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农业无人机的可移动综合平台,包括具有动力装置的车体,车体包括具备驾驶功能的车头和具备承载功能的车厢,车厢为顶部开口的箱式结构,车厢内设置有水箱、工作台和降落台,降落台用于无人机的升降和停放;工作台为桌体结构,工作台台面边缘设置有半包围的竖直挡板;水箱为中空箱体,水箱顶部设置有注水口,水箱底部通过水管连接水枪;车厢内还设置有控制台,控制台用于远程操控无人机,车厢内设置有电池组用于对车厢内电气设备进行供电。所述的用于农业无人机的可移动综合平台,可携带药水移动并可进行无人机升降,在进行药水播撒时可跟随无人机一起移动并,减少无人机往返路程,提高药水播撒效率同时减少无人机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业无人机的可移动综合平台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农业无人机的可移动综合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农业上,无人机多用于药物播撒,可大大提高打药效率。现有的打药无人机多是将水箱固定在无人机下方,水箱上设置有洒水孔用于进行药水播撒。由于无人机承载能力有限,无人机单次所能携带的药水有限,在撒药过程中,无人机需要不断往返起落点添加药水,而现代化农业基地种植面积大,无人机不断往返的总行程过长,耗能较多,飞行时间长,整个撒药过程耗时较长,同时无人机飞行较远时,还需要操作人员跟随,避免无人机脱离控制无线电信号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农业无人机的可移动综合平台,可携带药水移动并可进行无人机升降,在进行药水播撒时可跟随无人机一起移动并,减少无人机往返路程,提高药水播撒效率同时减少无人机损耗。为达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农业无人机的可移动综合平台,包括具有动力装置的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具备驾驶功能的车头和具备承载功能的车厢,车体底部设置有车轮,所述车厢为顶部开口的箱式结构,车厢头部紧贴车头,车厢尾部设置有后护栏,车厢两侧设置有侧护栏,其中一个侧护栏为活动连接于车体的活动护栏,活动护栏通过铰链与车体连接进行上下翻转;车厢内设置有水箱、工作台和降落台,所述降落台用于无人机的升降和停放;所述工作台为桌体结构,工作台台面边缘设置有半包围的竖直挡板;所述水箱为中空箱体,水箱顶部设置有注水口,水箱底部通过水管连接水枪;所述车厢内还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用于远程操控无人机,车厢内设置有电池组用于对车厢内电气设备进行供电。车体本身动力装置可以为电机,电机与电池组电性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头顶部设置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通过设置在车头顶部的支撑杆支撑,支撑杆一端固定于车头顶部,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架连接光伏板进行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组电性连接光伏板,电池组为蓄电池,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对电池组充电。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台连接有信号放大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为电动搅拌器,搅拌器与电池组和控制台电性连接,搅拌器通过控制台控制进行搅拌。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板一侧边铰接于车头顶部,所述支撑杆为电子液压伸缩杆,支撑杆电性连接控制台,通过控制台控制支撑杆伸缩实现光伏板倾斜角度的改变。本申请一种用于农业无人机的可移动综合平台,具有如下特征:1)平台本身可以移动,可跟随无人机撒药路线在种植地区移动,同时平台上配备有水箱用于存放药水,无人机可降落至平台上补充药水,使无人机无需往返起落点,减少无人机总的飞行路程,降低无人机能量消耗的同时减少无人机损耗提升无人机使用寿命,且大大提高撒药效率,减少撒药时间,平台上设置有控制台,可以用于遥控无人机,由于整个平台可以跟随无人机移动,避免无人机超出无线信号范围脱离控制;2)平台上设置有光伏板和蓄电池组用于供电,同时利用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减少资源损耗;3)平台上还设置有工具台,可以存放工具用于对无人机进行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水箱搅拌器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车头;2、光伏板;3、支撑架;4、支撑杆;5、水枪;6、水管;7、无人机;8、侧护栏;9、后护栏;10、卡槽;11、铰链;12、活动护栏;13、轮体A;14、轮体B;15、转向轮;16、注水口;17、水箱;18、挡板;19、工具台;20、信号放大器;21、电池架;22、电池组;23、控制台;24、降落台;25、水箱架;26、搅拌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用于农业无人机的可移动综合平台,包括具有动力装置的车体,车体包括具备驾驶功能的车头1和具备承载功能的车厢,车体底部设置有车轮,车头1下方为用于支撑和转向的转向轮15,车厢下方为用于支撑的轮体A13和轮体B14。车厢为顶部开口的箱式结构,车厢头部紧贴车头1,车厢尾部设置有后护栏9,车厢两侧设置有侧护栏8,其中一个侧护栏8为活动连接于车体的活动护栏12,活动护栏12通过铰链11与车体连接并进行上下翻转,后护栏9和车头1侧壁对应活动护栏12位置设置有卡槽10,当活动护栏12翻转至竖直时用于进行活动护栏12的固定,该部分结构已在现有车辆领域中成熟运用,故铰链11和卡槽10结构不进行详细叙述。车厢内设置有水箱17、工作台和降落台24,降落台24用于无人机7的升降和停放。工作台为桌体结构,工作台台面边缘设置有半包围的竖直挡板18。水箱17为中空箱体,水箱17通过水箱架25固定于车厢内,水箱17顶部设置有注水口16,水箱17底部通过水管6连接水枪5,利用水枪5可对无人机7进行药水补充。车厢内还设置有控制台23,控制台23用于远程操控无人机7,控制台23连接有信号放大器20用于增强信号。车厢内设置有电池组22用于对车厢内电气设备进行供电,电池组22通过电池架21进行固定。车头1顶部设置有光伏板2,光伏板2通过设置在车头1顶部的支撑杆4支撑,支撑杆4一端固定于车头1顶部,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架3连接光伏板2进行固定。电池组22电性连接光伏板2,电池组22为蓄电池,光伏板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对电池组22充电。光伏板2一侧边铰接于车头1顶部,支撑杆4为电子液压伸缩杆,支撑杆4电性连接控制台23,通过控制台23控制支撑杆4伸缩实现光伏板2倾斜角度的改变。水箱17内设置有搅拌器26,如图3所示,搅拌器26为电动搅拌器,搅拌器26与电池组22和控制台23电性连接,搅拌器26通过控制台23控制进行搅拌。整个平台本身可以移动,可跟随无人机7撒药路线在种植地区移动,同时平台上配备有水箱17用于存放药水,无人机7可降落至平台上补充药水,使无人机7无需往返起落点,减少无人机7总的飞行路程,降低无人机7能量消耗的同时减少无人机7损耗提升无人机7使用寿命,且大大提高撒药效率,减少撒药时间,平台上设置有控制台23,可以用于遥控无人机7,由于整个平台可以跟随无人机7移动,避免无人机7超出无线信号范围脱离控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农业无人机的可移动综合平台,包括具有动力装置的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具备驾驶功能的车头和具备承载功能的车厢,车体底部设置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为顶部开口的箱式结构,车厢头部紧贴车头,车厢尾部设置有后护栏,车厢两侧设置有侧护栏,其中一个侧护栏为活动连接于车体的活动护栏,活动护栏通过铰链与车体连接进行上下翻转;车厢内设置有水箱、工作台和降落台,所述降落台用于无人机的升降和停放;所述工作台为桌体结构,工作台台面边缘设置有半包围的竖直挡板;所述水箱为中空箱体,水箱顶部设置有注水口,水箱底部通过水管连接水枪;所述车厢内还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用于远程操控无人机,车厢内设置有电池组用于对车厢内电气设备进行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业无人机的可移动综合平台,包括具有动力装置的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具备驾驶功能的车头和具备承载功能的车厢,车体底部设置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为顶部开口的箱式结构,车厢头部紧贴车头,车厢尾部设置有后护栏,车厢两侧设置有侧护栏,其中一个侧护栏为活动连接于车体的活动护栏,活动护栏通过铰链与车体连接进行上下翻转;车厢内设置有水箱、工作台和降落台,所述降落台用于无人机的升降和停放;所述工作台为桌体结构,工作台台面边缘设置有半包围的竖直挡板;所述水箱为中空箱体,水箱顶部设置有注水口,水箱底部通过水管连接水枪;所述车厢内还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用于远程操控无人机,车厢内设置有电池组用于对车厢内电气设备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业无人机的可移动综合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顶部设置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通过设置在车头顶部的支撑杆支撑,支撑杆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才,宇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