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塑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02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塑盒技术领域,是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塑盒,包括盒盖和盒体,盒体铰接于盒盖下方,盒盖前端铰接有与盒体卡接的卡扣,盒盖上方左右两侧均开有上条形孔,盒体上方左右两侧开有与上条形孔位置对应的下条形孔,盒体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方均开有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右提手、左提手、第一卡块、第一弹簧和第一压块,便于使用者对单个吸塑盒进行携带,同时通过设置固定块、第二卡块、第二弹簧和第二压块,便于使用者在需要借助塑料袋等辅助物品的情况下,对多个吸塑盒进行携带,且连接方式简单快捷,解决了传统的吸塑盒大多不具备携带功能,且传统的吸塑盒难以进行堆叠携带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塑盒
本技术涉及吸塑盒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塑盒。
技术介绍
吸塑盒广义上讲,是指所有泡壳;狭义上讲,只是一类泡壳,用片材吸塑成型为塑料盒状,盖与容器相连,多用PS做成,也有将盖和底分离的,可选用不同的材质,如日本的快餐盒,底采用黑色PS,盖采用透明的PET。传统的吸塑盒大多不具备携带功能,从而导致吸塑盒不便于携带,且传统的吸塑盒在需要携带多个时,需要借助塑料袋等辅助物品进行携带,难以将吸塑盒进行堆叠携带,携带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塑盒,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塑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传统的吸塑盒大多不具备携带功能,且传统的吸塑盒难以进行堆叠携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塑盒,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盒体铰接于盒盖下方,所述盒盖前端铰接有与盒体卡接的卡扣,所述盒盖上方左右两侧均开有上条形孔,所述盒体上方左右两侧开有与上条形孔位置对应的下条形孔,所述盒体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方均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槽底均嵌入设置有连接柱,左侧的所述连接柱外壁套接有左提手,右侧的所述连接柱外壁套接有右提手,所述左提手和所述右提手均依次贯穿过下条形孔和上条形孔,所述左提手右端开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延伸出左提手前后两端,所述右提手左端设有与其为一体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槽相匹配,且所述第一卡块卡于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卡块前后两端均开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端均嵌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外端均嵌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卡槽卡接,且第一压块通过第二卡槽延伸出左提手前后两端;所述盒盖顶部均设有与其为一体的凸块,所述凸块侧壁四角处均设置有凸条,所述盒体底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壁四角处均开有凹条,所述固定块底部均开有第一卡槽,所述左提手和所述右提手上方均插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前后两端均开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端均嵌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外端面均嵌接有第二压块。进一步的,所述左提手和右提手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一压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凸条与凹条位置对应,且凸条与凹条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一卡槽相匹配。进一步的,左侧的所述第二卡块到左侧的所述固定块和右侧的所述第二卡块到右侧的所述固定块距离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左提手和右提手长度不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当使用者需要对吸塑盒进行单个携带时,通过向内按动第一压块,使第一压块通过第一弹簧收缩至第一活动槽内,使第一卡块完全卡于第二卡槽内,通过第一弹簧回弹,第一压块贯穿过第二卡槽前后两端,使得左提手和右提手连接,便于使用者对单个吸塑盒进行携带;当使用者需要对多个吸塑盒进行携带时,通过按动第一压块至其完全进入第一活动槽内,使左提手和右提手分离,将需要携带的吸塑盒进行上下堆放,使得下方吸塑盒的凸块卡于上方吸塑盒的凹槽内,通过按动下方吸塑盒的第二压块使第二弹簧收缩,使第二压块完全进入第二活动槽,使第二卡块上方完全卡入上方吸塑盒的第一卡槽内,第二压块通过第二弹簧回弹,贯穿出固定块的前后两端,使得上下两个吸塑盒固定,通过将最上方吸塑盒的左提手和右提手连接,对多个吸塑盒进行携带,便于使用者在需要借助塑料袋等辅助物品的情况下,对多个吸塑盒进行携带,且连接方式简单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盒体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块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左提手和右提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卡块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6中:1-盒盖,2-盒体,3-卡扣,4-凸块,5-凸条,6-上条形孔,7-下条形孔,8-固定块,9-固定槽,10-第一卡槽,11-连接柱,12-右提手,13-左提手,14-第二卡槽,15-第一卡块,16-第一活动槽,17-第一弹簧,18-第一压块,19-第二卡块,20-第二活动槽,21-第二弹簧,22-第二压块,23-凹槽,24-凹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塑盒,包括盒盖1和盒体2,所述盒体2铰接于盒盖1下方,所述盒盖1前端铰接有与盒体2卡接的卡扣3,所述盒盖1上方左右两侧均开有上条形孔6,所述盒体2上方左右两侧开有与上条形孔6位置对应的下条形孔7,所述盒体2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上方均开有固定槽9,所述固定槽9槽底均嵌入设置有连接柱11,左侧的所述连接柱11外壁套接有左提手13,右侧的所述连接柱11外壁套接有右提手12,所述左提手13和所述右提手12均依次贯穿过下条形孔7和上条形孔6,所述左提手13右端开有第二卡槽14,所述第二卡槽14延伸出左提手13前后两端,所述右提手12左端设有与其为一体的第一卡块15,所述第一卡块15与第二卡槽14相匹配,且所述第一卡块15卡于第二卡槽14内,所述第一卡块15前后两端均开有第一活动槽16,所述第一活动槽16内端均嵌接有第一弹簧17,所述第一弹簧17外端均嵌接有第一压块18,所述第一压块18与第二卡槽14卡接,且第一压块18通过第二卡槽14延伸出左提手13前后两端,当使用者需要对吸塑盒进行单个携带时,可通过将左提手13依次贯穿过左侧的下条形孔7和上条形孔6,将右提手12依次贯穿过右侧的下条形孔7和上条形孔6,再向内按动第一压块18,第一压块18通过第一弹簧17收缩完全进入第一活动槽16内,将第一卡块15完全卡入第二卡槽14内,通过第一弹簧17回弹,第一压块18贯穿过第二卡槽14前后两端,使得左提手13和右提手12连接,便于使用者对单个吸塑盒进行携带;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盒盖1顶部均设有与其为一体的凸块4,所述凸块4侧壁四角处均设置有凸条5,所述盒体2底部开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内侧壁四角处均开有凹条24,所述固定块8底部均开有第一卡槽10,所述左提手13和所述右提手12上方均插接有第二卡块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塑盒,包括盒盖(1)和盒体(2),所述盒体(2)铰接于盒盖(1)下方,其特征在于:/n所述盒盖(1)前端铰接有与盒体(2)卡接的卡扣(3),所述盒盖(1)上方左右两侧均开有上条形孔(6),所述盒体(2)上方左右两侧开有与上条形孔(6)位置对应的下条形孔(7),所述盒体(2)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上方均开有固定槽(9),所述固定槽(9)槽底均嵌入设置有连接柱(11),左侧的所述连接柱(11)外壁套接有左提手(13),右侧的所述连接柱(11)外壁套接有右提手(12),所述左提手(13)和所述右提手(12)均依次贯穿过下条形孔(7)和上条形孔(6),所述左提手(13)右端开有第二卡槽(14),所述第二卡槽(14)延伸出左提手(13)前后两端,所述右提手(12)左端设有与其为一体的第一卡块(15),所述第一卡块(15)与第二卡槽(14)相匹配,且所述第一卡块(15)卡于第二卡槽(14)内,所述第一卡块(15)前后两端均开有第一活动槽(16),所述第一活动槽(16)内端均嵌接有第一弹簧(17),所述第一弹簧(17)外端均嵌接有第一压块(18),所述第一压块(18)与第二卡槽(14)卡接,且第一压块(18)通过第二卡槽(14)延伸出左提手(13)前后两端;/n所述盒盖(1)顶部均设有与其为一体的凸块(4),所述凸块(4)侧壁四角处均设置有凸条(5),所述盒体(2)底部开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内侧壁四角处均开有凹条(24),所述固定块(8)底部均开有第一卡槽(10),所述左提手(13)和所述右提手(12)上方均插接有第二卡块(19),所述第二卡块(19)前后两端均开有第二活动槽(20),所述第二活动槽(20)内端均嵌接有第二弹簧(21),所述第二弹簧(21)外端面均嵌接有第二压块(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塑盒,包括盒盖(1)和盒体(2),所述盒体(2)铰接于盒盖(1)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盖(1)前端铰接有与盒体(2)卡接的卡扣(3),所述盒盖(1)上方左右两侧均开有上条形孔(6),所述盒体(2)上方左右两侧开有与上条形孔(6)位置对应的下条形孔(7),所述盒体(2)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上方均开有固定槽(9),所述固定槽(9)槽底均嵌入设置有连接柱(11),左侧的所述连接柱(11)外壁套接有左提手(13),右侧的所述连接柱(11)外壁套接有右提手(12),所述左提手(13)和所述右提手(12)均依次贯穿过下条形孔(7)和上条形孔(6),所述左提手(13)右端开有第二卡槽(14),所述第二卡槽(14)延伸出左提手(13)前后两端,所述右提手(12)左端设有与其为一体的第一卡块(15),所述第一卡块(15)与第二卡槽(14)相匹配,且所述第一卡块(15)卡于第二卡槽(14)内,所述第一卡块(15)前后两端均开有第一活动槽(16),所述第一活动槽(16)内端均嵌接有第一弹簧(17),所述第一弹簧(17)外端均嵌接有第一压块(18),所述第一压块(18)与第二卡槽(14)卡接,且第一压块(18)通过第二卡槽(14)延伸出左提手(13)前后两端;
所述盒盖(1)顶部均设有与其为一体的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亮马婷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同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