盖5底部轴向设置有凹槽11,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仅可以减小轮滑式缓冲托架进出包装箱过程中的空气阻力,而且能够作为干燥剂的吸湿通道,有利于保证箱内和箱底壁更好地干燥效果。当然,在轮滑式缓冲托架四周都轴向设置这种凹槽,会具有更好地效果。装箱时,先将筒形产品放置在下缓冲盖5的内凹部9处的托架4上,然后盖好上缓冲盖3并系好紧固带2,再推动轮滑式缓冲托架端部或者拉动托架4上的提手1使轮滑式缓冲托架滑入端部开盖式包装箱内;开箱时,先拉动托架4上的提手1使轮滑式缓冲托架滑出包装箱内,再打开上缓冲盖3即可取出产品。该轮滑式缓冲托架可防止运输、振动、跌落等外部冲击对筒形产品的损伤,静态时靠多组轮滑组件分散支撑,振动时靠缓冲盖吸收冲击能量;装取、搬抬、转移筒形产品过程比较省力、轻松,相比于顶部装箱和开箱的方式,可大大减小产品的磕碰几率。实施例2一种轮滑式缓冲托架,包括上缓冲盖和下缓冲盖,在上缓冲盖和下缓冲盖上分别设置有内凹部,当上缓冲盖与下缓冲盖盖合后,由上缓冲盖的内凹部和下缓冲盖的内凹部共同构成容纳筒形产品的空间;在下缓冲盖底部还设置有轮滑组件。轮滑组件包括设置在下缓冲盖底部的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有轮槽,在轮槽内固定设置于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有滚轮。本实施例中,缓冲盖采用泡沫材料制得,安装板与泡沫材料粘固连接。本实施例中,在位于缓冲托架的同一径向部位的下缓冲盖底部间隔设置有两块安装板,每块安装板上设置有四个滚轮。本实施例中,轮滑式缓冲托架还包括用于绑缚缓冲盖的紧固带。本实施例中,在缓冲盖上设置有通孔,在下缓冲盖的内凹部内设置有筒形产品托架,托架上的提手从通孔伸至缓冲盖外。本实施例中,在托架上还设置有缓冲垫。本实施例中,上缓冲盖为一体式结构,下缓冲盖也为一体式结构。在缓冲盖上设置有四个通孔,每两个通孔位于缓冲托架的同一径向部位并沿着缓冲托架轴线对称布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通孔代替实施例1中的缺口,并将上缓冲盖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滑式缓冲托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缓冲盖(3)和下缓冲盖(5),在上缓冲盖(3)和下缓冲盖(5)上分别设置有内凹部(9),当上缓冲盖(3)与下缓冲盖(5)盖合后,由上缓冲盖(3)的内凹部(9)和下缓冲盖(5)的内凹部(9)共同构成容纳筒形产品的空间;在下缓冲盖(5)底部还设置有轮滑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滑式缓冲托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缓冲盖(3)和下缓冲盖(5),在上缓冲盖(3)和下缓冲盖(5)上分别设置有内凹部(9),当上缓冲盖(3)与下缓冲盖(5)盖合后,由上缓冲盖(3)的内凹部(9)和下缓冲盖(5)的内凹部(9)共同构成容纳筒形产品的空间;在下缓冲盖(5)底部还设置有轮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滑式缓冲托架,其特征在于:轮滑组件包括设置在下缓冲盖(5)底部的安装板(10),在安装板(10)上设置有轮槽,在轮槽内固定设置于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有滚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滑式缓冲托架,其特征在于:缓冲盖采用泡沫材料制得,安装板(10)与泡沫材料粘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滑式缓冲托架,其特征在于:在位于缓冲托架的同一径向部位的下缓冲盖(5)底部间隔设置有两块安装板(10),每块安装板(10)上设置有四个滚轮(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俊杰赵耀辉申展易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