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保鲜塑料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05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果蔬保鲜塑料盒,其包括塑料盒体和设置于塑料盒体上方的盒盖,盒盖顶面设置有两个提拉杆,提拉杆包括:呈U形设置的握杆,以及两个分别与握杆的两端转动连接的支架杆,支架杆远离握杆的一端与盒盖转动连接,两个提拉杆的间距小于支架杆长度的2倍,两个握杆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接。两个握杆相互固定且与支架杆转动连接,握杆方便提取和携带保鲜盒,同时避免保鲜盒跟随握杆晃动的频率和幅度过大,使内部食物混乱。

A plastic box for keeping fruits and vegetables fre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蔬保鲜塑料盒
本技术涉及保鲜盒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果蔬保鲜塑料盒。
技术介绍
保鲜塑料盒通常采用树脂材料制成,是一种便于食物保存、包装的塑料容器。保鲜盒可以对食物进行分类存放,提供密闭空间,避免水分流失及氧化,同时防止交叉污染。其耐温范围在120℃~-20℃,可以在微波炉加热或冰箱冷藏保鲜。在高温季节里保鲜盒里的食物存放保鲜期比较短,长时间存放后容易腐败变质。现有的,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告号CN208135102U公开了一种果菜保鲜塑料盒,包括保鲜塑料盒本体、保鲜塑料盒盖,保鲜塑料盒本体上端卡合有保鲜塑料盒盖,保鲜塑料盒本体从外向里分别设置有盒体隔热层和注水层,保鲜塑料盒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片,第一连接片表面开设有孔洞,保鲜塑料盒盖内置有盒盖隔热层,保鲜塑料盒盖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连接片,保鲜塑料盒本体沿口的短边上分别开设有注水口。通过增设注水层来储存冰水,使得存放在保鲜塑料盒内的果菜鲜度能够维持更加长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需要携带保鲜盒时,保鲜塑料盒盖或保鲜塑料盒本体的外表面没有安装用于辅助拿取的装置,手部直接拿取盒体时容易滑落,且盒体不便长时间拿取在手部,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果蔬保鲜塑料盒,其具有方便提取和携带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果蔬保鲜塑料盒,包括塑料盒体和设置于塑料盒体上方的盒盖,所述盒盖顶面设置有两个提拉杆,所述提拉杆包括:呈U形设置的握杆,以及两个分别与握杆的两端转动连接的支架杆,所述支架杆远离握杆的一端与盒盖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提拉杆的间距小于支架杆长度的2倍,两个所述握杆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盒盖盖合在塑料盒体的开口处时,两组提拉杆的支架杆相互靠近,可以形成三角结构,三角结构稳定支撑握杆远离盒盖,两个握杆靠近且利用连接组件相互固定连接,握杆方便对保鲜盒进行提取携带;当手部带动握杆晃动时,握杆与支架杆转动连接,使保鲜盒的晃动频率和幅度均小于握杆,避免保鲜盒内部的食物相互混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卡接的卡柱和内圆槽,其中一所述握杆滑动套设有第一连接套,所述卡柱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套的外侧壁,另外一所述握杆转动套设有第二连接套,所述内圆槽开设于第二连接套的外侧壁,且贯穿第二连接套的顶面和底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握杆相互靠近时,向上滑动第一连接套到第二连接套上方,将卡柱与内圆槽转动到相互对准,卡柱卡入内圆槽的内部,对两个握杆进行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圆槽的侧壁设置有凸块,所述卡柱的侧壁开设有与凸块相互卡接的内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柱卡入内圆槽内部,卡柱经过凸块时相互过盈配合,凸块与内凹槽相互卡接,将卡柱固定在内圆槽内部,加强两个握杆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柱和内圆槽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卡柱环向设置于第一连接套的外侧壁,若干内圆槽环向开设于第二连接套的外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卡柱和多个内圆槽可以方便对准,转动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可以快速使其中一个卡柱和其中一个内圆槽相互对准,方便连接两个握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组件分别靠近握杆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连接组件可以提高两个握杆的连接强度,连接组件位于握杆的端部位置,具有叠加效果,对握杆的端部进行连接固定,加强两个握杆的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盖的顶面开设有对提拉杆进行收纳的收纳槽,所述盒盖的顶面开设有对连接组件进行收纳的放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提拉杆收纳在收纳槽内部,连接组件可以收纳在放置槽内部,提拉杆和连接组件不妨碍多个保鲜盒进行层叠收纳,减少收纳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槽与握杆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包括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收纳槽的相对两侧壁的圆凸,两个所述圆凸与握杆相互过盈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提拉杆收纳在收纳槽内部时,握杆经过圆凸时相互过盈配合,将提拉杆固定在收纳槽内部,避免保鲜盒倒置时提拉杆受重力作用转动脱离收纳槽,造成不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合组件设置有两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卡合组件加强对提拉杆的固定,使提拉杆固定收合在收纳槽内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盖顶面开设有贯穿收纳槽相对两侧壁的圆缺口,所述圆缺口的底端低于收纳槽的槽底,所述圆缺口位于两个卡合组件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拉杆收纳在收纳槽内部时,圆凸与握杆过盈配合进行固定,收纳槽的宽度较窄,且圆凸阻碍握杆脱离收纳槽,利用手部插入圆缺口内部,手部作用在握杆下方,将握杆掰离圆凸,方便使提拉杆脱离收纳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盒盖盖合在塑料盒体的开口处时,两组提拉杆的支架杆相互靠近,可以形成三角结构,三角结构稳定支撑握杆远离盒盖,两个握杆靠近且利用连接组件相互固定连接,握杆方便对保鲜盒进行提取携带,当手部带动握杆晃动时,握杆与支架杆转动连接,使保鲜盒的晃动频率和幅度均小于握杆,避免保鲜盒内部的食物相互混乱;2.两个握杆相互靠近时,向上滑动第一连接套到第二连接套上方,将卡柱与内圆槽转动到相互对准,卡柱卡入内圆槽的内部,卡柱经过凸块时相互过盈配合,凸块与内凹槽相互卡接,将卡柱固定在内圆槽内部,对两个握杆进行固定连接;3.转动提拉杆收纳在收纳槽内部,连接组件可以收纳在放置槽内部,提拉杆和连接组件不妨碍多个保鲜盒进行层叠收纳,减少收纳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果蔬保鲜塑料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塑料盒体;2、盒盖;21、收纳槽;211、圆凸;212、圆缺口;22、放置槽;3、提拉杆;31、支架杆;32、握杆;4、连接组件;41、卡柱;411、内凹槽;412、第一连接套;42、内圆槽;421、凸块;422、第二连接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果蔬保鲜塑料盒,包括塑料盒体1和盒盖2,盒盖2卡合在塑料盒体1的上端开口边缘。盒盖2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两个提拉杆3,两个提拉杆3相对设置于盒盖2的两侧,提拉杆3帮助手部提取保鲜盒,便于携带。提拉杆3包括握杆32和两个支架杆31,握杆32呈U形设置,握杆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架杆31的一端铰接。盒盖2的顶面开设有两个呈U形设置的收纳槽21,收纳槽21的形状与提拉杆3的形状相互配合,两个收纳槽21分别与两个提拉杆3连接。两个支架杆31远离握杆32的一端分别与收纳槽21的两端转动连接,提拉杆3可以转动收纳在收纳槽21内部,提拉杆3不妨碍多个保鲜盒进行上下层叠收纳。参照图1和图2,两个收纳槽21的间距小于支架杆31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蔬保鲜塑料盒,包括塑料盒体(1)和设置于塑料盒体(1)上方的盒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的顶面设置有两个提拉杆(3),所述提拉杆(3)包括:呈U形设置的握杆(32),以及两个分别与握杆(32)的两端转动连接的支架杆(31),所述支架杆(31)远离握杆(32)的一端与盒盖(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提拉杆(3)的间距小于支架杆(31)长度的2倍,两个所述握杆(32)通过连接组件(4)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蔬保鲜塑料盒,包括塑料盒体(1)和设置于塑料盒体(1)上方的盒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的顶面设置有两个提拉杆(3),所述提拉杆(3)包括:呈U形设置的握杆(32),以及两个分别与握杆(32)的两端转动连接的支架杆(31),所述支架杆(31)远离握杆(32)的一端与盒盖(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提拉杆(3)的间距小于支架杆(31)长度的2倍,两个所述握杆(32)通过连接组件(4)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蔬保鲜塑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相互卡接的卡柱(41)和内圆槽(42),其中一所述握杆(32)滑动套设有第一连接套(412),所述卡柱(41)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套(412)的外侧壁,另外一所述握杆(32)转动套设有第二连接套(422),所述内圆槽(42)开设于第二连接套(422)的外侧壁,且贯穿第二连接套(422)的顶面和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蔬保鲜塑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槽(42)的侧壁设置有凸块(421),所述卡柱(41)的侧壁开设有与凸块(421)相互卡接的内凹槽(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蔬保鲜塑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41)和内圆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康来福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